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薛媛媛
構筑區域性人才資源高地的對策
文| 薛媛媛

人才資源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是區域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支撐,地區要實現科學發展,走向強盛,必須建立起與本地區產業結構、發展主題相匹配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深入實施人才支撐戰略。本文解讀了人才高地的內涵,新形勢下構筑區域人才高地的意義,闡述了人才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重點從“引”、“攬”、“育”、“留”等四個方面,分析了構筑區域性人才高地的主要對策。
人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素、第一資源,是區域發展之基、轉型之要和跨越之本。在世界經濟結構加快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當今社會,人才競爭已經成為占領發展先機的關鍵。面對新形勢對人才開發的新任務和新要求,要實現科學快速發展,必須著力打造區域人才高地,以人才支撐戰略助推率先跨越發展。
人才高地的內涵。所謂人才高地,就是人才數量多,素質優,結構好,效益高的區域,是區域集中各方力量,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區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等,引進和培育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形成有效發揮人才作用的特定區域。人才高地主要表現為人才資源數量分布的高密度,人才資源素質的高標準,人才資源結構的高對應,人才資源流動的高活力,人才資源產出的高效益。
構筑人才資源高地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的驅動。這一論斷深刻闡明了人才與創新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了人才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才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區域人才戰略已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第一戰略。
人才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一是人才可以促進區域經濟迅速增長。人才的知識屬性決定了他們在專業領域擁有熟練的技術程度,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人才具有的主觀能動性,他們在參與生產實踐過程中能主動改進生產技術,從而迅速產生經濟效益,促進經濟增長。二是人才可以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增長。人才的創新屬性促使他們能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三是人才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提升。人才善于采用新的觀念和技術,淘汰舊的技術,從而促進整個企業以及行業的優勝劣汰,實現產業結構變革,使其能更好地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能夠吸引人才。一是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能夠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薪酬、平臺、環境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對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二是良好的區域經濟可以為人才的自身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一個良性發展的經濟區域必然包含著難以計數的經濟要素、經濟實體,這些都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三是良好的區域經濟為人才生存和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人才需要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外部環境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優越先進的工作環境、寬松和諧的生活環境、學術環境都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突出高端定位,打造政策比較優勢“引”才。政策是人才引進的基礎,誰擁有政策比較優勢,誰就能吸引人才、擁有人才。區域要吸引人才,必須把創新完善人才政策作為著力點,構建起具有區域特色的人才政策比較優勢。一是統籌規劃引才目標。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各種層次、各個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作支撐,區域引才目標的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題,以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為重點,合理安排人才層次和引才步驟,形成梯次合理的引才規劃。二是建立健全政策體系。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人才優惠政策。既要學習借鑒各地成功經驗,又要充分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吸引和培育人才的政策,形成不斷完善、頗具特色、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政策體系,加大對人才引進培育的扶持力度,重點是要凸顯區域政策優勢,實現政策引才。三是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統分結合、協調高效、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努力形成具有地區特色、與國際慣例接軌、科學高效的人才體制機制,使區域的各類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突出放眼全球,打造暢通引智渠道“攬”才。堅持放眼世界,才能找到充足的、適應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要立足提升地區人才隊伍的國際化和開放度,開辟渠道廣攬人才,努力建設區域性國際化人才高地。一是暢通供需渠道。著眼區域產業發展需要,突出重點領域,對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摸排,定期發布年度人才需求目錄,提高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科學性和區域引才的針對性和目標性。二是創新引才載體。依托地區重大戰略、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堅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并重,不斷擴大人才交流和智力引進途徑。通過舉辦一系列高端人才洽談活動作為引進平臺,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三是強化柔性引才。通過項目技術合作、技術咨詢服務、兼職兼薪、聯合開發、智力入股等多種方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智力。充分利用區域高等教育資源,發揮科協等民間人才交流渠道作用,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突出創新創業,打造成長發展平臺“育”才。平臺廣則人才多、人才多則項目聚、項目聚則效應大。依托科研和產業基礎優勢,加快建設基礎科研平臺、應用技術創新平臺、科技成果孵化與企業培育平臺,著力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平臺支撐,以人才的科技自主創新引領經濟轉型升級。一是搭建人才培育服務平臺。突出區域經濟發展主題,以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重點,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完善人才培育體系,通過舉辦高級企業家培訓班等方式,提升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二是構筑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圍繞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強化創新載體建設,依托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啟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創新人才團隊創建,重點引進一批具有較強研發創新實力和成果轉化能力的高層次大院大所,支持在本地區建立研發機構,引導各種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三是搭建才企對接交流平臺。企業發展需要高層次人才的加盟,人才價值要通過企業來承載實現,堅持以項目為載體,強化“智力+項目”捆綁引進,加大海外人才和引智項目引進力度,積極為企業與高層次人才牽線搭橋,加強高層次人才與企業開展對接交流,促進項目合作。
突出以人為本,打造一流服務環境“留”才。留住人才要靠優質的服務,只有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才工作生活環境,才能有效增強一個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要堅持以人為本、需求導向原則,建設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一是為人才引進提供全方位服務。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要著力解決人才在住房、醫療、教育等生活方面的實際問題,通過親情化服務提升高層次人才生活品質,專業化助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全方位解決高層次人才后顧之憂,營造出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聚得齊、用得好的良好環境。二是做好人才的跟蹤服務。人才引進后,要做好后續的跟蹤服務,通過建設人性化、精細化的人才服務和程序最簡、效率最高、作風最優、服務最佳的政務環境,將本地區打造成為投資的熱土和創業的樂園,吸引各類人才前來創新創業。三是實施人才信息直通服務。建立人事人才信息直通服務制度,通過搭建綜合化公共服務平臺、立體化網絡服務平臺、即時化短信群發平臺、專業化服務熱線平臺等,及時發布人事人才重要信息和工作動態,逐步實現人事人才信息服務的“及時通”和“全覆蓋”,暢通人才服務渠道。
青島市黃島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