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瑋茜
村鎮銀行金融產品的現狀、問題及優化對策
文|李瑋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三農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農村金融作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能有效服務于三農。加強農村金融產品的開發,擴大村鎮銀行的建設隊伍,促進農村地區的快速發展。本文探討了村鎮銀行發展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村鎮銀行金融產品單一、運作模式同質化、結算手段有限、業務流程改進和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阻礙了村鎮銀行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村鎮銀行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
村鎮銀行的定義。村鎮銀行是經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金融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設立的,為農村地區的農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遵循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原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銀監會指出,要把村鎮銀行建設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村社區行銀行。
村鎮銀行的特點。村鎮銀行的規模小,設立門檻低;村鎮銀行的產權多元化,結構明晰。村鎮銀行采取股份制的方式,選擇發起的方式設立。發起人或出資人包括境內金融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法人和境內自然人四類,最大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的組織結構簡單。村鎮銀行采取現代企業制度,科學設置管理方式和業務流程,決策機制靈活,對資金的支配權比較大。第四,村鎮銀行的服務對象存在差異化和分散化的特點。村鎮銀行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和一般的農戶,融資需求多樣性。農戶居住的比較分散,所以導致村鎮銀行服務對象的分散性。
金融產品單一。村鎮銀行的金融產品單一,無法滿足農村的金融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村鎮銀行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村鎮銀行的金融產品種類不多,金融服務方式單一,有些業務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存款借貸業務上,基本的存款、小額貸款和票據貼現等。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目前的金融服務難以滿足農村地區發展的需求,阻礙農村多元化的發展。
運作模式同質化。有一些村鎮銀行仍然采用傳統商業銀行鄉鎮網點或者其發起人銀行的業務運作模式,缺乏金融服務的創新,對客戶的定位也不準確。村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鄉鎮網點進行同質化競爭,金融服務的差異性小。由于村鎮銀行在知名度、結算、政策扶持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可能會成為發起銀行的分支機構,背離當初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
結算手段有限。村鎮銀行的結算手段有限,結算渠道不暢,無法像其他銀行一樣發行銀行卡。隨著電子商務、網上銀行的發展,由于村鎮銀行結算手段有限,限制了各項業務的開展,降低了銀行業的競爭能力。銀行卡是一種基礎類產品,而由于種種原因,村鎮銀行無法發行銀行卡這一產品,導致無法實現銀行卡的存款、結算、支付、理財等所有功能,限制了村鎮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
業務流程改進和政策扶持不到位。同傳統商業銀行相比,村鎮銀行在申請小額貸款的業務流程上沒有明顯的優化之處,都要經過客戶準入、例外核準、授信申報、審批權限等流程。村鎮銀行在人事管理方面,管理人員多是發起銀行指派的,柜臺人員多由發起銀行調入或招聘的新大學生。在政策扶持方面,發起行、銀監機構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到位,對其沒有明顯的優惠措施。村鎮銀行作為新生事物,必然經歷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在特定金額支農貸款補貼、免稅等方面,財政、稅務等部門應該進行適當的幫助。
豐富金融產品種類。目前,村鎮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單一,同質化程度比較高,面臨著農信社和其他商業銀行鄉鎮網點的競爭壓力。村鎮銀行要豐富金融產品種類,滿足農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首先,要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和經濟合作組織合作,分析農村多樣化的需求,拓展金融服務領域。其次,建立健全村鎮銀行業務聯絡員擔保制度,有償聘請在當地村民或村干部作為村鎮銀行的業務聯絡員。另外,由于同一產業鏈上的主體不同,村鎮銀行要創新信貸方式,開發供應鏈融資產品。合作是村鎮銀行發展的關鍵,與其他商業銀行特別是發起行的業務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農村的金融供給力度有待于加強。村鎮銀行應把握本地農村經濟發展特征和農戶金融需求特點,探索出適合農戶與涉農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
合理確定產品價格及期限。村鎮銀行在運作的過程中,要慮資金運作成本、風險收益等因素,以此確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要保證其公平有效,既不能增加借款人的籌資成本,也不能進行惡性和無序的市場競爭,背離商業可持續原則。一般情況下,村鎮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要比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借貸利率水平低,要比當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其他商業銀行水平高。為了解決農戶和小微企業的短期內資金流動性問題,村鎮銀行的貸款期限要在一年以內。短期融資產品貸款時間短,所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小,不涉及新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存在項目發生建設、運營、技術等風險。
創新產品擔保方式。眾所周知,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必須有抵押品,抵押品是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的保證。然而,目前村鎮銀行在農村抵押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農戶的資產與農戶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假如農戶違約了,無法償還貸款,使得后續的違約執行變得很困難;二是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是很健全,村鎮銀行的執行成本比較高,抵押合同難以切實履行。所以,村鎮銀行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努力構建產品的擔保模式,積極探索諸如農村經濟林木抵押、養殖水面使用權抵押等多種抵押擔保方式,改變村鎮銀行工作難的局面。
優化業務申報流程。村鎮銀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農戶、農村小手工業者、小微企業等。他們對貸款的額度要求不高,然而對時效要求高,但同時缺乏有效抵押物。村鎮銀行在申報流方面,要積極改進客戶準入、信用管理、價格申報、擔保方式、電子申報、貸審方式等流程,提高申報和審批的效率。村鎮銀行在確保綜合收益和風險管理平衡的基礎上,去除效率低的部分,同時加強風險管理水平。首先,要明確經辦人員、受理人員、審批人員的職責及相關的風險責任。其次,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開展貸前調查、貸款審批及貸后監管等各類工作。 再次,落實內控規章制度,獎懲分明,對表現好的員工實行一定的獎勵。
拓展支付結算渠道。村鎮企業缺乏銀行卡這一基礎產品,使得任何關于銀行卡的金融業務都無法得到有效的開展,體現了村鎮銀行結算支付渠道的單一。按照人民銀行、銀監會的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村鎮銀行可以申請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征信系統等,拓展支付結算渠道。在完善支付結算渠道的同時,還可以積極拓展收入渠道,積極發展電子銀行、代理保險、金融信息咨詢、個人理財等中間業務,改善村鎮銀行目前以存貸差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情況,增加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強在同業中的競爭力。
村鎮銀行有效提高了農村的金融服務水平,成為支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村鎮銀行作為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和產生時間短,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文章探討了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推動我國村鎮銀行的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