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姣等
【摘 要】安陽市國家園林城市的成功創建,為安陽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物資基礎,對外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安陽打造國家園林城市升級版的調查,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總結了安陽打造國家園林城市升級版的重點、難點與對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園林城市 建設重點 難點與對策
如何使園林城市建設更上新臺階,進一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打造安陽園林城市升級版,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結合工作實際,總結了如下幾點見解意見。
1打造安陽園林城市升級版的重點
(1)提高城市周邊道路綠化水平。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安陽城區框架逐步拉大,一條條新修的寬闊大道縱橫交錯,一座座新建的大型工廠道路兩側臨立,雖然我們對道路和廠區進行了高規格的亮化,確保修一條路、建一個工廠綠化達標,但難免部分路段兩側暫時沒有工廠進入,摻雜不齊的建設現象影響城市美觀,需要擴大道路兩側林帶建設力度,每側規劃30-50米、以種植較大樹種為好,提高道路兩側整體綠化水平。(2)加強城區見縫插綠力度。安陽盡管城區提高了園林綠化品種檔次,見縫插綠栽植了很多花草樹木,但因地理位置、人為條件等因素限制,部分機關、企業、街道、社區等還有空擋需要綠化,要求有關單位從財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去傾斜,加強義務植樹種綠力度,動員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做到應栽盡栽、應綠盡綠,搞好政府督導,作為一項硬性指標考核,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更綠,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3)在樹木花草管護上下功夫。常言說:“三分造林,七分管護。”安陽近幾年經過園林部門的艱辛努力,生態環境面貌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天氣干旱、水位下降和修剪不及時等原因,部分路段綠化的樹木花草常常發生成片、成排的萎縮,甚至干枯死亡,即便是進行澆灌也是嘴片摸蜜表濕根干,沒有澆透,有的不注意整形修剪,雜草縱生,任意生長,亂象嚴重,達不到應有的綠化效果,勞民傷財。(4)搞好綠化的發包監管工作。目前安陽城區、道路綠化除部分有園林部門承建外,普遍采用招標形式由園林綠化公司進行承包建設,因為承建單位沒有按要求投入,栽植的樹木花草標準低,當年成不了景觀,其次是苗木成活率低,幾年進行補栽,摻雜不齊,影響效果,三是管護跟不上或栽后無人管護,亂象嚴重,造成環境差,需要加強發包前投標單位信譽的調查,搞好發包后承建單位的監管工作,讓資金投入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5)重視改善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按照規劃,由于綠化帶的建設和樹木花草的栽植;避免不了影響個別群眾的利益,給他們經商和出行帶來不便,為了個人利益損壞林帶和踐踏花草的事時有發生,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在和諧社會前提下,處理重了不盡人意,激化矛盾,處理輕了給綠化造成損失,制止不了,達不到應有的綠化效果,需要在實施規劃建設的基礎上,努力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宣傳,讓園林城市建設益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打造安陽園林城市升級版的難點
(1)投入到位不足。園林綠化事業建設屬于公益事業,需要全民參與,大量資金投入,由于政府或單位資金有限,動員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投入非常重要,往往是植樹節前重視一陣子,以后便不在上工作議程了,嚴重的資金投入不足、義務植樹缺失,使環境改善成了龍頭蛇尾,半拉子工程。(2)合理管護缺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由于園林綠化部門人員受編制限制,盡管采取了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承包管護或聘用人員進行管護,但因為承包單位用的人員少或聘用人員沒有過硬的技術,往往顯的管護質量差,沒有達到應有的綠化效果。(3)苗木培育價高。安陽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苗木生長慢,培育成本高,但苗木適宜當地栽植,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生長旺盛,一般園林綠化工程大面積使用南方熱帶地區的苗木,成活后生長和適應性不如本地苗木的效果,個別補栽或小面積綠化才使用本地的苗木,所以安陽如何培養質優價廉的苗木是個技術難題。(4)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機關、企業、街道、社區,由于中心工作多,人員少,沒有專門的園林綠化管理人員和隊伍,個別地段綠化的苗木和栽植的花草處于完任務狀態,長期不管理,任其缺株斷行自由生長,造成了不良的綠化效果,產生負面的社會影響。(5)氣候條件限制雖然園林綠化植樹可以帶土球移植,但帶土球移植必定其成本高,個別樹種如法桐,果樹類等苗木在春節前后休眠期栽植不帶土球也能成活正常生長,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往往經過規劃、報批、招標到實施過程錯過了最佳栽植時間,帶土球移植增加了綠化成本,給投入造成浪費。
3打造安陽園林城市升級版的對策
(1)強化領導搞好督導。要強化領導,對分散不便于統一管理和不便于統一綠化的地段,采取自愿的原則實行居民認養或綠化,每年政府給予經濟獎勵或精神鼓勵,分擔政府負擔;對大面積統一管理的標段,采取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每年政府拿出一定的財政資金按月獎勤罰懶;對不稱職或嚴重失職瀆職的要嚴肅處理,保證園林建設綠化事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2)實行社會化管理。打造園林城市建設升級改造工程,實現生態治理、環境優化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社會力量支持才能做的更好,按照區域劃分,要部門聯動負責,承擔綠化責任,明確目標,減少政府壓力,沒有按任務目標要求落實的,單位、領導不能評先進,作為一項長期的環境保護指標進行考核。(3)采取市場化運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要開門搞綠化辦園林事業,充分實行招投標措施,交園林綠化公司進行管理,減少政府不必要的經費支出,重點是做好對園林綠化公司管護事項的的管理和考核,對信譽差、管護不到位,連續三次檢查不合格的,在系統內記入黑名單,以后不能參加全國所有園林綠化工程投標。(4)嚴格責任追究。嚴格執行國家園林綠化操作規程,用制度約束人,在重點路段、重點工程和大的投入上要邀請紀律檢查部門全程參與,對招標、投標、施工、驗收實行量化考核,強化責任追究,具體工作中徇私舞弊、聽之任之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組織處理。(5)搞好宣傳引導。每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只有使大多數人民群眾理解,了解政府工作的目標,綠化建設得到的目的,才能積極支持政府的工作,愛護綠化的苗木,有利用政府工作的有序開展。(6)提高用材林比例。在不影響城區亮化的前提下,應盡量加強泡桐、速生楊等用材林的栽植數量,解決我國木材緊缺現象,增加園林事業收入,彌補經費不足,如大的通道、街道外側和機關、企業周邊栽植泡桐、速生楊等用材樹,提高森林覆蓋率,實現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