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強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成都 610041)
分析課題制管理模式下的科研項目管理
劉紹強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成都 610041)
在世界經濟不斷全球化的過程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高效的科研項目管理是加快研發速度、提升科研實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大規模推廣科研項目課題制管理模式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激發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潛能,需要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和改進,以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科研競爭力,并持續推動我國科技創新。
課題制 科研管理 項目管理 潛力
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水平是衡量其軟實力高低的重要指標,與該國未來的發展潛力息息相關,因此當今世界各國都提高了科研經費在國家財政支出中的比例。但是,與世界上科技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對于科技計劃項目的資金支持程度還比較低,導致科技領域對我國經濟的貢獻率還不夠高。因此,改進科研管理手段、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提高我國的科技實力,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國家相關文件,從“十五”計劃實施開始,我國開始大力推廣科研項目管理的課題制模式。所謂課題制管理,即以公平競爭為導向、以擇優支持為原則、以課題組為基本活動單位進行課題組織,從而實現對科研項目管理高效化、科學化、精簡化的目的的一種科研管理制度。各類以國家財政撥款資助為主的科研單位,均可采用課題制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對科研計劃的課題以及相關活動進行管理。該管理模式順應時代和科技發展規律,打破了傳統管理模式在人員、編制、專業等方面的限制,為立項理念、項目選擇、項目管理手段的轉變提供了理論支持。課題制有利于科研人員的流動,有利于統籌規劃人力、物力、財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力量,實現對科研項目的重點突破。
(1)責任到人,各有分工;實施課題制管理模式后,各科研單位申請的每一個項目都劃歸專門部門管理,有了明確的責任人,從上到下形成了一條垂直的管理體系。進而構建了一個流暢的信息渠道,增強了各責任人之間的溝通力度。(2)科研預算透明化;相比傳統科研項目管理模式來說,課題制管理模式更加側重對項目經費的管理。全程實行全額預算管理,在預算申請、經費使用、結余處理等方面更為透明化,形式上也更趨統一化。(3)科研項目管理規范化和嚴格化;課題制管理模式要求在科研項目的全程開展過程中,實時報告重大事項進度和階段成果,并且要整理成文字形式,以便日后歸檔和查驗。在科研項目完結后,要對該次科研項目進行技術成果驗收、項目資金驗算等方面對項目進行評價,同樣要形成書面文檔,為將來對科研項目進行績效考評做準備。
3.1 管理程序及組織結構不符合實際
我國過去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受限于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在諸多方面都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課題制管理需要。例如,在對科研項目實行日常管理、績效考評、組織架構、風險防范、經費處理等方面問題的處理方式、手段、流程都較為復雜,極大降低了科研項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2 缺乏合理培訓制度
在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并沒有為科研人員提供相應的科研培訓活動,同樣沒有確立合理的日常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直接阻礙了科研人員科研素質的提高,影響了科研項目的進展速度。為了適應科研發展的要求,科研項目管理人員必然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提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進而保證項目正常開展。
3.3 科研成果推廣制度缺乏
一方面,我國缺乏與科研管理相配套的激勵措施;另一方面,一些科研人員缺乏對成果推廣轉化的主觀能動性,單純重視文章的發表數量、項目進展程度、是否完成自己的任務等,這均使得科學研究停留在低水平、重復性階段。
3.4 缺乏科學的科研績效評價考核制度
在科研項目立項、開展、獲取成果、推廣的一系列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績效評價制度,不能夠科學確定項目整個過程中各人員的貢獻程度,不利于調動各人員參與項目的積極性。有效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的缺乏,不僅無法量化工作考核指標,而且將科研人員帶入了一個誤區,即參與科研項目的質量沒有參與科研項目的數量重要,使得同一科研人員同時參與眾多的科研項目,不能很好的集中個人精力,不利于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
4.1 建立科學培訓制度,提升科研人員業務素質
在科研項目的立項之初,需要及時建立科學培訓制度,以便在吸納人員參與科研項目后。同時,針對科研人員進行切實可行的業務培訓,促進科研項目相關人員業務能力的提高。
4.2 建立科研成果推廣制度,實現科研人員自身價值
科研成果推廣轉化是科研項目的必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科研人員自身價值的重要手段,對科研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只有通過對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科研人員才能及時獲得群眾反饋,吸收經驗和不足,找準未來努力方向,轉變科研方法,為科學研究再生產創造條件,才能使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4.3 建立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
有效的績效評價制度能夠對科研人員產生導向作用,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員積極性提高。通過定期合理的績效考評,能夠幫助項目科研人員發現自身不足和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從而調整自身科研手段。
4.4 細化獎勵機制,提升科研人員積極性
科學有效地激勵是推動科研工作大力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科研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對集體自身定位和整體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各科研項目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表彰科研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管理先進個人等多種手段來激勵項目科研人員,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團結性,進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利于科研項目的正常進行。
伴隨著我國對科研項目重視程度的提升,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在科研項目管理中作用日趨增加,本文在分析課題制管理模式內涵和特點的基礎上,探討了傳統的科研管理在課題制模式下的問題,并給出了具體的提升科研管理潛力的建議,希望能為科研項目的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1]張芝慧.課題制管理模式下科研計劃項目檔案規范化管理初探[J].上海檔案,2011(7):13-15.
[2]房衛東,張為,湯羿.科研院所分支機構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0(3):30-34.
劉紹強(1982—),男,重慶人,本科,畢業于重慶工商大學,工程師,研究方向: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