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血站,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的臨床意義
張輝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血站,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選擇2013年11月——2014年7月需要輸血治療的4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輸注未過濾白細胞的紅細胞懸液,觀察組患者輸注過濾白細胞后的紅細胞懸液,比較兩組患者輸血反應發生率。結果表明,白細胞過濾可顯著減少輸血反應的發生率,從而保證輸血治療的安全性。
白細胞;過濾;輸血反應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1月——2014年7月需要輸血治療的4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3例。患者入院后,經行血常規、骨髓細胞形態學等檢查,給予輸血治療。觀察組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6.71±18.34)歲,平均病程(2.31±0.45)月,原發疾病:18例急性白血病,5例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對照組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7.04±19.21)歲,平均病程(2.45±0.85)月,原發疾病:18例急性白血病,5例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原發疾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所用血漿均來自同一血站,每袋容量100 mL,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輸注紅細胞懸液(未過濾);觀察組患者輸注過濾白細胞后的紅細胞懸液,采用Barkey型融漿機和FTS-RC白細胞過濾器,濾去血漿中的白細胞,再輸注紅細胞懸液,方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輸液后PT、APTT指標的變化情況,并記錄患者體溫升高情況,同時記錄患者輸血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輸血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0例輸血反應,對照組出現5例輸血反應,發生率為21.74%(5/23),觀察組輸血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PT、APTT指標及體溫升高情況比較
輸血治療期間:觀察組PT、APTT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體溫升高幅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PT、APTT指標及體溫升高情況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PT,APTT and body temperature in two groups
目前,國內外對輸血反應的臨床研究發現,輸血反應的發生機制與白細胞密切相關。白細胞在血液儲存中,可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異體血液輸注后,患者自身血漿抗體會與白細胞發生反應,迫使白細胞釋放炎性因子,導致輸血反應發生[1]。因而,國內外血液研究者均建議去掉血漿中一部分白細胞,使白細胞比例下降,從而降低輸血反應的風險[2]。本次研究發現,白細胞過濾后,患者輸血反應發生率顯著降低,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國內較多文獻報道,未去白紅細胞懸濁液輸注后,輸血反應發生率高達26%,而去白紅細胞懸濁液輸注的發生率僅為7%,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且本次研究中去白紅細胞懸濁液的發生率降低至0,可推知去除白細胞后,輸血反應風險降低[3]。
血漿中的白細胞進入人體后,可與患者自體血漿反應,產生非溶血性反應、過敏性反應、性免疫抑制反應,等等,同時,白細胞會與血小板發生抗原凝集作用,導致血小板輸注效果降低。在輸血治療中,血漿中的白細胞可攜帶親細胞性病毒,導致親細胞性病毒傳播或血源性疾病感染,反而會增加輸血的風險,去除白細胞后,相應感染風險也顯著降低。非溶血性發熱反應是一種常見輸血反應,受白細胞炎性介質影響患者體溫升高[4]。本次研究發現,未過濾白細胞的紅細胞懸濁液輸注后,患者體溫升高顯著,故非溶血性發熱反應風險增高,而觀察組患者體溫升高幅度較小,非溶血性發熱反應發生風險較小。
目前,醫學界仍對白細胞過濾的合理性存在爭議,議論點為去白是否會影響凝血因子活性。PT和 APTT分別反映外源性和內源性凝血系統各類凝血因子水平,本次研究中,發現觀察組患者兩種因子均低于對照組,故可知白細胞濾過后,凝血因子減少。國外研究發現,去白的確降低了凝血因子的活性,但是并不影響正常治療效果,國內臨床應用中也未發現白細胞過濾后影響患者凝血功能,故綜合分析白細胞過濾是合理的,建議應用于部分輸血患者的治療中[5]。
綜上所述,白細胞過濾可顯著減少輸血反應的發生率,從而保證輸血治療安全性,應推廣該治療方法。
[1]陳國強.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的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2,8 (13):25-26.
[2]袁強,陳雪,成嵐,等.白細胞濾過的血小板預防血小板輸注無效和人類白細胞抗原同種免疫反應的Meta分析[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1,33 (4):412-420.
[3]鄧春玫.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8(10):63-64.
[4]韓瑋.去白細胞成分輸血合理應用策略的實驗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08.
[5]張昆梅,藍松,歐海,等.白細胞過濾對血漿中凝血因子及蛋白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1,31(1):15.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eukocyte Filtration on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ZHANGHui
(Jiamusi Blood Center,Jiamusi 154002,China)
In November 2013 to July 2014,46 patients with blood transfu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method,and the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was observed.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grou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ukocyte filt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s,so as toensure the safety ofblood transfusion therapy.
Leukocyte;Filtration;Transfusion reaction
R457.1
B
1674-8646(2015)07-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