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馮珊珊
溢美金融:跨界差旅產業鏈
文/本刊記者 馮珊珊

溢美金融選擇的是一條差旅產業鏈的跨界路徑,通過金融服務貫穿整個生態系統。在馬洪亮看來,金融重塑傳統產業的時機到了。
“大學畢業后,我在深圳航空工作了近十年的時間,主要負責大客戶銷售。2009年離開深航加盟易寶支付,主要負責公司戰略、金融創新。創辦溢美,是我結合這兩份工作對傳統差旅服務用金融工具去變革的一次嘗試?!币缑澜鹑趧撌既薈EO馬洪亮這樣告訴我們。
2012年溢美金融成立后便獲得了險峰華興的天使投資。2013年和2014年又分別獲擎信資本和UMC(聯電資本)千萬級美元投資。2015年,溢美金融再次獲得UMC(聯電資本)和多位老東家的追加投資。通過四年的市場布局,溢美金融已經在B端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如今,溢美金融對戰略、模式和業務進行了升級。在馬洪亮看來,金融重塑傳統產業的時機到了:“通過金融的力量,改變消費結構,讓大家獲取美好生活的信心?!?/p>
企業商旅管理和傳統跟團游不一樣,無論是出行、餐飲還是住宿,企業對目的地有大量個性化的需求。比如,樓底吃飯有沒有打折、跟附近酒店有沒有簽約。再比如,從北京到深圳,大家都喜歡選擇中午的航班,但這一天就干不了什么事請。算一算人工成本,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有了時間控制,員工選擇九點前的航班,到深圳后下午還可以辦事。而且早上航班的折扣率也高。這個問題就需要有個平臺,把能夠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廠商都集中到平臺上。
溢美的第一個業務是通過改變傳統商旅出行結構,對企業員工的商旅行為進行控制。 “我們做了整整一年半的企業商旅管理產品才面向市場?!痹隈R洪亮看來,傳統商務旅游分散,員工出差通過OTA訂票,如果不加以控制,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負擔。同時,在差旅管理平臺之上,溢美金融配套了企業差旅月結資金墊付的授信產品,在整個出行過程中,員工都可以先消費,回來之后以公對公、私對私的方式進行結算。
目前,溢美已經為全國2000多家上市公司和準上市公司提供差旅管理服務,包括華誼兄弟、小米、搜狐暢游、安東石油、樂蜂網、樂視網、立白等知名品牌,覆蓋文化傳媒、游戲、石油能源、快消、互聯網等眾多領域。這些企業的月采購量都達到了50萬元,數據顯示,這是企業的差旅值得去投入成本管理的最低值。
另外,針對大多數中小企業員工的出行需求,溢美金融推出另一款產品“車馬泡”。車馬泡能夠為企業員工提供各種用車服務,根據消費者不同的時間段,會選擇不同的供應商。最大程度避免用戶長時間等車或者用戶叫不到車的情況。馬洪亮承諾,“早上7點到9點,我們接的是天天用車,9點到下午6點,我們接的是滴滴,晚上9到11點,CBD是Uber最好用。在滴滴上你只能打滴滴,在我們平臺上,保證你能叫到車,可以滿足基本用車需求?!?/p>
車馬泡采取企業信用支付的方式,乘車人也無須索要發票,每個月公對公結算。一方面提高了員工用車便利度和辦事效率,另一方面幫助企業簡化了支付和報銷的流程,為企業出行費用電子化一站式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企業員工出行,不太喜歡給公司墊錢再報銷,手續也會很麻煩。溢美做的是信用類的,可以先消費后付錢,當然背后會有一系列的前置審批,比如員工在晚上11點以后打車可以報銷等等。月底拉賬單時,因公消費還是因私消費,就能一目了然?!?/p>
馬洪亮總結道:“能不能給用戶提供很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我們最關心的。”
在溢美成立之初,馬洪亮就確立了B2B差旅+金融模式。其核心是不通過差旅服務直接贏利,而是通過建立一個龐大的差旅生態圈,以金融服務實現贏利。馬洪亮說:“現在我們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很多都有資金需求?!?014年,溢美順勢推出保融通產品,面向整個大旅行領域,為從業者提供金融服務。
目前,傳統旅行社轉型中的兩大瓶頸:一是資金墊付瓶頸,隨著服務企業差旅體量增大,若沒有大量資金支撐將無法進行業務拓展和服務轉型;二是技術和服務支撐,無法提供與用戶需求對接的專業差旅管理服務和高附加價值服務。
整個旅行領域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的跟團游模式是旅行社提供一條固定線路,游客交押金后,墊付機票、酒店、餐飲等所需的部分費用。但是現在旅游業的交易結構和消費習慣發生很大改變,組團變得越來越難,旅行社需要提供更多特色化的新產品吸引消費者,但是產品越多,旅行社的資金壓力越大。翻開他們的財務報表,會發現整個行業的盈利都非常困難,無法在銀行融到資。民間借貸又風險太高。現在亟需金融工具的創新,以幫助它們拿到很多的資源,組合更好的產品。
深入研究后,馬洪亮發現這個行業的收入來自于收益權資產?!氨热缥覀兘o旅行社提供大量的信用貸款,沒有擔保沒有抵押。如果回不來,就讓旅行社把空余的房間給我,通過我的商旅客戶直接消耗掉,形成我的收益。”馬洪亮說道:“整個旅游產業的從業者,不論大小,在未來收益權可控的情況下,溢美都會提供資金支持。少則十萬二十萬,多則五六千萬?!?/p>
雖然移動化呈現出明顯上升的趨勢,但是替代傳統旅行社的線下門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OTA一年的交易額不到4000億,整個旅游產業的規模接近4萬億,真正傳統旅行社的規模體量遠遠大于線上旅行社。按照馬洪亮的預計,在北京地區未來兩三年線下門店還是主流,二三線城市則可能是五到十年。
旅游特別是出境游相對比較復雜,老百姓還是習慣找一個地方面對面了解。OTA單一的機票、酒店規模很大,但涉及到旅游、度假,相對就比較偏弱。消費習慣和依賴性,不會因為APP而改變,傳統旅行社扮演的旅行顧問的角色,對消費者影響很大。馬洪亮認為,隨著自由行行程度越來越高,未來,旅行社也可能變成一個管理平臺,協調各種資源,批量產生個性化的旅游產品。我們喜歡創新型的旅行社,像云南的民宿、三亞落地成團的旅行社、短租公寓等等,溢美會提供大量資金類的支持。馬洪亮說:“每一步創新都需要資金,我們就做好底層運營的平臺?!?/p>
“2B和2C是分不開的。兩者是一個循環體,連起來才能變成一個商業模型。”通過四年的市場布局,溢美金融已經在B端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今年,溢美金融對戰略、模式和業務進行了升級。將此前僅面向企業客戶的商旅資源、管理經驗和服務體系,向消費者用戶開放,進軍C端市場。
根據馬洪亮的介紹,26-35歲是溢美金融的主流用戶,占總用戶數的70%,25歲以下的不到10%,36歲以上的不到20%。26-35歲這個階段的人群,有結婚生子買房的需求,有在社會上獲得光鮮的需求?!按蟮臇|西有使用權,小的東西有所有權,符合這一階段人群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p>
溢美金融的做法是基于場景過渡到金融。即將金融產品植入到生活場景中,讓用戶在享受互聯網金融理財帶來高收益的同時,獲得更加豐富的生活消費體驗。比如一輛瑪莎拉蒂,沒有多少人會花一百萬去買,但是有人愿意花2萬塊開一個月。我們還讓你分12個月還,每個月2000塊,一年2.4萬,就是20%的綜合收益率。資金成本按照年化6-7%,差額還息甚至可以做到40%的收益率。

在馬洪亮看來,金融重塑傳統產業的時機到了。
“再比如很多人覺得歐洲旅游太貴,如果在我們平臺上放十萬塊錢買理財,給5%的收益,送免費旅游,很多人都愿意去。需求就出來了?!?/p>
理財端的資金,我們給大量旅行社提供資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環。在馬洪亮看來,這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一是基于信用,二是需要跨界?!耙彦X掙回來才能免費,要把不誠信變為誠信,這都是難題?!?/p>
金融的創新,是為了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把用戶服務好了,用戶就愿意買單。用戶不是追求低價,追求的是性價比。”
溢美的目標,是成為和美國運通一樣的垂直型金融服務公司。美國運通是全球差旅管理服務業的巨頭,市值728億美元。它是基于商務出行領域需要資金墊付的行業特色形成的信用卡業務,是全球最好的信用卡銀行。以運通卡為核心的業務,圍繞吃、穿、住、用、行、娛、購開展金融業務,形成了獨特的盈利模型。目前是國際上最大的旅游服務及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的環球公司。
“美國50%的差旅由運通管理,50%運通持卡人都是優質企業的員工,壞賬率極低?!睋R洪亮介紹,目前美國運通主要有三大塊業務:一是包括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在內的支付業務;二是商務旅行業務;三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溢美金融做的差旅管理平臺,對應的就是運通的差旅管理;做“搖錢樹”,針對的是員工個人財富和信用管理;“保融通”對應的是運通SBC卡,為中小企業融資。盡管雙方頂層的商業架構相似,但實際落地的時候還有很大的差異,最典型的就是盈利模型。
運通的收入來源兩大塊:交易手續費、刷卡手續費收入。在美國交易手續費,每刷卡一筆,可以收2.2%的手續費,資金成本低千分之二到三,中間利差就足夠了。運通的SBC卡,可以在為企業提供墊資后收錢。而在中國,手續費和資金成本是倒掛的。所以不能靠以支付為核心的盈利模型。溢美收的是服務費,幫助企業管理差旅,可以降低10%左右的成本,收2%的費用是正常的。另外,做資金墊付時收的也不是利息,而是一種聯合運營的收益。
溢美金融選擇的是一條差旅產業鏈的跨界路徑,通過金融服務貫穿整個生態系統。在馬洪亮看來,金融重塑傳統產業的時機到了。通過金融的力量,改變消費結構,讓大家獲取美好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