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


“接到上帝請柬”之后的接見
1975年7月下旬,毛澤東在北京做過白內障手術后,雖然一只眼睛又可以看東西了,但為了保護視力,除重要文件外,平時要看的大量文件、書籍和報刊還是由身邊工作人員讀給他聽。在視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后,毛澤東開始接見外賓。9月21日上午,他會見了來華的英國前首相希思。16個月前,希思曾以英國首相的身份訪華,得到過毛澤東的接見。同一年前比,毛澤東顯得更衰老、遲緩了,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得很慢。但他的思維清晰,關心的問題仍然廣泛。希思同毛澤東談及他在訪問期間看到中國經濟形勢的改善,毛澤東說:“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時間太少了。”
10月21日,毛澤東會見第八次來華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基辛格關切地詢問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毛澤東用手指著頭部,說:“這個部分還行,我能吃能睡。”毛澤東又用手拍拍腿,說:“這些部分運轉不行了,我走路時感覺無力。肺也有毛病。總之,我感到不行了。”接著,毛澤東開玩笑說:“我不久要歸天了,我已經接到了上帝的請柬。”基辛格說:“別接受得那么早呀!”毛澤東笑了:“好,我服從博士的命令。”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副總統(tǒng)福特繼任總統(tǒng),基辛格繼續(xù)擔任國務卿。基辛格此次來華的主要目的是為福特總統(tǒng)訪華做準備。雙方談了整整100分鐘。一個時期以來,毛澤東很少花這么長時間與外賓會談了。
10月30日上午,鄧小平正在與時任聯(lián)邦德國總理施密特會談時,忽然接到通知:毛主席要立刻會見施密特。于是,中國駐德大使王殊陪同施密特很快來到毛澤東在中南海的寓所。毛澤東盡管身體很虛弱,行走困難,連坐下都需要有人扶著,但他仍同施密特等德國客人們一一握手。施密特精通英語,雙方的談話通過英語翻譯進行,而且從一開始就充滿友好的氣氛。毛澤東談話有些氣喘,有時發(fā)音也很困難,但令施密特吃驚的是,毛澤東精神集中,思路清晰。由于毛澤東說話困難,有時需要把他的意思先譯成通俗易懂的中文,然后再譯成英文。當翻譯沒聽懂時,有時幾個人便商量一下,或請毛澤東再重復一遍,如重復后仍然聽不懂,毛澤東就把他的話寫在事先準備好的小紙條上。為了便于表達和翻譯,毛澤東特別注意講短句,說話不用華麗的詞藻,但談話仍然詼諧幽默,大家毫不拘束,整個會見氣氛十分歡快。會談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施密特也沒有想到自己是毛澤東會見的最后一位來自歐洲的客人。
12月2日,毛澤東果然在中南海會見了來訪的美國總統(tǒng)福特。雙方就國際形勢、中美關系等進行了廣泛的交談。當福特表示,中美兩國為了共同利益而必須采取相應行動時,毛澤東以幽默的口氣說:“我們能力不夠,只能放空炮。就是罵娘,我們有點本錢。”毛澤東繼續(xù)發(fā)揮他的幽默天性,對福特說:“你們的國務卿干涉我的‘內政’。他不要我去見上帝。上帝的命令他敢違抗啊!上帝請我,他說不讓去。”那時,毛澤東的健康狀況雖然不穩(wěn)定,但他精神不錯,與美國客人進行了長達110分鐘的交談。
生前最后幾次會見外賓
1976年2月23日上午,一輛黑色紅旗轎車由釣魚臺國賓館18號樓向中南海駛去。車停后,車上下來3個人,是尼克松夫婦及其女兒。毛澤東不顧重病纏身,在住所會見了應邀來訪的尼克松。毛澤東見到尼克松很高興,而尼克松不僅僅是高興,簡直有些激動。毛澤東這次與尼克松相見,就像老朋友重逢一樣,兩人就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長時間深入交換了意見,自然也包括對世界形勢的一些看法。會見結束,毛澤東由工作人員攙扶著站起,與尼克松握手致意,依依不舍地告別,整個會見歷時105分鐘。
后來,尼克松在回憶錄中這樣介紹了與毛澤東最后一次見面的情景:
“1976年我再次到中國訪問時,毛澤東的健康狀況已經嚴重惡化了。他的話聽起來就像是一些單音字組成的嘟噥聲。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樣敏捷、深邃。我說的話他全能聽懂,但是當他想回答時,就說不出來了。他以為翻譯聽不懂他的話,就不耐煩地抓起筆記本,寫出他的論點。看到他的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難受。無論別人怎樣看待他,誰也不能否認他已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了……在我們會晤結束時,工作人員把他從椅子上扶起來,攙著他陪我走向門口。在電視燈光和攝像機要記錄我們最后的握手時,他卻推開了助手們,自己站在那里向我們告別。”
1976年3月17日下午,毛澤東又在書房兼會客廳里會見了時任老撾總理凱山·豐威漢,共談了35分鐘。4月20日,毛澤東會見時任埃及副總統(tǒng)穆巴拉克,雙方交流了20多分鐘。4月30日晚,毛澤東會見了時任新西蘭總理馬爾登等5位客人,共交談了整整30分鐘。
5月11日,毛澤東第一次出現(xiàn)了可怕的心肌梗塞跡象。當時,他突然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并伴有全身大汗。經過檢查,專家們確認毛澤東為心內膜下心肌梗塞,同時又伴有心律不齊,病情十分嚴重。鑒于毛澤東病情的惡化,中央決定由華國鋒、王洪文、張春橋和汪東興4人直接負責毛澤東的醫(yī)療工作,由華國鋒主持和領導醫(yī)療組。
5月12日,毛澤東會見了來訪的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一行。在見客之前,毛澤東進行了一番準備,理了發(fā)、刮了臉,穿上了那套見外賓時常穿的中山裝……這樣的準備盡管極簡單,但還是讓毛澤東看上去精神了許多。只是他的腿部乏力,不能久站,更不能走路,擦著地面稍挪幾步也離不開他人攙扶。
5月27日下午,剛剛吃了安眠藥的毛澤東同意安排會見時任巴基斯坦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和夫人努斯拉特·布托,以及國防和外交國務部長阿齊茲·艾哈邁德。蒼老憔悴的毛澤東穿著寬松的衣服與布鞋,被工作人員扶著勉強站在原地與客人握手,微笑著說:“歡迎你,你好嗎?”布托見患病的毛澤東抱病接見自己,深受感動,動情地說:“我好,謝謝你,主席!”毛澤東坐下后,把頭仰靠在沙發(fā)上,喘著氣,費勁地說:“我不大好,腿不大好,講話也不好。”說著,抬起手,顫抖地指著布托和華國鋒,問道:“你們談得怎么樣?”布托恭敬地回答:“我們的討論進行得非常好,我們已經討論過兩次了,討論了許多問題。我們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毛澤東滿意地點了一下頭。毛澤東感到有些累了,當說到雙方關心的國際形勢等具體問題,他用手指著華國鋒和布托說:“你們去談吧。”于是,布托起身和坐在沙發(fā)上的毛澤東握手告別,并戀戀不舍地說:“非常感謝主席。”這次會見只進行了10多分鐘,是毛澤東歷次會見外賓最短的一次,也是毛澤東說話最少的一次。
人們從電視中看到,此時的毛澤東面容憔悴,缺乏表情,雙目微睜,動作艱難,寬大的褲管下露出缺乏肌肉的足踝。疊放在沙發(fā)扶手上的一大摞方形紙塊和一閃而過取紙擦拭口角的鏡頭,更引起人們諸多猜想……即便如此,人們也沒有想到,這是毛澤東生前最后一次會見外賓。不久,中國政府對外發(fā)布公告,宣布毛澤東主席年事已高,而且工作很忙,今后不再安排他會見外國貴賓。
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