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 要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后,新疆電視臺提出充分發揮區位、地緣、人文等優勢,努力當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首次推出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確立了“立足全球視野、解讀中央精神、突出經濟主線、提供發展信息”的主題思想,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關鍵詞 新疆電視臺新聞中心;絲路新里程;大型跨境主題報道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41-0030-02
1 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
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是新疆電視臺首次組織的最大規模境外采訪活動,在線路長、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采訪取得圓滿成功。整個報道內容緊扣“五通”,節目形式新穎獨特,節目播出后在國內外產生良好反響,贏得觀眾好評,也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參考價值。打響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聞宣傳第一槍,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理念提出后,全國首檔以此為主題的系列報道;56人的報道團隊,也是國內省級衛視規模最大的跨國報道。這次報道在中亞國家譬如土庫曼斯坦,開創了大規模外國采訪團入境采訪的先河。報道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對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絲綢之路沿線多個國家,以及新疆本地區的采訪,深入探尋各國各地間政策的溝通、道路的聯通、貿易的暢通、貨幣的流通、民心的相通等情況和信息,加以規模傳播,使觀眾感受和吸納到大量鮮活的資訊,從而對進一步凝聚共識,齊心合力,共同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 《絲路新里程》創新實踐
2.1 抽選精兵強將,組成高規格、大規模的報道
團隊
《絲路新里程》大型系列報道活動是新疆電視臺建臺以來首次大規模涉外采訪活動,全臺優選人員,組成了40余人的報道隊伍,分四路分別走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五國和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共涉及絲綢之路沿線的九個國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2.2 成立活動會務組和推介組
為了確保此次報道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序推進,新疆電視臺成立了《絲路新里程》大型報道活動會務組和推介組。會務組負責做好活動出發啟動儀式的前期籌備工作。推介組負責在活動期間,做好配合報道組收集相關視頻資料;在《新視信息》、臺網站刊發推介相關信息;向國內重要門戶網站、兄弟網站、疆內平面媒體推廣活動的相關信息和動態等工作。
2.3 邀請專家授課培訓
為有效提升大型宣傳活動報道水平,充分做好案頭準備,新疆電視臺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和央視擁有豐富境外采訪經驗的記者向報道組成員解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時代背景、歷史意義,講授中西亞及俄羅斯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培訓出境采訪報道應注意的事項。通過授課,報道組汲取了大量的創作經驗,也在報道形式上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報道組通過梳理經驗,細化方案,為報道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2.4 參加企業座談會
11月中旬,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烏魯木齊召開企業座談會,針對新疆電視臺即將赴中西亞九國開展大型跨境涉外采訪報道《絲路新里程》的相關事宜進行安排部署。會上,自治區商務廳、特變電、新康、三寶、華信大唐、北新路橋等十家大型垮境涉外企業負責人與采訪人員進行深入溝通和對接。此次座談會的召開,為新疆電視臺《絲路新里程》報道工作搭建了良好的溝通
平臺。
2.5 多方尋求支持,積極辦理涉外報道相關手續
作為我臺首次大規模跨境采訪活動,活動得到了自治區上級領導的支持和肯定,各委辦廳局也給予了大力配合。在自治區外辦、自治區商務廳等單位的積極協助下,我臺報道組已順利辦理完成出國手續,并及時聯系到采訪國家的相關企業、人員做好采訪前的溝通交流和案前準備工作。2013年11月15日,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啟動。2013年11月18日,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預熱報道啟動。報道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預熱報道共三集,分別是《當好建設“絲綢之路”排頭兵》、《新疆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高效發展》和《無限機遇 暢想未來》,報道充分表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提出后,我區各廳局、相關領域,認真學習,抓緊研究,爭取先試先行的積極姿態;第二階段則力求通過對絲綢之路歷史的追溯探求,帶領觀眾由古至今對絲路展開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如《商路——絲綢之路》、《從貨幣流通到經濟復興》、《玉石之路》等。
2.6 全媒體發力,助推“絲路”披荊斬浪
新疆電視臺官方網站虎魚網開設“絲路新里程”專題頁面,從地域、經貿、人文、媒介等方面多角度呈現此次的絲路之旅。同時,虎魚網還在官方微博、微信平臺開設了“絲路新里程”話題,及時發布相關資訊,為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氛圍。
2013年12月2日,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各報道組相繼出發。報道過程中堅持“立足全球視野、解讀中央精神、突出經濟主線、提供發展信息”的核心理念,緊貼習近平總書記的中亞之旅和對新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對各國重要人士和中亞問題專家的訪談,進一步細化對總書記“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解讀,進一步明確新疆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歷史機遇中的站位。
2013年12月18日,大型跨境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開播,新疆電視臺《新疆新聞聯播》與《今日聚焦》欄目打通播出,報道以“實時連線”、“高端訪談”、“記者觀察”、“人物故事”、“信息咨詢”等節目形式,通過國內外演播室連線互動、專家權威解讀、記者體驗走訪以及短、平、快的大量咨詢突出報道的縱橫感、權威性、思辨性和人文性,全方位,多視角向觀眾揭開絲路面紗,展現立體的新絲路。
3 啟示思考
當今媒體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圍繞某一主題的大型宣傳活動的報道,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新聞策劃。在當今沒有獨家新聞、新聞資源高度一致的情況下,要想在同一題材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報道的選材、報道的形式、報道的角度、報道的深度等方面贏得受眾的青睞和稱贊,唯有憑借新聞媒體獨具匠心、另辟蹊徑的新聞策劃。《絲路新里程》橫亙三山兩盆,立足疆內放眼中亞絲路沿線各國,采訪足跡深入亞歐大陸深處,用大量可見的事實展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放眼世界,在高度、廣度、深度上都保持了前瞻性,“立足全球視野 、解讀中央精神、突出經濟主線、提供發展信息”,克服境外采訪線路長、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采訪報道突出縱橫感,體現權威性、思辨性、人文性和實用性。
作為一部成功的大型跨國報道,《絲路新里程》播出后在國內外都產生良好反響,贏得觀眾好評,提升了欄目收視率,也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參考價值,起到了“瞭望塔”和“先遣隊”的作用。這次的系列報道不僅在新聞中播出,而且還用四種語言進行宣傳,和鳳凰、新浪等知名網站合作,設置互動專欄,都可以說是一套比較完整的組合,中宣部閱評員給予高度評價,我臺也成為“絲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提出后,國內第一家成功組織實施跨境報道的主流媒體,在新疆電視史上、新疆對外宣傳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