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勝利 劉安慶
近年來,安慶石化以“改革凝力、優化增效、發展提質”為抓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突出創新驅動,深入開展“從嚴管理年”活動,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全力優化提質增效,加速推進企業轉型發展,生產經營業績逆市上揚。

□ 安慶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環保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安慶 攝
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跨越。2013年,安慶石化提前實現國4汽油生產和供應升級的換代。2014年7月,第一批國4標準車用柴油順利出廠進入市場。
效益躍居中國石化沿江企業排頭兵。安慶石化通過深化從嚴管理、狠抓裝置安穩優化運行,持續釋放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增效潛能,企業效益指標連續領跑中國石化沿江中上游企業。除了煉油板塊利潤總額和噸油利潤兩項指標在沿江領先外,安慶石化在系統內也實現了“連級跳”:煉油利潤在34家煉化企業環比前進17位;噸油利潤提升幅度在系統內領先;化工板塊利潤在20家并表企業中排名第12位。
安慶石化根據市場變化,多產汽油、少產柴油,提高經濟效益。在增加汽油產量的同時,還增添了苯和混合二甲苯兩種高附加值產品。石腦油和焦化汽油全部改作重整原料,生產汽油、純苯、混合二甲苯和氫氣;渣油利用也由95%作焦化原料轉為52%作催化原料,煉油產品均價上升,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裝置整體結構更加優化。做優增量,全力釋放8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技術優勢,2014年在成品油價格跌幅超過20%、加工量比上年增加35%的情況下,煉油業務減虧近4億元。調整存量,關停低效落后產能,統籌煉油化工裝置優化,全年增效超億元。煤氣化聯合裝置A級連續運行264天,再次刷新世界紀錄。以“兩化融合”為突破口,以“從嚴管理”為切入點,全力構建千萬噸級煉化企業高效管理模式。
產業優勢顯現。安慶市依托安慶石化,開辟了化工新材料高新園區,已有28個工業項目先后落戶入園。安慶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后,豐富的化工原料、穩定的供應渠道已成為化工園區招商引資的競爭優勢。安慶石化每年可為下游產業提供原料近200萬噸,并與安慶工業園區形成了優勢互補關系。目前,安慶市正著力打造石化、紡織、汽配等“三大千億產業”,全力構建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新材料高新園區“兩大千億園區”。
企地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在化工園區內,安慶曙光化工廠最早與安慶石化展開合作?,F在,曙光集團已是全國乃至亞洲同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氰化物生產基地,成為安慶市企地合作的明星企業。以丙烯和合成氣、氫氣為主要原料的安慶煉化曙光丁辛醇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液化氣深加工項目中安華誼新材料公司也已起步,企地合作范圍越來越廣。前不久,安徽省與中國石化決定在安慶化工新材料產業集中區建設等多個方面加強合作,以安慶石化為核心的千億石化產業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2014年,安慶石化原油加工量、成品油、合成氨、苯乙烯、丙烯腈等產品產量和供熱發電、物料輸轉量均創歷史新高;年營業收入和利稅均創歷史最高水平,成為安慶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亮點和區域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全年對安慶市工業累計增長貢獻率超過三成。通過各方的積極努力,中國石化與安徽省簽訂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決定把安慶市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安全環保工作上臺階。安慶石化牢固樹立“安全環保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的思想,通過“二增一減”切實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助力安慶市打造國家環保模范城。煉油新區的環保投入占總投資的15%。除了采用先進、清潔的工藝路線和技術,整個煉油新區都鋪設了地下防滲層,將裝置與水和土壤隔離開來,讓水土接觸不到污染物,2014年6月首次實現了污水回用。同時相繼淘汰了一批落后裝置。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后,安慶石化產品產量翻番,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半,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化學需氧量大幅下降。
“碧水藍天”工程順利推進。2013年以來,安慶石化先后投資6.3億元,加快實施“碧水藍天”工程,2014年完成4臺熱電鍋爐脫硫和其中1臺鍋爐的脫硝改造,鍋爐外排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遠低于國家規定的200毫克/標準立方米。2014年環保部總量減排核查、核算小組對安慶石化上半年四項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進行了全面核查,結果顯示,安慶石化在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四項污染物均呈下降態勢,其中,僅COD排放一項就減少300多噸,減排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強化隱患排查和治理。青島“11·22”事故后,安慶石化認真落實上級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要求,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日常工作力度,全面提升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2014年投資650多萬元用于技防設施建設,在長輸管線增設20只帶夜視功能的電視監控探頭,同時安裝50臺可燃氣體報警儀,并全部采用光纖進行信號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