楊 喆
太原新聞網,山西太原 030002
自媒體是一種能夠提供給個體生產和傳播新聞信息的新媒體方式。在如今的E時代,個人網站、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已成為公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必然會給傳統的新聞網站帶來巨大沖擊。
自媒體脫胎于新媒體環境下,其開設不需要嚴格的資質審核,發布的內容也不需要層層把關,更不用建立專業的采編隊伍,普通大眾直接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自媒體“隨手拍照”方式迅速傳播新聞事件,但其影響力和傳播力卻比包括新聞網站在內的“傳統媒體”更強。這些特點,讓自媒體如雨后春筍般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個人、企業加入到自媒體的大潮中來。
當前手機上網已成為社會常態,這也為自媒體的發展奠定了廣大的用戶群。自媒體的使用者多數還是社會的草根階層。因為自媒體易操作,且投資成本低,多數人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甚至擁有自己的網站。以前的新聞主要傳播主要掌握在官媒體手中,如今在自媒體潮流下,草根階層也擁有自己的新聞話語權,能夠通過自媒體工具實現自己的訴求和渴望。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新聞的生產者更加多元化,許多自媒體新聞作者一味地追求轟動效果,其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正規的新聞網站。例如“假地震”、“鹽漲價”、“某明星緋聞”等等,謠言比真實信息更有市場,這也使得自媒體成為新時代謠言散播的基地。
一旦某個新聞事件發生,自媒體新聞的生產速度往往快于傳統的新聞網站。當微信、微博已經上傳了新聞事件時,傳統新聞網站還在整裝待發,這樣的生產速度使得自媒體新聞更受歡迎,更能滿足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高要求。此外,自媒體新聞的產生不需要層層把關,在這樣一個電腦、手機、網絡普及的時代,自媒體新聞的生產速度自然很快。
自媒體具有轉發的優勢,這種裂變式傳播使得自媒體新聞的傳播速度遠遠高于傳統的新聞網站,就行滾雪球一樣,一個人生產,多個人轉發,在很短時間內人可能實現成千上萬次轉發。例如自然災害、人為事故、交通狀況等等新聞,許多人都是通過微信、微博了解到的。
自媒體新聞發出后,會受到來自網民的關注和評論,許多網民會給出強烈的呼應,這樣直接互動的方式會延伸新聞的內容,甚至產生出新的新聞線索。
在互聯網和移動客戶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新聞網站的讀者正在不斷流失。目前,我國網民規模龐大,手機網民數量更是急劇攀升,多數手機網民都安裝了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工具。當前,微博、微信已成為網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媒介,越來越的人開始使用手機微信來關注新聞,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新聞網站日子比較艱難,面臨著大量讀者流失的困境。
傳統新聞網站信息收集范圍沒有自媒體大,這也導致了新聞網站還原事件的真相能力不足。自媒體是一座新聞富礦,任何人都可以去挖掘新聞信息資源。在眾多的新聞事件中,往往都是人們利用自媒體工具對自己所看到和掌握的信息源進行上傳而讓更多人了解到的。
目前傳統新聞網站的許多欄目都忽略了網站作為反饋平臺的功能。一個有效的新聞往往需要反饋作為保障,良好的反饋也是提高網站建設質量的重要依據。然而,許多傳統新聞網站雖然設置了論壇等互動平臺,但是這些板塊都是門庭冷落,網站和網民之間缺乏有效地互動。相比而言,網民更熱衷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新聞平臺,這也是商業機構更愿意選擇選擇微信來投放廣告的理由。
自媒體技術能夠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信息,既有雙向流動的功能。而傳統的新聞網站互動信息方式無疑是通過專業記著去采集和新聞通訊員發出以及來自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信息資源。而且目前許多傳統新聞網站開始借助于自媒體新技術,開通了微信、微博直播臺和互動平臺,這樣網民可以通過關注官方網站的微信平臺,隨著實現網站和微信、微博的交互式體驗。傳統新聞網站通過微信、微博圖文或者視頻直播,極大地方便了網民的閱讀需求。同時,傳統新聞網站要利用自身“官方”優勢,搭建政府代表和民眾的互動平臺,通過在線交流,發揮新聞效應。因此,傳統希新聞網站要抓住自媒體大潮所帶來的機遇,實現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技術的有效結合,提高了傳統新聞網站的制造能力。
自媒體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信息源,面對傳統新聞網站自身的信息源有限的困擾,需要加強和自媒體的合作,來擴大信息范圍、深入挖掘信息資源,有效地全面地報道整個新聞事件。雖然自媒體本身存在真假難辨的情況,在信息采集上不夠嚴謹的問題,但是新聞網站可以利用自身實力對其去偽存真,同時隨著相關網絡法規的不斷完善,傳統新聞網站可以利用來自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上采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源,進行專業的分析和報道,并且對自媒體所產生的新聞信息源進行跟蹤并且持續報道,這樣實質上就“接管”了自媒體信息源,提高傳統新聞網站的收集能力。
傳統新聞媒體要想在自媒體大潮下做大做強,就必須使用自媒體營銷渠道。傳統新聞網站要加強和騰訊、新浪、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網絡運行商合作,要開設自己的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營銷平臺,加入微博、微信宣傳潮流,在大型社交平臺上推廣網站自己的品牌。傳統新聞網站通過使用自媒體營銷,還能夠降低宣傳成本,全方面的向大眾推銷網站,從而贏得更多的關注。
首先,在網站網頁設計上要體現出專業水準,根據用戶的使用心理進行網站結構的設計,顏色和路線要定位明確,內容鏈接要方便用戶使用。其次,提供個性化服務。傳統新聞網站應提供體驗式服務,可以采取積分、勛章等級方式來贏得用戶關注;最后,自辦特色新聞節目。傳統新聞網站許多資源都可以在網絡上進行二次傳播,可以通過盤點的形式,設置專題,引導觀眾對一個新聞事件深入到社會現象的認識,解釋新聞事件的內在聯系和規律,還可以貼合百姓生活實際,增設一些有特色的新聞欄目,多開設群眾感興趣的新聞話題,打造網站亮點節目。
總之,面對當前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大潮,傳統新聞網站只有正視自身的不足,充分地利用好自媒體技術,打破傳統思維,走創新發展的道路,才能走出困境,做的更好、更強。
[1]劉意嵩.淺談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轉型[J].新聞傳播,2013(2).
[2]時宇石.論自媒體時代的公民新聞[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