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軍
(新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方法探討
林海軍
(新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新興了很多開發建設項目。成條、線、點狀分布特點的工程建設種類復雜,影響范圍廣,對土地的破壞極其嚴重,很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開發建設水土項目的保持監測就是對緩解這種情況的關鍵一步,通過對水土情況的監督,可以有效的了解地質狀況,從而做出一系列的措施和反應,本文就是對開發建設水土項目的保持監測的一點那建議,希望就可以對有關人士有所幫助。
水土流失 項目監管 反應措施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今發展經濟同時,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個方面,保障我們家園的干凈純潔是每一個地球人應該做的。針對當今由于建設導致的水土流失問題,我們要進行水土的實時監測,一方面當今通過GPS等高新科技,等對表面水土的檢測;另一方面是通過實地考察,對地表和地下一定部分的勘探。
勘探技術以一個比較繁瑣的項目,首先要通過GPS進行地表的簡單勘測,得出地表的主要形態并繪制出大致簡圖,根據實際需要,將地圖處理成1:100,1:1000等等比例。再其次,就是進行實地的勘測考察,在檢測地點選取觀測點,觀測面,觀測基準等觀測要素,要避免選取一組,防止因為數據的偶然性造成結果出現問題。對于檢測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水土流失原因檢測,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的改變,工程建設的基礎回填,建設周圍的植被生長,以及建筑廢料的處理二是水土流失的現狀,包括地表的土質質量,河灘和上坡的泥土流失量,以及植被的破壞率。三是關于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建設,包括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建筑工程的應用成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是水土流失的前后對比和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長情況。
根據當今的現狀要求,對于工程的的測量方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GPS進行遠程的監測,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監測的范圍廣,適合比較大的地點進行簡單的檢測;另一種是實地勘探,這種方法是人工進行測量和記錄得到較為準確的數據,這種方法對目標區域較小,并且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地區較為適合。
3.1 人員的管理機制和技術水平較差
由于水土項目的保持監測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所以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比如在進行GPS粗測量時,對測量各點的選取就要進行細致的分析,保證關鍵點的數量和數據的準確,對于突變地形要集中取點,保證地表地形的完整。以及在實地勘測中,對于儀器的操作使用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對人員的工作認真態度和儀器以及后續處理的監管。
3.2 資金投入的不充足
在進行實地勘探時,根據工程量的不同,所需的人員和時間也不同。這就需要財政部門進行合理的計算,保證人員的開支,以及儀器的采購,維修和護理。在很多的工程中,由于缺少先進的儀器,施工工人只能冒險進行數據的測量,這對施工工人的安全有著很大的威脅。技術人員的缺失,導致工程質量的不穩定和完成時間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所以加強對于這方面的資金投入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以上問題的出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致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加大資金的投入。對于水土項目的保持和監測這個民生項目,我們國家和黨的領導人應該加大對于這方面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這個項目對于水土流失的監控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要意義。第二加強人員管理 在進行施工前,首先要成立攻堅小組,選拔優秀骨干作為組長,在進行工作時,組長要對各個組員的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并將工作和獎懲制度進行掛鉤,對應工作認真嚴謹,提前完成任務的進行獎勵,對于態度懶散,技術不過關的進行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考慮處罰。
在測量完成后,要對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并整理成我們需要的直觀的報告文字和圖像。首先,要對被測地區的水土侵蝕原因,水土流失情況和水土流失整治的效果進行闡明。在報告中,需要對整個水土流失環境進行公平合理的評價,為日后的水土整治工作作出依據。報告的內容要細化測量的各個問題,對于水土的質量,地表的植被情況,包括對于重點勘探部位的地形數據。在報告中,還要對水土流失情況進行詳細的介紹,其中要包括圖像和影像的添加。對于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還要進行提交書面材料,包括各個測量數據。最后,還要對已經整治的地區進行成果的材料簡述。包括基礎工程的建設情況,以及工程起到的效果情況,最后要對樹木等植被的存活率進行統計。
通過對各個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可以對被測地區的水土流失狀況有著全面的了解,可以有效的進行情評估,對以后的科學管理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可以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方針。還可以對已經進行水土整治的地區進行監督管理,可是對水土整治工作成果的一個檢驗,所以對于水土保持建設項目是一個重要環境保護項目,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1]林方.淺議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方法[J].科技傳播,2011, (5):84-85.
[2]王浩民.黑龍江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綜述[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1):51.
[3]馬熙民,薛明.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及保持監測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