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伲伲 曲曼青 郭曉琳
(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266033)
小兒功能性腹痛是兒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腸痙攣性疾病,屬于中醫(yī)兒科“腹痛”“盤腹痛”等范疇,該病的臨床特征為長期、持續(xù)、反復性發(fā)作[1]。其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的學習、生活,打亂了其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同時也造成患兒家長的緊張焦慮情緒。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疏導在小兒功能性腹痛中作為一種積極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對患兒及其家長疾病知識的宣教和心理疏導,給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減輕精神壓力,對于降低功能性腹痛的發(fā)病率起到重要作用。
觀察病例為2012年5月~2013年9月到本科就診的小兒功能性腹痛患兒。共120例,隨機分為綜合疏導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齡5.3~12歲,平均8.02歲;病程1.2~3.5個月。對照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齡5.6~11歲,平均8.38歲;病程1.1~3.6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腹痛為痙攣性疼痛。每日1~2次,較頻繁,腹痛為持續(xù)性,或每周2次。②腹痛多位于臍周,少數(shù)在中上腹部或無固定區(qū)域。③腹痛發(fā)作時間常在清晨、上午,但患兒很少在夜間被痛醒。④體格檢查:臍周無固定壓痛點、無腫塊或無陽性體征。⑤全部病例均作血、尿、大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檢查,部分病例行其他有關輔助檢查,如胃腸鋇餐造影、電子胃鏡、腹部B超、X線胸腹片、腦電圖和頭顱CT等,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
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功能性腹痛的中醫(yī)診斷標準。②患兒依從性好。③患兒家長及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者。
1.對癥治療:如有伴隨癥狀可給予對癥治療。如便秘患兒可給予緩瀉劑及中藥貼敷治療,引火下行;腹瀉患兒給予口服腸黏膜保護劑思密達,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四聯(lián)活菌片;細菌性腸炎患兒可給予黃連素片口服。
2.推拿治療:兩組相同,均采用三字經(jīng)流派小兒臟腑推拿治療。每日治療1次,每次30min,連續(xù)治療3d。1周為1個療程。
3.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方法:綜合疏導組在對癥和推拿治療基礎上,由醫(yī)務人員對患兒及家長進行護理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①健康教育:指導家長日常的健康注意事項,如根據(jù)氣候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患兒受寒。給予患兒清淡、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多食新鮮綠葉蔬菜、水果,定期體育鍛煉,增強患兒體質(zhì)。同時指導家長觀察患兒腹痛的部位、發(fā)作時間、伴隨癥狀、二便情況等。②心理疏導:隨著醫(yī)學模式的改變,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功能性腹痛的患兒中,情緒的緊張、焦慮、激動、學習任務繁重和家庭糾紛等因素在腹痛的發(fā)作中成為重要的因素。因此,對于功能性腹痛的患兒進行心理疏導,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在治療中同時給予家長心理疏導,給家長耐心細致的解釋,使其了解心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與疾病的相互關系,重視小兒的精神心理問題。建立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不要給孩子過度壓力,減少負性情緒。在日常生活應中淡化其癥狀,保持樂觀情緒,減少依賴感,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與其做游戲,講故事,多與患兒進行溝通,使其感覺到放松安全和溫暖,幫助患兒盡快適應周圍環(huán)境。建立功能性腹痛患兒的登記本,對患兒進行電話隨訪,一般每周給予電話隨訪一次,每次30min,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詳細了解患兒在家庭及學校的情況,根據(jù)家長的需要進行針對性指導,了解患兒預后情況。由于患兒不善于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對患兒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應注意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態(tài)度和藹可親,可以邊做游戲邊交談,建立輕松愉快的溝通環(huán)境。心理疏導一般每周1次,每次30min,連續(xù)治療3d[2]。
4.觀察指標:①安全性指標: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腹部B超。②療效性指標:治療前后分別參照自擬(出自葛湄菲青島市2002~2003年度中醫(yī)科研計劃:“消積散外敷治療小兒脾虛夾積癥的原理探討”課題用表,此課題曾獲2008年山東省中醫(yī)藥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評分評定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程度。③ 腹痛程度評價方法:采用積分評估方式。腹痛1次/周記1分;有壓痛記1分;腹痛持續(xù)<5min記1分,5~10min記3分,5~30min記10分,>30min記15分;排便次數(shù)11~15次/周記1分,16~20次/周記2分。其他癥狀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脘腹脹滿、疲乏無力、舌苔厚膩,有1項加1分。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治療1個療程,1個月后隨訪評分≤2.5分者。顯效:治療1個療程,1個月后隨訪評分較治療前減少2/3以上,且評分>2.5分者。有效:治療1個療程,1個月后隨訪評分較治療前減少1/3以上,且不足2/3者。無效:治療1個療程,1個月后隨訪評分較治療前減少不足1/3者。
結(jié)果見表1。

表1 綜合疏導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表1結(jié)果說明,綜合疏導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疏導組療效高于對照組。
小兒功能性腹痛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痛,其中精神因素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致病因素,所以在治療功能性腹痛的同時,應當注重疾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及時發(fā)現(xiàn)有關的心理因素,進行針對性心理行為治療。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有助于促進功能性腹痛患兒的康復[3]。我科通過對120例兒童功能性腹痛病例的對照研究顯示,對小兒功能性腹痛常規(guī)治療加臟腑推拿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常規(guī)治療加臟腑推拿的患兒,治療效果也高于對照組。臨床表明通過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對治療小兒功能性腹痛有重要的作用,該療法能使患兒的腹痛癥狀得到緩解,并為其建立一個輕松和諧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患兒的情緒放松,使再發(fā)率大大下降,是一種綠色的健康醫(yī)療方法,應進行大力推廣[4]。
[1]汪受傳 .中醫(yī)兒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93-98.
[2]岑濃秀,黃鳳玲 .小兒再發(fā)性腹痛的原因分析與健康教育[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4,11:77-79.
[3]劉海云 .小兒功能性復發(fā)性腹痛的心理治療[J].河北醫(yī)藥,2009,31(5):636.
[4]湯衛(wèi)紅,管敏昌,江雪娟,等 .健康教育綜合干預治療學齡期兒童功能性腹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2):217-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