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海
(黑龍江大學 研究生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80)
地方政府是黨和國家意志的基層實施者與落實者,是管理一個國家行政區內各種事物的政府組織的總稱,主要是針對中央人民政府有關的各個組織部門,以及各級人民政府,它涵蓋了省、直轄市、市、市轄區、縣、鄉鎮人民政府等具體內容。目前,我國的地方人民政府除了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為三級,即省級、縣級和鄉級。
政府職能的基本概念就是國家行政機關根據相關法律,實施有效合理的手段,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同時要能夠承擔所應擔當的職責和所應有的功能。而我國的政府職能大體上由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構成。政府職能的核心是公共行政,基本上包括了很多公共行政的內容與主要活動任務,其在公共行政占有重要的地位。
政府職能轉變具體來說:就是為了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國家行政機關在具體的某一階段內,對其自身所具有的職責極其應有的功能、主題、形式等不斷改進和創新?;旧嫌性诠芾砩系南嚓P職權、具體職責的改進,管理主題的創新,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善。
地方政府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具體構成要素,其主要職責是依法執行國家權力。政府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其具體職責和內容也是不斷改進完善的,尤其是在全球經濟、政治、文化創新等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也會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地方政府不斷轉變自己的職能,這對于我國政治體制改革至關重要。目前,正是我國進行自我改革和社會轉型的最佳階段,這樣才能不斷應對全球化的發展,而且我國內部的各種力量和環境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要及時改善和轉變地方政府職能,尤其要針對地方政府職能具體轉變方式和內容進行深入的調研和研究,爭取在最關鍵的時期完成地方政府職能轉變。
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然要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轉變的進度,而且引起這種緩慢的原因是不確定和極其復雜的。阻滯因素涉及經濟、政治、社會等很多方面。既有內在也有外在的影響因素,既有表面也有深層次的的因素等。下面對具體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
對地方政府職能轉變沒有統一的認識,而且認識不夠深刻,各個地方政府對自己的具體管理職能定位不細。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團體還是一個國家要想提高自身能力、促進自身發展,最基本的一個要素就是要進行準確的定位,確定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然而,我國地方政府對于自己的職能范圍定位把握不準。對于地方和中央、政府和市場的職能范圍地位不夠準確,有時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去處理一件事,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降低了行政效率。有時政府過分地去干預市場,既影響了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又浪費了行政資源。
第一,地方政府的職能轉變要求所有行政部門和行政工作人員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也相應改變。然而,現階段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不適應,阻礙了地方政府的職能轉變。
第二,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過于單一。地方政府習慣于用行政手段去處理和解決問題,行政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缺少為公眾服務的意識,沒有應有的耐心去傾聽民意,了解民情。有時甚至為了名義上的提高工作效率而武斷地下定論、做決定。
第三,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阻礙了地方政府的職能轉變。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過于直接和過于細致。直接管理和微觀管理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經濟和企業的發展,抑制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地方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太過微觀和全面,限制了社會和公民的自由發展,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的不適應阻礙了地方政府的職能轉變。地方政府重視計劃,排斥市場。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計劃方式只適用于計劃經濟時代,當前我國已處于市場經濟時代,計劃經濟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形勢。
在轉變地方政府職能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也就是說以往政府是管制型,地方政府部門具有的執行權力以及得到的利益,目前已成為其職能轉變中的抵制力。某些地方政府官員,不愿意將全能政府時期地方政府所具有的一些關系到自己深厚利益的權利讓渡給市場。因為,要是讓渡,那么就意味著比較具有壟斷控制性的權力被奪去,且權力將被重新劃分,這必然會對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另外,某些地方政府官員的思想意識不高,他們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濫用職權進而滋生腐敗,忽略了為人民服務的職責所在,嚴重阻礙了地方政府的職能轉變。
1.正確定位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中央與地方職能權限的劃分應該堅持在維護中央權威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原則。事權的正確劃分是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關鍵,也是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前提,應該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與地方的職權劃分?!闭_處理和分析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和定位,是做好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我們須要建立相關法律,明確具體的中央所擁有的權力,以及地方政府所具有的權力,此外,還有兩者的共享權力,確實要分好工,劃分好各自的職能范圍,進而不斷達到新的中央與地方關系,實現法制化和制度化。此外,還要根據相關法律完善中央與地方的行政辦事流程,嚴格根據自己的限定權利去行使行政權力,這樣不僅能夠克服上級對下級發出命令事件的隨意性發生,而且保證了下級對上級政令暢通。
2.正確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快速穩定向前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職能所在,處理好地方政府與市場間的關系,轉換自己的角色。在職能轉變具體實踐過程中,政府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補位”,屬于自己的職責,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完成;二是“退位”,不屬于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的事情不做,讓市場和企業盡情發揮;三是“歸位”,對于處理不當的要及時改正,進而提高自身的行政能力,真正實現對自身職能的科學定位。地方政府要做一只“無形的手”,不去過分干預市場,但必要時又要進行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
地方政府是執行國家權力具體代表。只有科學合理地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才能使我國政府的行政水平邁上新的臺階,促進構建服務型政府。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方式關系到最終結果,所以,地方政府職能方式的轉變須要保證以下幾點:
第一,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轉變。受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地方政府習慣用行政手段管理一切,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公眾,缺少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當前我國市場發展形勢下,主要是運用經濟手段,其他相關法律及行政手段相結合,注重并反映公眾的意愿。
第二,由微觀管理、直接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間接管理。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管理等職能都是地方政府所擁有的。過去,我國政府統攬一切,政府與社會之間呈現這樣的關系:“大政府,小社會”,今天,我們要達到“小政府,大社會”。這種方式的轉變是轉變地方政府職能方式的重要方面。
第三,由注重計劃、排斥市場轉變為把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計劃和市場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但二者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計劃和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快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既要做好相應的計劃,又要適當地放權,做好“守夜人”。
第一,由于我國“官本位”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地方官員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部分地方的政府官員態度還比較惡劣,不顧及老百姓的困苦。所以要真正地實現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那么轉變地方政府官員的思想認識至關重要。
第二,政府官員是人民的公仆,理應做到要為人民服務。參照政府再造理論,地方政府必須要建立顧客及服務意識。公民就是自己的顧客,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提供最佳的服務。轉變地方官員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著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對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而言,這種服務意識、顧客意識直接關系到地方政府職能的定位,進而使政府能夠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
第三,通過以上具體的改革和轉變方式,地方政府一定會給人民帶來更好的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定會越來越好,城鄉一體化很快就會實現??傊?,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直接促進著中國各方面的發展。
總之,促進我國地方政府職能轉變改革系統錯綜復雜。改革不僅會對宏觀行政環境體制帶來改變,同時也會對一些財權重新劃分,還涉及到其他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和資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等。因此,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僅僅依靠政治智慧是不夠的,更需要自身改革的勇氣、勇往直前的魄力。中國地域寬廣遼闊,地方政府社會關系比較復雜,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這就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穩步向前發展。相信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不僅能促進地方政府各方面發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助力實現中國夢。
[1]王雙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6,(01).
[2]韓兆柱,司林波.論轉型期地方政府職能轉變與重新定位[J].學習論壇,2007.
[3]梅繼霞.政府錯位與地方政府職能重塑[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1999.
[4]孫厚權,劉澤文.地方政府大部門體制改革的歷程、困境與突破[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06).
[5]賀立萍.轉型時期我國地方政府職能轉變探析[D].遼寧:遼寧大學,2008.
[6]陸潔敏.我國地方政府公共職能構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