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作為湖北省2015屆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即將到農村一線,踏上新的工作崗位,心中充滿了憧憬和期待。如何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提升自我服務“三農”發展的能力,進而真正成長為一名組織認可、人民稱贊的村官,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目前,干部老齡化、人才匱乏的現象已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解決“三農”問題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環節。沒有人才,如何解決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貧富差距問題不解決,農村不能得到真正發展,又如何來談中國夢的實現?而大學生村官群體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身處中國最基層,大學生村官應該深入農村的每一個角落,應該深入農民的心底深處,了解他們的生存現狀和現實需求,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大學生村官一出現,便滿懷理想與熱情,作為新鮮血液注入中國廣大農村,帶來了新的生活觀念、新的市場觀念、新的知識、新的工作方式,這有利于打破農民保守的觀念,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推動發展。

作為大學生村官的我們,應該主動進千家門,知千家情,解千家難,暖千家心,在新的歷史時期,結合當地實際,身體力行,實現自己“扎根基層、揮灑青春、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諾言,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村官選擇服務農村基層一線,這種鍛煉必將成為我們一生中重要的人生經歷、寶貴的人生財富。作為即將上崗的準村官,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村官生活中,倍加珍惜這種難得的鍛煉機會,樹立起奉獻意識,發揚甘于奉獻、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在艱苦環境中磨練意志,在無私奉獻中砥礪品質,在平凡的崗位上收獲豐碩的成果,在壯麗的事業中成就自己豐富的人生。
(作者系仙桃市2015屆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