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3
背景工程基坑總面積約為70 500 m2,基坑總長約1 398 m。工程在使用功能上由3部分組成:高層辦公樓區域(Ⅰ區)、酒店區域(Ⅱ區)以及街區商業區域(Ⅲ區)。Ⅰ區、Ⅱ區地下3層,Ⅲ區地下2層。本方案根據建筑使用功能和業主對各單體建筑的工期要求采用分區順作開挖,Ⅰ區和Ⅲ區可同時施工;待Ⅰ區和Ⅲ區完成地下1層結構及換撐后,方可進行Ⅱ區施工(圖1)。
分區順作總體設計方案加板式圍護體結合坑內設置多道支撐的支護體系,將基坑分為3個區,具體方案為:
地下3層區域:鉆孔灌注圍護樁加止水帷幕加3道鋼筋混凝土支撐。地下2層區域:鉆孔灌注圍護樁加止水帷幕加2道鋼筋混凝土支撐。
Ⅰ區與Ⅱ區間、Ⅱ區與Ⅲ區間設置鉆孔灌注樁臨時隔斷圍護體加止水帷幕,臨時隔斷圍護體在各區地下室結構均施工完成后拆除[1,2]。

圖1 中隔墻換撐平面示意
待Ⅱ區地下1層結構施工完畢并達到強度后進行中隔墻換撐施工。Ⅰ-Ⅱ、Ⅱ-Ⅲ區中隔墻拆除與結構轉換分別進行。Ⅰ-Ⅱ區中隔墻拆除由上而下進行,無豎向結構區域結構轉換由上而下進行,有豎向結構區域結構轉換由下而上進行;Ⅱ-Ⅲ區中隔墻拆除由上而下進行,優先施工變電所區域,待變電所區域B1層結構轉換施工完畢后,其余區域方可施工B1層及其以下樓層換撐施工。整個施工過程要完成Ⅱ區第1道支撐拆除、換撐拆除、分隔墻拆除、第2次臨時支撐安裝與拆除、結構轉換及分隔樁與換撐拆除后垃圾清理等內容。換撐拆除及分隔墻拆除采用人工拆除。
待Ⅱ區地下1層結構施工完畢并達到強度后進行中隔墻換撐施工。換撐與臨時分隔樁均采用人工拆除。Ⅰ-Ⅱ、Ⅱ-Ⅲ區中隔墻拆除與結構轉換分別施工。換撐及臨時分隔墻拆除均采用由上而下的施工順序,無豎向結構區域結構轉換由上而下進行,有豎向結構區域結構轉換由下而上進行[3,4]。
2.2.1 Ⅰ-Ⅱ區中隔墻換撐施工
Ⅰ-Ⅱ區中隔墻換撐施工分為2種工況:無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有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
1)無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步驟:拆除B0換撐、Ⅱ區第1道支撐、B1~B0圍護樁→Ⅱ區B0層結構施工→拆除B1層換撐、B2~B1圍護樁→B1中隔墻區域結構施工→拆除B2層換撐、B3~B2圍護樁→B3中隔墻區域底板結構施工→B2、B0中隔墻區域結構施工(圖2)。

圖2 Ⅰ-Ⅱ區無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工況
2)有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步驟:拆除B0換撐、Ⅱ區第1道支撐、B1~B0圍護樁→Ⅱ區B0層結構施工→拆除B1換撐、B2~B1圍護樁,B1臨時換撐施工→拆除B2換撐、B3~B2圍護樁,B2臨時換撐施工→B3基礎底板施工→拆除B2臨時換撐→B2中隔墻區域水平向結構及豎向結構施工→拆除B1臨時換撐→B1中隔墻區域水平向結構及豎向結構施工→B0中隔墻區域水平向結構及豎向結構施工。
2.2.2 Ⅱ-Ⅲ區中隔墻換撐施工
Ⅱ-Ⅲ區中隔墻換撐施工分為3種工況:變電所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無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有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
1)變電所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步驟:拆除B0換撐、Ⅱ區第1道支撐、B2~B0圍護樁→Ⅱ區B0結構施工→B1臨時換撐施工→拆除B2換撐→B2中隔墻區域基礎底板施工→拆除B1臨時換撐,B1中隔墻區域水平向結構及豎向結構施工→B0中隔墻區域水平向結構及豎向結構施工。
2)無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步驟:拆除B0換撐、Ⅱ區第1道支撐、B1~B0之間圍護樁→Ⅱ區B0結構施工→拆除B1換撐、B2~B1圍護樁→B1中隔墻區域結構施工→拆除B2換撐。
3)有豎向結構區域中隔墻換撐施工步驟:拆除B0換撐、Ⅱ區第1道支撐、B1~B0之間圍護樁→Ⅱ區B0結構施工→拆除B1換撐、B2~B1圍護樁→B1臨時換撐施工→ 拆除B2換撐→拆除B1臨時換撐,B1中隔墻區域結構施工→B0中隔墻區域結構施工。
換撐板拆除之前,換撐梁及換撐圍檁提前拆除。底板換撐板不需拆除。
首層換撐拆除應先拆除換撐區排架,保留結構排架,搭設換撐板下滿堂腳手架,人工鑿除換撐板帶,于圍護樁側搭設操作腳手架后,分段鑿除圍護分隔樁[5,6]。
1)中隔墻換撐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并做好記錄,對查出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對嚴重危險情況有權停止施工,并向項目經理匯報;換撐拆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應配備人員對拆除區域先行濕潤,并保證空氣流通,降低粉塵濃度;換撐區域拆除后,屬于一段懸挑結構,必須在保證其兩側結構達到強度后再行施工,并在底部做好排架加固措施,保證安全。
2)中隔墻拆除后,兩側結構將連成一個整體,故之后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需要加強管理,對測量放線、鋼筋連接、模板施工、混凝土質量等每個步驟都要嚴格控制。
3)中隔墻拆除過程中涉及結構的施工,承前啟后。作為工程中的一部分,應規劃好每一步施工,在此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成本,確保工期。
4)中隔墻換撐過程中應注意對周邊的環境保護,減少對基坑周圍結構的影響,減少變形量[7,8]。
本工程屬于大型基坑施工,中隔墻拆除工作內容多、工作量大、施工難度較大,經過對圖紙和整個工程進度的詳細研究,對中隔墻拆除工作流程進行了較為具體的深化,并在整個中隔墻拆除的過程中對每一步進行嚴格把關控制,確保了本工程中隔墻拆除施工順利完成,并成功確保了工期,大大減少了成本,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