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利用1995年—2013年季度數據和協整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探討了中美與中俄雙邊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通過調節人民幣實際匯率對于中美、中俄雙邊貿易的改善不太明顯。
關鍵詞:人民幣實際匯率;貿易收支;協整
一、引言
自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已經使發達國家的經濟遭受重創,美國等西方國家就人民幣升值問題持續地向我國政府施壓。因此,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問題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此外,文中采用的樣本數據是1995年—2013年期間的季度數據,并建立了模型方程:
其中,我們為了研究方便將方程(1)中的E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來代替。TB為貿易收支、REER為實際有效匯率、GDP為實際國民收入,而LREER、LTB、LTBRUS、LFGDP、LGDPRUS、LGDP分別是指實際有效匯率、中美貿易收支、中俄貿易收支、美國實際GDP、俄羅斯實際GDP和中國實際GDP的對數值。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1.協整分析
我們首先進行了ADF檢驗了序列數據的平穩性,結果表明:檢驗變量均是一階單整,從而可以進行協整分析。進而,我們借鑒Johansen-Juselius(1988)的多元協整分析方法來進行分析研究,估計出的協整關系式(標準化)如下:
LBRUS=8316542-0.5443819LREER+0.56841931LGDP-1.093291LGDPRUS (2)
(0.7266466) (0.2402916) (0.1964256)
LTB=2508113+0.6247493LREER+0.4741862LGDP-2.16298LFGDP (3)
(0.2326853) (0.1074407) (0.2922362)
關系式(2)和(3)分別表示的是中俄和中美貿易收支與方程右邊各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括號內數值為漸進標準差。
2.Granger因果檢驗
表1 中美貿易檢驗結果
注:括號內為各變量滯后項的P值,括號上方的數值則是對應的X2顯著性檢驗的統計值。*代表在5%的置信水平下是顯著的。
由表1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際匯率與美國實際GDP、中美貿易收支之間均不存在因果關系。由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實際匯率與中俄貿易收支無因果關系,短期內匯率與中俄貿易收支之間相互無影響。但中俄兩國的經濟增長(實際GDP)都與匯率存在顯著地因果關系。
3.脈沖響應函數
由于篇幅限制,中美和中俄貿易收支對實際有效匯率的一個標準差沖擊的脈沖響應圖在此省略掉。其中,中美貿易收支對實際匯率的一個標準差沖擊的波動情況,該曲線初始下降,在第2期開始回升隨后又有所波動在第12期之后趨于平穩。故,中美貿易不存在J—曲線效應。而由此可以看出,中俄貿易同樣也不存在J—曲線效應。
三、結論
本文采用季度數據并借助協整等方法進行了本文的實證檢驗。結果表明:中美、中俄貿易收支均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長期內存在均衡穩定的長期關系,但他們之間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J—曲線效應皆不存在與中美與中俄的雙邊貿易中。因此,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對中美和中俄貿易收支作用不顯著,不能靠實際匯率的上升來改善雙邊貿易。
參考文獻:
[1]蘇海峰,陳浪南.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貿易收支時變性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半參數函數化系數模型[J].國際金融研究,2014(02):43-52.
[2]謝建國,陳漓高.人民幣匯率與貿易收支:協整研究與沖擊分解[J].世界經濟,2002(09):27-34.
[3]Guangfeng Zhang, Ronald MacDonald. Real Exchange Rates, the Trade Balance and Net ForeignAssets: Long-Run Relationships and Measuresof Misalignment[J]. Open Econ Rev, 2014(25): 635-653.
作者簡介:吳建利(1991.03- ),男,漢族,山東省菏澤市人,經濟學碩士,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