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姚旭輝 任臻 吳欣雨
(北京建筑大學 供熱、供燃氣、通風和空調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44)
北京市府應對霧霾措施調查研究
馬麗*姚旭輝任臻吳欣雨
(北京建筑大學 供熱、供燃氣、通風和空調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44)
自2012年12月以來,我國北京、天津、石家莊等中原和華東部分城市多次出現大范圍和長時間的霧霾天氣,不僅對海陸空各類交通運輸造成嚴重的影響,更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危害。本文從當前社會比較關注的霧霾天氣的狀況、成因、危害進行了全面論述,整理了北京市府為解決霧霾天氣采取的措施和部分發達國家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的經驗介紹,突出建設綠色、環保城市的重要意義。
霧霾成因危害措施
霧霾天氣是一種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產物,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顆粒大量積聚,特別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劇增,在大氣空間內造成能見度模糊的一種天氣現象。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通報2013年自然災害時,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從此霧霾已經從一種氣象天氣上升為具有污染危害的環境問題。
在這場遍及全國的霧霾中,北京污染尤甚。北京地區的重污染是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性污染共同造成。北京地區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逆溫狀況嚴重,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造成了PM2.5濃度的較快積累。除不利的天氣條件外,區域性污染也加重了北京地區的污染狀況,當華北地區為持續性的偏南風,污染物向北擴散,對北京地區的PM2.5濃度也有加重作用。而排煙濕度大是形成霧霾的首要原因。霧霾這種災害性天氣,能夠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交通安全、供電系統及農業生產等均產生危害[1]。
2013年1月召開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正考慮成立由環保部牽頭、相關部門與區域內各省級政府參加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以解決京津冀、長三角等跨省區域空氣污染問題。同時,北京推出四大舉措。
2.1啟動《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
2013年1月1日起,北京開始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同時宣布實施《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其中,在一次10~15日的霧霾天氣過程中,西南、東南地區啟動了應急方案中的最高等級“極重污染日”應急方案,30%的公車停駛,58家污染企業停產。
2.2將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提上日程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送審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對比2000年的《北京市實施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這是北京首次將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立法提上日程。根據該“草案”,當大氣受到嚴重污染、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時,北京市政府可以采取強制性應急措施,包括責令排污單位停產、部分停產,部分機動車停駛等。
2.3在全國率先實施國五排放標準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在全國率先執行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京V排放標準),自3月1日起,不符合京V排放標準的車輛將不能在京銷售和注冊登記。據了解,實施京V排放標準后,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單車氮氧化物排放均將下降43%左右,同時PM2.5也同步削減。
2.4嚴重污染時增市政清掃頻次
北京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嚴重污染日(300<AQI<500)發生時,增加城市道路清掃保潔作業頻次2次,極重污染日(AQI> 500)發生時,增加清掃保潔作業頻次2次以上。此外,各責任單位在接到預警后,要按照重污染天氣道路揚塵污染控制應急實施程序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加強對本責任區內的道路沖刷、道路灑水壓塵、道路清洗和道路機掃作業。
2.5200部機動車備勤早高峰
市交通委統籌部署霧霾天氣周一早高峰的交通保障措施,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隨時做好加開臨時列車的準備;公交客運企業將在重點時間、重點線路上配備充足運力。為確保周一早高峰市民正常出行,公交客運企業還將適時調整運營時間。京通、京藏、京開、京港澳等進城方向和長安街、二三四環等重點公交線路,采取增加機動運力的運營調度措施。同時,200部機動車隨時根據客流情況投入運營。地鐵運營單位將做好隨時加開臨時列車的準備,確保周一早高峰市民順利乘坐地鐵出行。
2.6學校停止戶外鍛煉
在北京市氣象臺發出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下,市教委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要求處于極重污染區域的中小學停止學生戶外鍛煉活動,各區縣教委也在第一時間將通知轉發給各中小學。部分中小學升旗儀式和體育課將改在室內進行。按照市教委要求,位于通州、密云、大興、門頭溝和房山五個極重污染區域的中小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鍛煉活動,將體育課安排在室內進行。
2.7嚴查施工揚塵及道路遺撒
按照《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的要求,市城管執法局立即啟動相關工作機制,重點加大施工降塵、道路遺撒及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力度。同時,要求各級城管執法機關對轄區工地進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加強管理,切實加強工地、道路揚塵污染控制。2013年1月12日至13日,城管熱線受理運輸車輛遺撒和施工揚塵共計24件,與之前兩天舉報量36件相比下降33.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
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產生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如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倫敦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僅12月5日到8日這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人;9日之后的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統疾病。但是,這些國家現在都是世界著名的生態文明國家,其做法與經驗值得正在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我國特別是北京市借鑒。
3.1施行新的法規規范
英國1956年出臺了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案》,要求城鎮使用無煙燃料、推廣電和天然氣,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被遷至郊外等。1974年英國出臺了《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2005年1月1日起,歐盟實施了“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限制釋放顆粒物,例如車輛限行、限速、工業設備限制運轉等,并設立“環保區域”,德國超過40個城市設立了“環保區域”,只允許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駛入;歐盟對汽車尾氣排放設定了嚴格標準,分別于2005年、2008年和2013年實施了“歐4”、“歐5”和“歐6”標準,對機動車實行嚴格的排放標準。2013年歐盟開始執行《工業排放指令》,嚴格大型鍋爐和工業設施排放標準,柴油發動機必須配備微粒過濾器。2003年日本東京立法要求汽車要加裝過濾器,并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
3.2發揮稅費調節作用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2003年,倫敦市政府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征收“擁堵費”,并將此筆收入用來改善公交系統發展。德國于2007年立法補貼安裝微粒過濾裝置的柴油發動機汽車,并對未安裝過濾裝置的車輛征收附加費。英國政府要求從2016年開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須是“零排放”,此類環保住宅將享受免繳印花稅的政策優惠;政府還制定了推廣太陽能的計劃,補貼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3.3積極促進綠色發展
倫敦將擴建綠地作為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雖然倫敦人口稠密,但人均綠化面積達24平方米,城市外圍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市中心,也仍舊保留著海德公園以及詹姆斯公園等大片綠地。1989年倫敦正式關停被認為是英國工業時代象征的英國最大發電站——巴特西發電站。2007年2月,倫敦宣布環保規劃,計劃在20年內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把倫敦建成全球最環保的城市。2007年9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在全國建設10個生態鎮。同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對所有房屋節能程度選行“綠色評級”,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減少排放。
3.4引導全社會共建生態文明
自2005年1月1日起,歐盟對可吸入顆粒物(PM10)上限作出嚴格限制,規定空氣中PM10年均濃度不得高于40μg/m3,日均濃度超過50μg/m3的天數不得超過35天。一旦濃度超標,歐盟成員國均有義務啟動自己的“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德國還采取了呼吁民眾節能減排、使用節能家電、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騎車出行等“軟措施”。德國民眾認為減少排放人人有責,樹立了較強的環保意識,如工廠自覺減少排污,農戶借力生態農業,優化飼養種植方法,居民生活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北京市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已經采取了非常積極的措施,也有了較大的成效。但是,對于快速發展的我國,還沒有完全治理住這個環境污染問題。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應更多的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成功治理經驗,加強立法,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倡導大家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為北京的藍天共同努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孫鵬鵬,周浩.亮霧霾天氣的危害及其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23):245-246.
[2]王守強.霧霾的成因危害及防護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2(10):163-164.
[3]白洋,劉曉源.“霧霾”成因的深層法律思考及防治對策[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27-33.
[4]孫志豪,崔燕平.PM2.5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概述[J].環境科技,2013(4):75-78.
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學城鄉建設與管理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資助。
北京建筑大學城鄉建設與管理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項目資助。
馬麗(1988—),女,河北人,北京建筑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室內空氣品質與人體健康方面研究。
Email:314295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