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介休 032000)
高職院校實訓場所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
王 磊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介休 032000)
高職院校實訓室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其安全關系到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院校、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國家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高職院校實訓室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出現了眾多新問題。本文首先歸納當前高職院校實訓場所面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從各個方向闡述完善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管理;體系
當前,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日益重視,職業教育要求各高職院校按照“五個對接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即嚴格按照專業與產業對接、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加強高職學生的實踐實訓教學是落實“五個對接”的重要手段。實訓室作為學生實踐實訓的重要場所,確保其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1.1加強實訓室安全管理,確保實訓人員和實訓設備的安全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所使用的實訓設備正不斷與產業接軌,或采用模擬,或直接使用產業設備改造而成。而相對應的,產業化的實訓設備所要求的安全操作和實訓學生的低安全意識與素質呈現出了鮮明的矛盾,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會給人員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因此,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實訓室的安全管理,從根本上確保實訓人員和實訓設備的安全。
1.2加強實訓室安全管理,保障實訓教學和科研的正常運行
高職院校實訓室是產、學、研的重要平臺,安全事故的發生會打亂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因此加強實訓室的安全管理,對實訓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3加強實訓室安全管理,是創建平安校園與和諧社會的需要
高職院校是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聚集著生機勃發的青年學子。構建平安、穩定的校園,有利于確保職業教育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國家制造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確保學生在校安全,對維護社會穩定也有重要意義。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空前重視,投入力度和開放力度也不斷加大,各高職院校一方面新建大量的實訓室,另一方面在原有實訓室的基礎上進行擴能改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安全管理壓力空前,民辦高職院校更甚。目前,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實訓室建設與安全設施建設不匹配,基礎安全設施不完備
當前,實訓內容與產業過程緊密銜接,不少實訓設備甚至直接采用產業裝備,但實訓設備所要求的安全設施沒有產業設備完善,導致新建的實訓室項目中,部分在投入使用前就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辦學資金緊張,以及一些院領導對安全管理的不重視,造成基礎安全設施不足,或長時間缺乏正常維護而失效,片面追求實訓室容納量而使得消防疏散通道設計不合理,這些都給實訓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且不能落到實處
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實驗實訓場所的安全管理體制還不完善,安全管理部門職責不統一,管—用—查過程不協調,安全責任制不能完全落到實處等體制、機制問題大量存在。此外,專業安全管理技術人員匱乏,實訓教學教師安全知識不足也導致安全管理制度在執行上打折扣,以至于安全管理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2.3實訓室管理人員和參與實訓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院校安全文化缺失
當下,各高職院校存在重科研、重教學、輕安全工作的現象。院校中高層管理者多為專業技術出身,缺乏系統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因而,片面認為實訓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理應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由于人手不足,實驗室管理人員又多為實訓指導教師兼任,在安全管理方面力不從心;安全管理部門對隸屬于各院各系的實訓室具體情況了解不足,使得安全管理的過程監管難以落實;參訓學生在進入實訓室前,缺乏相關安全知識,很難做到正確操作、安全操作。
2.4忽視多級安全教育,對開展實訓教學活動的安全意識不強
目前,生產型企業在長期的安全生產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廠級—車間級—班組級的三級安全教育體系,或集團級—廠級—車間級—班組級的四級安全教育體系。而在高等院校中,由于缺乏這樣的安全教育體系,實訓教學的模式往往是參訓學生邊操作,實訓教師邊強調要領要點,導致實訓室安全知識普及的系統性差、直觀性差、安全教育效果不佳。
2.5缺乏對實訓教學過程的全過程安全管理
目前,高校的實訓室安全管理已在“出”和“入”方面大大加強,絕大多數高校已實現了藥品、儀器設備的集中采購,實訓廢棄物的集中處理排放。同時對實訓室的安全狀況和安全管理相關文件的檢查也日益嚴密。這可有效減少事故隱患,但尚缺乏實訓過程的實時監控,不能完全杜絕偶發事故。
3.1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制度先行。高職院校應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實訓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其中應包括安全管理總則,安全管理崗位職責,各實訓室管理規定,儀器、藥品使用規定以及事故處置預案等內容。在制訂安全管理制度時,應遵循內容全面、簡潔易執行、責任到人的原則。
3.2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與之配合。在組織體系的的設計中,可借鑒企業安全管理經驗,采用垂直管理、管查分離的方式進行。即在院系原有安全管理機構的基礎上,學院獨立設置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監察部門,垂直深入到院系設立分部,開展安全管理和監察工作。
3.3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培育院校安全文化
對于安全管理相關人員,在進入工作崗位或開展實訓活動前,均需進行學院—系部—專業三級安全教育。其中,學院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等;系部級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實訓室危險源辨析、事故應急預案的組成和實施等;專業級的安全教育主要內容為實訓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操作注意事項等。同時,院校還應積極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將安全意識深化到每一個參與人員的心中。安全教育可采用多種形式,充分利用網絡、移動終端等新媒體,通過開展各種安全教育活動,形成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不斷培育院校安全文化。
3.4合理設計實訓室基礎設施和安全設施,確保實訓室安全運行
合理設計實訓室的基礎設施和安全設施,給排水管道匹配合理,確保供水足量,排水暢通;保證供電容量足夠,照明和動力電路分離,線、管符合消防要求,安裝必要的漏電、過載、短路等用電保護設施;對于易產生粉塵和有毒氣體的場所,需合理設計氣流流通路徑,安裝匹配的通風設施;對于易產生噪音和震動的設施,安裝時需考慮采取有效的減震手段;對于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區域,需合理規劃泄壓區;設備之間、實訓室之間留足安全間距,不影響互相操作與疏散。同時還應根據實訓項目的危險性,配套防護眼鏡、洗眼器、耳塞等安全設施。
3.5對實訓過程進行全過程安全監管,做到安全管理無死角
實訓過程的全過程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到藥品、儀器集中采購等“入”的關口;其次,在藥品、儀器的存放過程中,要做到按類存放、按要求存放,即時監控;再次,在實訓過程中,實訓材料按需使用、按要求使用,實訓指導教師在開展實訓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訓過程進行安全管理,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實訓結束后,準確統計實訓材料的使用情況,剩余實訓材料及時返回倉庫按要求儲存;最后,廢棄污染物應按照要求進行處理,達到排放要求后才允許排放,并及時記錄。
高職院校實訓場所的安全運行是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相銜接的重要保障,加強實訓室的安全管理和學生的安全教育,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既可保障職業教育的順利進行,又培養了學生“安全為天”的安全意識。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家祥.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8).
[2]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
[3]王冰,周圍.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
[4]鮑敏秦.新時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1).
[5]林衛峰.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及其對策新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8(4).
[6]葉秉良,汪進前,李五一,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現[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8).
[7]郭敏杰,胡新,王珣,等.高等藥學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84
G718.5
A
1673-0194(2015)18-0254-02
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