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計劃財務處 湖南長沙410128)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基本情況。截至2014年4月末,某商業銀行支行對公貸款余額11 871.86億元,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 895.12億元,比年初增加65.03億元,比上月減少23.56億元;中小企業不良貸款余額56.66億元,比年初下降1.3億元,比上月上升2.66億元;不良貸款率1.96%,比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1個百分點。4月末,不良貸款絕對額和不良貸款率比年初有所下降,但比上月環比上升。4月份當月不良生成額4.41億元,仍維持高位;4月末關注貸款33.58億元,比年初上升10.16億元,比上月上升1.65億元;4月末累計已逾期、欠息非不良貸款達16.17億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將在今后2個月進入不良,2季度不良上升壓力仍很大。4月份存量不良清收處置額0.83億元,當年新發生不良清收處置額0.86億元,基本無核銷和轉讓,不良處置進度有所減緩。
(二)中小企業信貸數據趨勢和結構分析。
1.中小企業不良貸款趨勢。截至2014年4月末,某商業銀行支行中小企業不良貸款余額56.66億元,比年初下降1.3億元,比上月上升2.66億元,不良貸款率1.96%,比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1個百分點。4月末,不良貸款絕對額和不良貸款率比年初有所下降,但比上月環比上升。不良新生成額雖有所下降,但后期上升壓力仍很大。1-3月份各月不良生成額維持在5-6億元,4月份當月為4.41億元,比前幾個月略有下降,但仍維持高位。如圖1所示(單位:億元)。
2.某商業銀行支行行標大、中、小企業貸款總額、不良貸款額、占比、不良率情況。截至2014年4月末,小企業貸款余額2 895.12億元,占對公貸款比例為24.39%,比年初下降1.35個百分點;小企業不良貸款余額56.66億元,占對公不良貸款比例為37.30%,比年初下降7.10個百分點。行標中、小、微型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19%、1.97%、0.40%,可見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最高。如表1所示。

圖1 中小企業各月不良貸款趨勢
(三)中小企業貸款行業結構及其資產質量。
1.從總體行業分布來看,中小企業仍以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為主,合計2 372.62億元,比年初增加25.46億元,占比81.95%,比年初下降0.98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1 217.47億元,比年初下降42.50億元,比上月下降25.15億元;占比為42.05%,比年初下降2.47個百分點,比上月下降0.52個百分點,余額和占比連續三個月下降。批發零售業貸款余額949.21億元,比年初上升39.12億元,比上月下降2.77億元;占比為32.79%,比年初上升0.63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7個百分點。建筑業貸款余額205.94億元,比年初上升28.84億元,比上月上升3.70億元;占比為7.11%,比年初上升0.86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8個百分點。
2.從不良貸款分布來看,仍主要分布在制造業(32.04億元)和批發零售業(17.49億元),合計49.53億元,比年初下降1.16億元,占比87.42%,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
(四)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結構及其資產質量。
1.從總體業務擔保結構看,抵、質押類貸款比年初上升,合計占比50.91%;保證、信用類貸款總額和占比均下降,合計占比49.09%。2014年4月末,抵押類貸款余額893.03億元,比年初上升14.11億元,比上月下降2.32億元;抵押類貸款占比30.85%,比年初下降0.21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7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抵押類貸款余額867.42億元,比年初上升14.1億元,比上月下降2.62億元;房地產抵押類貸款占比29.96%,比年初下降0.19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16個百分點。質押類貸款余額580.90億元,比年初上升102.67億元,比上月上升8.10億元;質押類貸款占比20.06%,比年初上升3.17個百分點,比上月上升0.44個百分點。保證類貸款余額1 345.56億元,比年初下降47.36億元,比上月下降27.21億元;保證類貸款占比46.48%,比年初下降2.74個百分點,比上月下降0.56個百分點。信用貸款余額75.62億元,比年初下降4.39億元,比上月下降2.13億元;信用貸款占比2.61%,比年初下降0.22個百分點,比上月下降0.05個百分點。
2.從各擔保方式的不良貸款結構看,保證類占比最高,金額27.96億元,占比49.35%,其次為抵押類,金額26.67億元,占比為47.07%;質押類、信用類占比較低,分別為2.38%、1.20%。抵押類不良貸款中,25.67億元為房地產抵押,占比為96.25%;其他1億元抵押為機器設備、船舶等抵押,占比3.75%。房地產抵押類不良貸款中,工商類用途房地產抵押17.08億元,占比為66.54%;居住用途房地產抵押8.59億元,占比為33.46%。
1.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高、風險大。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對中小企業貸款需要進行各種審查,這就要花費銀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中小企業貸款所承擔的成本和風險都比大型企業要高。貸款的風險大,是由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由于中小企業財務報表不規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和道德風險高等因素,導致商業銀行很難了解也很難收集到中小企業的真實信息,這些情況都會使銀行承擔更大的監督成本和風險。商業銀行出于風險性和安全性的考慮,難以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2.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關注度不夠。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風險較大。雖然中小企業在商業銀行的客戶數所占比例較大,但中小企業的貸款總額卻只占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一小部分。商業銀行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一般小規模的中小企業是吸引不了銀行的。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中小企業的政策和制度,但還是避免不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偏見。
3.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有待更新。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信貸產品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而設計的,不能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不利于中小企業信貸市場的發展。如果不能及時滿足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多樣化需求,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信貸市場的競爭力就會削弱。
4.商業銀行在風險防范措施上沒下足功夫。從某商業銀行支行的不良貸款上可以發現下面這些問題:貸前調查不到位,調查手段及調查渠道不夠全面,未能全面掌握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及融資情況;貸款企業結算量少,主要資金在銀行體系外流轉,無法有效監控企業資金流向。
5.商業銀行不愿與擔保機構合作。擔保機構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商業銀行在與擔保機構合作的過程中,由于一些擔保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風險控制薄弱,經營規模較小,運作不規范等,銀行對其信任度低,造成銀行不愿介入,或者是難以給予擔保機構較高的授信額度。同時,擔保機構和商業銀行合作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獲得銀行的資格審批,這樣就加大了擔保機構與商業銀行合作的難度。
6.未能合理利用社會信用服務體系。分擔中小企業授信風險的措施有很多,擔保機構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小企業取得商業銀行信任并獲得銀行貸款的擔保方式仍主要是以設備、房產等作為抵押,而信用擔保尤其是第三方擔保機構則很少。
1.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在商業銀行的系統中沒有中小企業全方面的信息,這就導致了銀行和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在信息不對稱理論中,交易雙方總有一方因為獲取對方的信息不完整而對交易缺乏信心。商業銀行要面對不同層次需求的客戶,不可能對每個客戶都了解,隨著中小企業的數量日益增多,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也會隨之增加。而商業銀行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慮,會去了解客戶情況,這就使銀行在貸款前就承擔了較高的成本。同時由于中小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規范和信息不透明等,信息不對稱更加嚴重,商業銀行為掌握真實信息,不得不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2.融資只重視大型企業。我國一直以來都是采用以銀行融資為主體的間接融資方式,同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也是有限度的。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商業銀行還是傾向于對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占據主導地位,它們主要服務于大型企業,而忽視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但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使得這些商業銀行轉向去服務大型企業以取得利潤最大化。
3.缺乏有針對性的融資產品。商業銀行的信貸產品多種多樣,產品種類比較豐富,但是這些產品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來量身定制的。而中小企業由于在自有資產、經營規模和信用額度等方面還達不到商業銀行的要求,因此,銀行很難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4.缺乏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商業銀行本身就是通過承擔風險來獲取收益的,銀行的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是由于銀行的內部原因造成的,比如業務人員的素質較低、對信貸風險認識不夠、對信貸人員的行為無有效的制約、內部控制和道德風險等因素,都將導致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另外,商業銀行一般通過貸款抵押物來控制風險,而中小企業最缺乏的就是抵押物。
5.信用擔保機制不完善。信用擔保機構可以解決中小企業因缺乏抵押品而難以獲得信貸支持的問題,但在實際情況中,由于擔保機構自身的局限性且實力不強,商業銀行不愿與擔保機構合作。同時,由于擔保機構收費標準過高,中小企業往往也不愿找第三方擔保機構。
(一)打造中小企業融資公共服務平臺,健全資源共享體系。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發達,中小企業行業和金融機構應共同建立融資公共服務平臺,利用網絡加強雙方之間的信息交流,將企業信息共享,使銀行能夠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以及實際需求,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同時,商業銀行還應與政府部門合作來降低貸款前調查企業情況的成本。
(二)商業銀行應轉變對中小企業的態度,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重視度。首先,商業銀行應該意識到對中小企業服務的重要性。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不僅有利于發展優質客戶,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其有可能成為大型企業,也將成為銀行的長期客戶。其次,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貸款制度。商業銀行應針對中小企業信息不透明、管理不完善的特點,適當降低中小企業的信貸準入要求,制定適當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根據中小企業的需求,不斷創新適合其發展的業務。
(三)商業銀行應在產品創新上敢于嘗試,開發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應該成立一個專業的中小企業管理團隊,專門負責對中小企業的情況和需求進行了解。銀行的單一貸款產品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這就要求銀行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中小企業的特點來設計相適應的產品。同時,在產品的設計上應突破思維、打破傳統。
(四)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加大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力度。商業銀行本身就是一個以安全性為前提的機構,為了防范風險,銀行應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在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前,應做好貸前調查,做好相關的風險防范措施以及處理風險的緊急措施。在貸后也應隨時了解企業的經營動態、資金流動等情況。同時,應對逾期及其他風險信號的業務建立快速溝通機制。
(五)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建立信用風險預警系統。組建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第一層次為以政府為中心的擔保體系,它不以營利為目的。這一層次可以解決商業銀行對擔保機構缺乏信心的現象。第二層次為商業性擔保體系,獨立經營與核算,直接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同時,增強現有擔保機構的實力,不斷完善中小企業風險分散機制和再擔保機構。
(六)加大對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扶持力度。首先,政府部門應該為其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如簡化關于擔保機構辦理業務的程序;其次,政府需要在政策和制度上進行引導,商業銀行需要放寬條件;最后,可以對于符合要求的擔保機構實行一些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