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摘 要 隨著2012年谷歌眼鏡的亮相,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智能終端產業下一個熱點已被市場廣泛認同。而與商業一直如影隨形的廣告行業更是早已悄悄鎖定這塊“金礦”。本文針對廣告在可穿戴設備界面的投放做了初步的探尋,包括投放前景、投放手段以及投放效果的預估。廣告行業作為市場的緊密追隨者,必然要時刻關注新的商業熱點的發展。
關鍵詞 可穿戴裝備;廣告投放;精準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41-0052-01
0 引言
2012 年 6 月,Google Glass 首次亮相,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大戰中,Google Glass以眼鏡的形式問世,算得上是另辟蹊徑。同時,它的發布也宣告了可穿戴設備的黃金時代終于到來:世界各地的開發者紛紛投身其中,為它開發應用;商業大佬們更是斥巨資加緊研發可穿戴設備唯恐錯過商機。畢竟,以1500美元的高價仍能為顧客所接受,給了市場很大的鼓勵。
除開這些開發者、投資者,還有一個行業也開始蠢蠢欲動——廣告業。印度一家名為Tecsol Software的公司針對可穿戴設備推出了廣告引擎服務。千禧媒體公司(Millennial Media Inc)和吉普公司(KiipInc)都已加入尋找可行的穿戴式廣告技術,欲將這種可穿戴設備打造成新一代的營銷平臺。
正如移動廣告工具開發商InMobi副總裁兼營收與運營主管阿圖爾·薩蒂賈(AtulSatija)所說:“任何帶屏幕的設備都有著令人關注的商機。”即使小到手表表盤這樣的方寸之地,也逃不過廣告主們注意。
1 可穿戴設備中的廣告設想
1.1 “精準”是吸引廣告主的首要原因
提到廣告投放,有一個詞是永遠繞不過去的:“精準”。就像沒有人愿意做無用功,每一個廣告主也都希望自己的廣告投放給真正有可能購買自己產品的人。也因此,當人們習慣了每日早餐后一份報紙的時候,報紙的版面一直是搶手貨;而當手機開始流行,短信廣告也風光一時;直到現在,新媒體時代,網路廣告占據廣告預算的很大一部分。精明的廣告主最擅長計算投入與產出的成本,這使得他們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受眾在關注的東西,時刻了解他們的受眾在接收的信息,恨不得能夠時刻監視自己受眾的生活,以求投放最能吸引他們的廣告。
而智能化可穿戴裝備恰恰具備以上的這些需求。可穿戴設備時刻跟蹤用戶信息,記錄用戶的身體狀態(心速、脈搏、血脂等)、地理位置(GPS)、甚至是正在進行的動作(身體感應定位或者人機交互)。如此一來,廣告主就可以根據受眾的具體情況投放廣告:向正處于運動狀態的用戶推送一條運動飲料的廣告,或者向心律不齊的用戶推薦一位醫生或者心臟病的特效藥……這種廣告的精確程度是現有的廣告傳播媒介所不能具有的,可穿戴設備所展現的營銷機遇主要在于其擁有富有價值的獨特數據,同時可進行提取加工分析,并據此提供更加細致的客戶信息,讓廣告主、營銷者有了更新更好的方式來將信息精確推到消費者面前。與當前廣告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穿戴時代的廣告更精準、更隱秘,這對移動營銷具有重大意義。[1]
1.2 受眾態度轉變:不僅對廣告說yes,還要please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穿戴設備并不會止步于智能手表或者眼鏡,可穿戴技術的未來,是隱形化、是變沒有。這種隱性化是非常徹底的“消失”,智能芯片會直接植入我們的身體,與我們自然地融為一體,不要說小屏幕,我們連它在哪里都不知道。而此時,我們的廣告該在哪里投放?事實上,彼時,將不再是我們向受眾推送廣告而是受眾向我們要廣告。也就是他們不僅要對廣告說Yes,甚至是要主動的說Please。而且,這種索取廣告的過程,將通過語音甚至是腦電波來實現。當你餓的時候,你腦海中一個“想吃飯”的想法,就可以帶來各個餐館的地址電話,只等你一聲令下,他們就會以某種信息傳遞方式到達業主的訂單中。這個時候,廣告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投放,就達到了一種神乎其神的效果,廣告主也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只為想自己尋求廣告信息的客戶發布信息,大大地提高廣告投放的回報比。
當然這種想法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真正的可穿戴設備是否會向這個方向發展還是未知數,但是,跟隨其發展時刻做出適合自己的廣告投放方案,將利益最大化,是每個廣告主希望看到的結果。
1.3 “大而不當”和”細而不周”
我們前面提到,可移動設備在大小上可以稱得上是“方寸之地”,甚至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那么,在其完全隱形之前,我們的投放應該把握怎樣的尺度呢?畢竟我們相信如果粗暴地用廣告擠滿了用戶本來就不甚寬敞的手表屏幕或者眼前,這個廣告商絕對會招來反感。在這一方面,谷歌眼鏡雖已經有相關的廣告投放專利,但也還不敢輕易有所動作,甚至曾當面否認不會考慮在谷歌眼鏡上投放廣告。他們的發言人稱:谷歌不會將谷歌眼鏡上應用軟件中所產生的用戶數據傳輸給任何廣告主或者代理商,這說明谷歌關于在智能穿戴設備上投放廣告這一行為非常慎重,然而從種種跡象表明它又是最有可能會首先點燃可穿戴設備營銷的這把火,就像它引爆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的概念一樣。[1]谷歌在廣告投放上的謹慎,是出于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感受的合理思量,現在看來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智能可穿戴裝備的運用可以更加全面和準確的跟蹤用戶信息帶給用戶良好體驗的同時為廣告主的廣告投放帶來精確定位,可以說是在細節方面取勝。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隱私問題不可忽視。對于置身其中的用戶而言,一方面渴望大數據時代給自己帶來更為貼心便捷的服務;另一方面,又時刻擔憂自己的隱私安全遭受侵犯。這是伴隨在智能化時代里,一直沒有得到良好解決的社會倫理問題。
2 結論
可穿戴設備在當下十分火熱,人們認為這將是未來生活的趨勢。許多商業領袖們都將放棄傳統的智能手機,并且用可以永遠在線的可穿戴設備取而代之。[2]隨之而來的廣告投放問題,也應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探討。感謝科技的進步為廣告也提供更加精準更加靈活的投放方式的同時,廣告對于用戶的體驗的影響以及受眾對于隱私的擔憂也應該引起廣告主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陳根.方寸間的億萬金礦:當廣告遇上可穿戴設備[EB/OL].梅花網[2015-07-16].
[2]喬然.明年是可穿戴的新時代“新玩意兒”30期[EB/O].泡泡網[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