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GDP飛速發展,非國有經濟不斷上升,其占GDP的比重也是日益增加。然而在我國經濟體系中,非國有經濟參與國民經濟所占比例已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所以,民營銀行成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它的建立也越來越迫在眉睫。
【關鍵詞】民營銀行 中小企業 關聯交易
民營銀行是由相對于國有銀行而言的一種主要資本來自于民間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小型銀行。它目前大致有三種定義,包括產權結構、資產結構和治理結構。民營銀行還具有兩個特征:一是自主性,民營銀行的經營管理完全由銀行自主決定;二是私營性,民營銀行的產權結構中國有經濟只占少數,以非國有經濟為主。
一、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分析
(一)經濟結構與金融結構嚴重不對稱
目前,我國國有經濟占GDP比重不超過40%,卻有約80%的國有商業銀行為之服務;而占GDP比重60%以上的非國有經濟,為之服務的金融機構資產只占到20%左右。一般來說,國有銀行尤其是大銀行將貸款中心往往放在可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抵押和擔保的大企業、大公司上,中小企業貸款卻經常吃閉門羹。因此大企業、大公司在不急切需要資金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獲得大量資金,而小企業本來就面臨著資金薄弱的情況,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就面臨破產的危險。經濟結構與金融結構嚴重不對稱極大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這無疑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所以,經濟結構與金融結構嚴重不對稱是民營銀行的建立的依據之一。
(二)銀行的層次應該多樣化
目前雖然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革,不論從規模上還是從資金上看,我國的金融體系仍然是國有商業銀行為主。民營銀行的建立,是對以國有銀行為主體的銀行業的補充,并且可以形成銀行的有效競爭,改變現有銀行的競爭機構,也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來培育和發展完善的多層次的銀行體系結構。因此,銀行的層次多樣化也是民營銀行的建立的依據之一。
(三)擴大內需
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呈現疲軟趨勢,而據國際統計局發布2014年我國的GDP增長為7.4%,是自1990年以來歷史最低的。就投資需求不足來說,近年來民間投資速度下降是投資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而發展民營銀行,加大對民間中小企業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民間投資,擴大內需,使得經濟疲軟趨勢可以盡快改善。
(四)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民營銀行建立的最初目的是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促進非國有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雖然資金薄弱、規模小、競爭力弱,但是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廣、靈活性強,是我國經濟的主導力量。民營銀行利用儲蓄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過程,正是資源有效配置的過程,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壟斷行為的出現,為經濟的全面有效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發展民營銀行的風險
民營銀行的優勢是可以按市場機制自主運作,促進公平競爭。然而,在我國目前社會誠信缺失和信息披露不完善以及不健全的制度下,民營銀行的建立面臨著諸多風險,如居民信任風險、關聯交易風險、內部人控制風險、行業競爭風險等多重風險。將民營銀行所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民營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居民信任風險
這是影響民營銀行的最主要的一種風險。銀行作為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通常是負債經營。而民營銀行的資本來自于民間資本,又沒有國家信用的支持。民營銀行的客戶又主要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運營情況也不是十分透明、抗風險能力弱,容易發生風險。而民營銀行作為金融界的新生事物,還未建立起充足的居民信任度,所以這民營銀行具有非常高的居民信任風險。
(二)關聯交易風險
在市場化的條件下,不同企業關聯交易越來越緊密,雖然關聯交易一方面能節約成本,促進企業競爭力,形成規模經濟。但是關聯交易風險也會造成風險的連鎖反應。民營銀行的資本主要來自于民營資本,民營銀行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融資難問題,所以其交易價格將會比市場公允價格低,于是銀行股東會要求以優惠條件向其擁有的企業進行關聯交易來減少成本,破壞了市場公平交易的基礎。而往往某一環節出現資金鏈條斷裂,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并導致民營銀行出現貸款集中度風險和關聯交易風險。
(三)內部控制風險
民營銀行的主要資本是民營資本, 一般股權安排上容易走上兩個極端,一個是股權過于集中,從而導致股權被大股東絕對控制,大股東有可能犧牲其他小股東的利益來追求自身的利益;二是股權過于分散,股東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對公司的控制權,高度分散的股權結構使持股人不能有效控制和監督公司。不管是股權過于集中還是分散都有內部人控制的風險。
(四)行業競爭風險
與民營銀行不同,國有銀行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國家金融政策傾斜優勢,信貸資金實力優勢,國有企業信譽優勢,遍布全國的網店優勢、覆蓋率廣,現代化業務處理與結算手段。相對而言,民營銀行的競爭劣勢非常明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資金實力有限;信用程度沒有國家信用的支持;剛剛開始發展,沒有業務聯動,資源共用,信息共享,利益均占的機制;結算渠道不暢。而且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逐漸加劇,銀行業的競爭也是愈發激烈。
三、民營銀行健康發展的建議
民營銀行面臨著諸多經營風險。那么民營銀行如何立足呢?為了使民營銀行健康持續地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預防民營銀行的經營風險。
(一)提高居民信任度
提高居民信任度就是民營銀行要解決居民信任風險。這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需要民營銀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公眾的逐漸了解。民營銀行如何解決居民信任風險,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過大力的堅持不懈的宣傳,讓人們充分了解了民營銀行,才可以提高居民信任。二是銀行可以從資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建立備付金制度,使得居民的存款有了一道保障。三是通過提高服務水平,加快完善服務功能,加大居民認可度。四是民營銀行的信息公開化,讓公眾可以隨時實時了解銀行的現況,以增加公眾的信任。
(二)防范關聯交易
防范關聯風險的方法是民營銀行要防范關聯交易。民營銀行應該完善貸款管理制度并且要在貸款前,一定要做好貸款調查,避免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提高關聯交易的識別能力。在貸款后,還有加強貸后監控,提高監管水平,防范關聯交易。
(三)限制股東信用貸款數量
民營銀行要明確規定股東信用貸款的數額,以此預防股東的抽逃資金。股東貸款的金額不可以超過限定額度,而且要用真實資本作抵押。一旦出現逾期不還的情況,可以對其進行強制還款,并且追求其法律責任。
(四)提高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上已經覆蓋了較為完善的網點布局,民營銀行難以在上述地區吸引新客戶。所以民營銀行可以在小城市和偏遠地區開始發展,形成鄉鎮包圍城市的格局。而鄉鎮地區的銀行目前網點數目少,服務質量差,提供的服務單一,使得民營銀行在鄉鎮地區仍有可觀的市場。只要民營銀行能掌握專業核心業務,占領了鄉鎮地區的市場,規模不必很大,就能大大增強其在銀行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裕茵.《我國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009.10.
[2]吳少新,李敏芳.《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民營銀行經營風險實證分析》.2015.3.
[3]袁亞蘭.《淺談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狀況》.2015.1.
[4]高志遠,高莉莉.《淺談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競爭優勢》.
作者簡介:陸夢詩(1993-),女,漢族,安徽省池州市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本科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