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國經濟形勢復雜,民營企業雖在近些年中取得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問題與不足。市場競爭力的缺失、技術相對落后等問題的相繼出現,迫使企業必須要通過轉型的方式來謀求企業全新的發展。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加快企業轉型的速度,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優化自身產業與產品結構,完善管理機制與技術,從根本上推進民營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轉型;發展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下,使不少企業處于倒閉的邊緣,其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的經濟發展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國內外經濟發展需求。民營企業必須要通過改變經營方式的手段來謀得更好的發展,只有及時進行企業轉型,才能真正使企業得到應有的良好發展。因而民營企業必須要通過轉型的方式來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和產品質量,在重新獲得認可的基礎上,促進民營企業第二次發展順利進行。本篇文章就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得出有利的解決辦法。
一、民營企業現狀
隨著國家對民營企業扶持力度的加強,我國民營企業已經得到了飛速發展,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和整體發展起到了推動性作用。但就目前為止,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多數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多會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優勢,能夠極大的降低企業成本,且由于家族成員之間互相信任度較高,便于開展財政方面的相關工作,在增強企業效率的同時,能提高企業經濟收益。而在企業成型后,“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會日益顯現,以親情為橋梁的管理模式,會造成企業產權結構過于單一,使得外部環境資源無法實現多方面融入,嚴重阻礙了企業與外部進行產業融資,從而導致企業無法籌集更多的資金來壯大發展規模,從根本上限制了企業發展與經濟效益的提升。
家族式管理模式不利于人才的引進與錄用。由于民營企業過度依賴家族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無法勝任重要的工作崗位,導致企業人才流失,難以留住人心。如今專業人才的缺失,已成為制約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它不僅削弱了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還削弱了企業整體實力與核心技術。
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多半是由于民營企業的家族式管理結構,以及對企業決策層約束力度不夠等原因造成的,進而導致企業出現一人獨大的情況,影響企業經濟的長遠發展。在沒有科學的管理制度保障下,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出現經營與投資等方面的失誤,造成企業內部混亂;在企業內部無法形成有效的民主管理模式,而內部職責與財務收支的不規范管理,會使得企業內部存在產權不清與內部消耗的情況。
2.企業缺乏自主品牌與技術
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應具有一定的危機意識、自主產品與技術,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而這些恰巧都是現階段的民營企業所不具備的。由于我國民營企業起步較晚,且多以中小型規模為主,這樣的規模決定了企業不能兼顧企業運行與技術革新,導致大多數民營企業多采用產業跟隨策略,追求短平快的企業利益,無法形成屬于自己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因為企業市場競爭過于嚴重,且民營企業的傳統觀念又太過陳舊,導致創新能力與競爭能力的缺失,產品性能過于單一等狀況出現,使企業缺乏市場控制能力,造成民營企業效益下滑。
3.企業中專業人員的缺失
民營企業在日常發展過程中會存在工作人員技術含量低下等一系列人力資源問題,所以迫切需求大批量專業人才對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專業化的管理。但由于民營企業創造者多數不具備管理等方面的才能,且缺少相關方面的認知,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出現混亂;另外員工管理機制的缺失,使得工作人員對工作缺乏熱情,容易出現消極怠工和離職等情況;員工總體素質低下,而企業又不能及時針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工作培訓,則會影響到企業整體發展,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民營企業在轉型中謀求發展的對策
1.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
民營企業要不斷完善自身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改善民營企業整體經營環境,為企業成功轉型做好準備工作。由于民營企業多以中小型家族式管理模式為主,各管理環節協調能力較差,在轉型過程中民營企業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嚴格控制資金流動,不進行盲目投資,為企業成功轉型提供資金支持與保護。企業還要促進專業團隊與員工的管理協調工作,通過不斷創新,做好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工作。
企業在轉型后要不斷總結以往工作經驗,打破過去傳統的產權結構,大力吸引外資注入,從而夯實民營企業管理基礎。民營企業可以通過與其他民營企業互相參股的方式,實現對企業股份的改造工作;企業要確保部分股份流動性,通過流動股份吸引優秀專業人才進入企業,逐步實現企業社會化。
建立專業的管理經營團隊,是實現現代化民營企業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時間較短,一時間很難將“家族式”管理模式徹底剔除,只能逐步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進而完善企業管理機制。
科學化企業管理機制的建立,使企業面對重大問題時及時予以相應的解決辦法。相關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企業自身利益進行決策,以徹底改變原有的“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企業要在適當時期設立法人代表,以形成企業內部約束力,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生產運行效益與整體管理水平。
2.企業加速產業升級
民營企業要依靠自身力量,在內外共同作用下,實行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競爭意識與品牌意識。企業要針對產品進行分析與探索,從根本上找到產業的問題所在,大力注重產品研發與創新,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做好品牌戰略計劃,為企業轉型做好準備。
3.推動企業技術發展
由于我國民營企業發展較晚,為盡快趕上整體民營企業發展速度,要采取靈活的運行策略,以推動技術革新為基礎動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而優化與改造民營企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民營企業還可以與其他大型企業進行合作,通過積極參與大型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并將相關技術運用到自身企業技術創新中;企業應重視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使其能夠發揮自身最大優勢,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4.企業要做好市場創新工作
民營企業要積極打破傳統企業生產觀念,通過對國內外市場的了解與探究,做好市場創新工作,尋找有效的銷售渠道,更好地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還可以尋求與外資企業進行合作,利用跨國公司銷售渠道,來開拓民營企業的銷售市場,提高自身知名度。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品牌戰略的實施與保障,充分發揮我國民營企業自身優勢,以適應國際市場對產品的要求。企業要按照國際標準,盡快通過國際認證,用最優質的產品與最低廉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對外貿易的同時,要注意品牌商標等保護意識,從根本上維護企業根本利益。
5.政府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在民營企業轉型過程中,政府應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以解決民營企業資金問題,更好地幫助企業開展轉型后的第二次創業發展。各大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發展,設立專門的擔保機構,以強化民營企業貸款保障服務系統;積極為企業建立風險投資公司,以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更好地幫助民營企業成功進行轉型。
三、結語
民營企業在轉型中謀得發展,是一個逐漸進步的過程。由于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時間相對較晚,所以需要通過轉型來提高企業發展空間與產品生產質量,使民營企業可以謀得長足發展。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吸引外部資金的注入,以發展企業規模,使其成為企業整體研發實力的強大支持后盾,更好地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蕊.新形勢下我國民營企業的轉型與發展[J].經濟問題探索,2010(10):86-91.
[2]劉斯.廣東省外向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的政府作用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4.
[3]董錫鍵.穩中求進 穩中求“機”——企業如何在轉型發展中發現潛能機會[J].上海企業,2012(4):26-27.
[4]魏天飛,張楠,李潔凈.精英對話:企業如何在“轉型”中求發展[J].中國包裝工業,2011(12):20-25.
[5]胡柏年.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如何轉型發展——寧波百年電器有限公司創新發展之路[J].財經界,2010(10):54.
[6]江詩松,龔麗敏,魏江.轉型經濟背景下的企業政治戰略: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比較[J].南開管理評論,2011(6):42-51.
作者簡介:丁樹人(1958- ),男,安徽蕪湖人,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