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強
(廣西興業縣山心林業站,廣西玉林 537800)
桉樹枝癭姬小蜂危害的識別
袁強
(廣西興業縣山心林業站,廣西玉林537800)
桉樹枝癭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是21世紀從境外傳入我國危害桉屬一些品種的致癭性害蟲,植株受害后生長異常,無法成材。該小蜂入侵后對不同的寄主出現不同的危害癥狀,其中有非常明顯的、不太明顯的和需要認真對比判斷的表現。同時查明目前林地上桉樹枝癭姬小蜂主要來源是原來寄主的伐樁萌芽和分散分布的高大窿緣桉所繁殖、傳播。
桉樹枝癭姬小蜂癥狀桉樹窿緣桉
桉樹枝癭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屬膜翅目小蜂總科姬小蜂科,為桉屬(Eucalyptus)一些種類的致癭害蟲。自2007年由境外傳入廣西東南地帶后,以不足五年的時間幾乎傳遍區內有寄主分布的林區。2009年起經過各地對其主要寄主的主伐,基本清理了危害和繁殖場所,理應達到控制其發生和危害、傳播的途徑。但根據不全面的調查,桉樹枝癭姬小蜂仍然在各地有所發現和危害。由于該蟲是新傳入的種類,群眾對它的還缺乏全面認識,所以在區別小蜂危害的過程中往往不夠全面。要真正達到認識桉樹枝癭姬小蜂,控制它對林木的繼續危害,必須對它造成的危害有比較完整的調查和識別方法,筆者根據幾年來的觀察及參考相關資料,分述如下。
1.1桉樹枝癭姬小蜂形態
成蟲個體較小,肉眼剛能分辨。用5×手持放大鏡觀察,雌成蟲體長為1.1—1.4mm,褐色,略帶藍綠色金屬光澤;頭部骨化程度較弱,易皺縮。小蜂在枝葉上產卵一周以后,以產卵部位為中心迅速膨大形成蟲癭。蟲癭內可有若蟲、預蛹、蛹或成蟲不同的蟲態。癭室內幼蟲白色,若已變為成蟲,小蜂可以自由爬行,觸角擺動靈活;小蜂的翅膀會緊貼并包裹著腹部背面。小蜂能用口器舔吸植物切口滲透出來的液體。在嫩葉枝梢旁邊可以觀察到成蟲飛翔。
1.2容易認識的危害癥狀
桉樹枝癭姬小蜂在對各種桉樹危害中,以巨圓桉Eucaiyptus grundis×E.tereticomis DH201-1、DH201-2;窿緣桉E.exserta的蟲癭明顯;其中又以201-1品系的受害癥狀最明顯、最特出。小蜂入侵寄主、在植株任何部位(包括嫩枝、梢頭、嫩芽、葉片、葉柄、葉脈等)產卵后,在產卵部位出現針頭大小刻痕,自若蟲孵化開始至成蟲羽化飛出前,該部位會不斷膨大,形成米粒甚至黃豆大小的蟲癭。產卵部位的組織越幼嫩,蟲癭的體積往往越大。如果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在枝條、葉脈、葉柄上連續產卵,則這些部位將會連續出現成串的蟲癭,產生類似整條老豆角形狀的受害畸形枝葉;主梢不是直立而是向一側彎曲;側梢下垂呈波浪狀向下或不規則左右呈扭曲;葉片的兩側不對稱,葉片中脈上下扭轉,葉背有變形后產生的不規則凹窩;葉柄的蟲癭可影響葉片導致發育不良、幼小或變形。若是在桉樹枝癭姬小蜂高蟲口區造林,或定植后就遭遇小蜂入侵,植株多在50cm高度內出現上述癥狀,停止高生長。
1.3需要仔細辨別的癥狀
目前廣西造林用的速生桉多以尾葉桉E.urophlla U6、巨尾桉Eucaiyptus.grundis×E.urophlla廣林9號。這兩種桉樹的幼苗造林后,在桉樹枝癭姬小蜂發生區也會遭受危害,但極少出現蟲癭。受害植株一般停止生長,只能在原來高度萌發更多幼小葉片和嫩芽,如植株營養不能跟上或天氣干燥往往導致植株發育停滯,往往一個多月內無明顯有高生長的變化。在檢查上述兩種桉樹的葉片,可以判斷是否為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危害所致。方法是摘取稍老的葉片,觀察葉片背面基部中脈兩側,若可以看到一至多個針尖大小空洞,那就是小蜂產卵后形成的刻痕,由于植株內物質對卵粒的發育限制,它不能膨大形成蟲癭,但該小蜂分泌的物質能抑制植株的高生長。除非噴灑內吸殺蟲劑加入微量生長促進劑,否則植株會出現類似缺素癥狀而高生長呈停滯狀態。
1.4非主要寄主植物的異常變化
配合調查林地的其它植物,可以明確桉樹枝癭姬小蜂在當地的存在。海金砂Lygodium japonicum、排錢草Phyllodium pulchellum、酸藤果Embella oblongifolia、菝葜Smilax china、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潺槁樹Litsea glutinosa、白背桐Mallotus apelt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崗松Baeckea frutescens、桃金娘Rhodomyrtus tementosa、黃牛木Cratoxylon ligustrinum、勒仔樹Mimosa sepiaria、漆樹Toxicodendron vemicifluum 等林下植被,在桉樹枝癭姬小蜂的侵犯后,可能出現大量畸形小葉或叢枝,和正常生長的枝葉有顯著區別,經過對比可判斷附近有無桉樹受小蜂危害的危害。
2.1原來寄主植物殘余伐樁的萌芽
目前仍然有少數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寄主DH201林木尚未主伐清理;在全面伐除的過程中,也有林農認為斬除樹木主干就平安無事,實際情況并不如此。因為伐樁仍然可以萌發大量的芽條,而且數量多、幼嫩,十分適合小蜂的繁殖。林主對原有林地已經改造了其它品種,認為該小蜂對新種的廣九、3229等品種沒有危害,對DH201伐樁萌芽疏于處理、即使該小蜂正在大量發生也未發覺,導致成蟲再次入侵新種植的桉樹品種并造成損失。
2.2窿緣桉孤立木或幼樹是目前桉樹枝癭姬小蜂最主要的傳播源頭
窿緣桉原產澳大利亞,我國引種歷史已超百年,曾是華南人工栽培最多的樹種。適應性廣,耐干旱,農村部分群眾喜愛在房前屋后零星種植。它為常綠喬木,胸徑達40厘米以上,高20多米,樹皮棕褐色、很厚、滿布縱裂深陷的皮縫;其材質堅硬耐腐,可作建材和家具,可切片作紙漿原料,葉可蒸餾芳香油。通常二、三十年才能成為大材。農村中不少窿緣桉已經一、兩次主伐利用并萌芽產生后代,有的主干下部高達10米以上沒有枝葉。窿緣桉雖然是桉樹枝癭姬小蜂的重要寄主,在枝條和葉片上可形成蟲癭并產生后代,但對大樹生長并無太大影響。由于主干下部無枝葉,無論在大樹遠處、外圍或在樹下近距離觀察,往往難以辨別受害癥狀,對調查小蜂危害情況比較困難,所以多被疏忽。
2.3減少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危害
要堵絕或減少該小蜂入侵的源頭;對少數尚未主伐的DH201林區,應盡早主伐、清理枝葉等剩余物曬干燒毀;對它的樹兜要全部挖除;對未挖除樹兜的萌芽進行連續多次斬除,或用除草劑噴灑1至2次,直至不能萌芽為止。對零星的高大窿緣桉可考慮使用內吸殺蟲劑埋根或在主干上蛀孔導入,可以減少傳播蟲源。
袁強(1971—),男,廣西興業人,畢業于廣西欽州農業學校園藝專業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推廣專業,助理農藝師。從事林業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