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電網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電網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十三五”期間電網投資規模將持續保持在高位狀態,工程轉資任務繁重。現有的電網工程管理模式過程復雜,自動化程度低,項目定義、設備臺賬等仍需手工創建,項目架構仍需手工搭建,物料清冊仍需手工導入,費用分攤仍需手工處理,轉資工作效率低、出錯率高,已難以適應電網大規模建設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電網企業工程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現有ERP系統開發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的構想。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ERP系統現有功能,構建以資產為核心的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新模式,實現ERP系統與項目計劃管理、基建管控、經法合同、物資采購平臺等系統的有效集成,提高系統集成應用率,促進業務處理由手工向自動轉變,不斷提高工程轉資質量和效率。
電網工程項目管理大致可以分為項目前期、項目設計、項目建設、項目投運和項目決算等5個階段。在現有的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下,項目前期階段,發策部門需在ERP系統手工創建項目;項目設計階段,基建部門需手工搭建項目架構,手工導入物料清冊,物資部門負責審批基建部門提出的服務、物資需求;項目建設階段,基建部門負責組織工程施工、監理等服務類合同的執行,物資部門負責辦理物資招標采購及收發貨,財務部門負責辦理發票校驗和工程月結;工程完工投運后,生產部門負責手工在設備管理系統(以下簡稱PMS系統)創建設備臺賬,財務部門負責手工進行費用分攤,確定資產價值。
現有的電網項目管理模式有以下缺點:一是項目立項未實現從投資計劃系統自動集成,仍需手工在ERP系統創建項目;二是物料、設備、資產未實現關聯,無法實現三者間的可追溯查詢;三是未細化建安服務合同的具體工作分解結構(以下簡稱WBS結構)費用分攤層,后續財務決算仍需手工完成;四是設備參數由生產人員手工錄入,主、子設備價值無法區分;五是運行人員需在PMS系統手工創建設備臺賬,尚未實現設備資產自動關聯。
以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論為指導,以“基建為生產服務”流程為基礎,充分利用WBS結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將WBS結構細化至可形成資產的設備層,實現項目結構與資產的一一對應,確保與資產相關的直接費用自動歸集到WBS上,同時,開發間接費用自動分攤功能,實現間接費用自動分攤,進而實現資產價值的自動生成,即“一鍵式”轉資。
在設計思路的指導下,以ERP標準功能為基礎,提出如下頁圖2所示的功能實現方式。
在項目前期階段,實現投資計劃管理系統與ERP系統的集成,發策部門無需再在ERP系統中手工創建項目,而是通過ERP系統與投資計劃管理系統的集成接口,接收已在投資計劃管理系統中生成的項目編碼及項目基本信息,并通過接口傳遞給基建管控系統。
在項目設計階段,實現基建管控系統與ERP系統的集成,基建部門無需再在ERP系統中手工創建項目定義,搭建WBS結構,而是通過ERP系統與基建管控系統的集成接口,接收項目信息及單體工程信息,在ERP系統中自動創建項目并搭建WBS結構。同時,基建部門取得設計院提供的物料清冊后,由基建管控系統集成至ERP系統。物料清冊上傳后,生產部門要提前介入,審核設備分類是否正確;財務部門也要提前介入,審核資產分類、資產設備對應關系、主子資產拆分標識是否正確。

圖1 基建項目流程
在項目建設階段,物資部門為供應商提供設備技術參數模板,由供應商在供貨時提供設備的技術參數并存放在光盤中,物資部門核對無誤后導入ERP系統。
在項目投運階段,基建部門會同生產部門、財務部門進行三方聯合驗收。基建部門負責導出資產清單和設備清單;生產部門負責清點設備,檢查實物資產的真實性,并補充完善設備的現場信息;財務部門負責核對資產數據,檢查待形成資產的分類是否正確,并對現場設備進行核對。
在項目決算階段,財務部門維護結算規則,通過三次分攤將項目成本分攤到資產上,其中,第一次分攤自動歸集與資產相關的直接費用,第二次分攤分攤間接費用中與資產相關性較高的間接費用,第三次分攤根據第二次分攤的結果分攤剩余的間接費用。三次分攤按照費用與資產的相關程度進行逐次分攤,相關性較高的費用先分攤,相關性較低的費用后分攤,后一次分攤以前一次分攤結果為基礎確定分攤比例,提高了費用分攤的準確性。資產價值確定后,生產部門利用設備資產聯動功能,自動創建設備臺賬,并聯動生成資產卡片,實現資產設備自動關聯。

圖2 基建為生產服務流程示意圖
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以“基建為生產服務”流程為基礎,打破了部門壁壘,推動了業務融合,促進了部門間的團結協作。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所有部門都“緊盯”資產,基建、物資部門參與設備臺賬和資產卡片信息的收集過程,供應商提供相關設備的技術參數,生產、財務部門提前介入核對資產設備信息的準確性,為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為實現“一鍵式”轉資目標共同努力。
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構建了以資產為核心的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新模式,在項目結構搭建階段就將WBS結構細化至可形成資產的設備層,實現項目結構與資產的一一對應,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以資產為中心收集信息、歸集費用。同時,“一鍵式”轉資功能并不以創建資產卡片為終點,而是繼續向后延伸,實現了設備與資產的自動關聯,重要組成設備價值的自動拆分,為后續推行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礎。
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打通了電網企業各業務應用系統的信息壁壘,有效推動了系統集成應用。實現了ERP系統與投資計劃管理系統的集成,自動接收已在投資計劃管理系統中生成的項目編碼及項目基本信息;實現了ERP系統與基建管控系統的集成,自動接收項目信息及單體工程信息;實現了ERP系統與經法合同系統的集成,自動接收經法合同信息;實現了ERP系統與物資采購平臺的集成,自動接收物資及服務采購相關信息。
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極大地提升了電網工程項目管理自動化水平,項目編碼及項目基本信息實現了自動生成,項目WBS結構實現了自動創建,設備臺賬與資產卡片實現了自動生成和自動關聯,資產價值信息實現了自動分攤計算,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效率。
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功能在項目結構搭建階段就將WBS結構細化至可形成資產的設備層,為后續以資產為中心歸集和分攤費用奠定了基礎。實施費用三次分攤,三次分攤按照費用與資產的相關程度進行逐次分攤,使得費用分攤更為科學合理,減少了人為干預,提高了費用分攤的準確性。
電網企業通過實施電網工程項目“一鍵式”轉資,打通了部門障礙和信息壁壘,有效推動了業務融合和系統集成,實現了資產設備的閉環管理,提高了電網工程項目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減少了人為干預,促進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