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 彥
(山西醫科大學,太原 044001)
網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總腱處的慢性損傷性肌筋膜炎,是一種與肘關節用力過度和慢性損傷相關的無菌性炎癥,多因前臂旋轉肘關節屈伸等用力不當,而使筋脈損傷,瘀血內停,或寒濕之邪侵襲肘部經絡,使氣血阻滯,經氣不通,導致肘部外側疼痛,握物無力,前臂旋轉和伸肘時活動受限為主癥的疾病[1]。此病以中年人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1∶3,右側多于左側,此病常遷延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本文以我院針灸門診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毫火針與溫針灸治療網球肘的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90例均為2010年1月~2014年6月就診我院針灸門診患者,按隨機分類法分為毫火針組和溫針灸組,其中毫火針組45例,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齡(47.3±5.6)歲;病程(7.2±0.9)年。溫針灸組45例,男性7例,女性38例;年齡(48.2±4.9)歲;病程(6.9±0.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肱骨外上髁炎的診斷標準:肘外側疼痛,疼痛呈持續漸進性發展。運動及勞動時疼痛加重,疼痛致前臂無力,握力減弱,甚至持物落地,部分患者有上臂或前臂放射痛或酸痛,擰毛巾、手提東西時疼痛加重。查體:肱骨外髁壓痛明顯,肘關節外側壓痛,前臂伸肌緊張試驗陽性,伸肌群抗阻試驗陽性。局部腫脹多不明顯,肘關節屈伸活動多正常。肘關節X線片正常,重者可見肱骨外上髁骨質增生,韌帶鈣化。
排除標準:①治療前1個月內或治療期間使用其他療法或鎮痛類藥物。②毫火針、溫針灸治療禁忌證。③孕婦、精神病。④并發心肝腎等系統嚴重疾病。⑤并發惡性腫瘤或其他疾病。
毫火針組:①體位:患者坐位,將患側肘關節屈曲90°放在桌面上。②找尋阿是穴:分別在肱骨外上髁及肱橈關節處和伸腕肌行走方向尋找壓痛點(即為阿是穴),做記號。③常規消毒后,選用規格為0.35mm×25mm的一次性針灸針,左手用止血鉗夾住黃豆粒大小的75%酒精棉球,點燃后在進針點1cm處,將針傾斜45°,用火焰中外層燒紅2/3的針體,迅速垂直刺入阿是穴內,疾進疾出,不留針,起針后碘伏棉簽消毒,保護針眼24h不沾水。每次選用1~3個阿是穴,每隔3日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
溫針灸組:①體位:同毫火針組。②找尋阿是穴:同毫火針組。③以阿是穴為主穴,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2]為配穴,常規消毒后,選用規格為0.35mm×40mm的一次性針灸針,進針得氣后,在阿是穴針尾套2cm艾炷,燃盡更換1壯,共2壯。留針30min,間隔10min捻針1次。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療效標準:參照Verhaar網球肘療效評估判斷標準判定療效[3]。優:外上髁疼痛完全解除,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沒有感到握力下降,腕關節背伸時不誘發疼痛。良:外上髁疼痛偶爾發生,用力活動以后出現疼痛,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沒有或感到握力有輕微下降,腕關節背伸時不誘發疼痛。中:用力活動后外上髁感到不舒服,但與治療前比較好轉,患者對治療結果滿意或中等滿意,感到握力輕微或中度下降,腕關節背伸時誘發輕度或中度疼痛。差:外上髁的疼痛沒有減輕,患者對治療結果不滿意,感覺握力明顯下降。
結果見表1。

表1 毫火針組與溫針灸組療效對比結果(例)
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毫火針組療效明顯優于溫針灸組。
網球肘屬于中醫“肘勞”“傷筋”的范疇,多因長期勞累傷及筋脈,氣血瘀滯,或外感寒濕,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4]。西醫學認為,肱骨外上髁肌群附著處發生局部無菌性炎癥,導致微血管、神經束受卡壓,壓痛點是最敏感的微血管神經束穿出伸肌腱處,因此筆者選壓痛點作為操作點來施毫火針治療,毫火針具有針刺和灸法的雙重作用,其溫經散寒、活血散結作用較強,利用熾熱的針體,使局部病變組織灼傷壞死,可直接改善血液循環,起到比較持久的刺激作用,使局部血液、淋巴循環加快,加速炎性組織的清除吸收,從而起到消炎作用[5],故能獲良效。且毫火針針體細,創傷小,痛苦小,治療次數也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探索毫火針與溫針灸在改善網球肘患者肘部功能及消除疼痛等方面的差異,發現毫火針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溫針灸組,值得臨床推廣。
[1]張澤榮 .毫火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30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32(2):104.
[2]沈雪勇 .經絡腧穴學[M].第2版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53-56.
[3]蔣協遠,王大偉 .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8-59.
[4]李善華 .火針療法配合繆刺法治療肘勞28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4,23(3):23.
[5]司徒萬德,曲姍姍,黃煥琳,等 .毫火針與溫針灸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功能的療效比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3):226-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