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裬譞
石油國企改革或將助推經濟提速
□ 李裬譞
石油國企改革,就是要通過做大優勢國企規模提升石油行業抵抗國際市場風險能力,通過混合所有制提升國有石油企業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通過加強管理提升石油國有企業的效率,進而給整個國民經濟增添活力。
石油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十分關鍵。我國少油貧氣,為增強國際油氣資源獲取能力,國家油氣企業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業務范圍,進口、勘探開發、冶煉等環節將更多引入社會資本。
37年來的國企改革一直沒有停歇。2002年至今國有企業的地區分布不斷優化,國有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改善。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強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企改革的重要性。顯然,國企改革將是“十三五”期間的重頭戲。
我國石油行業的發展以1998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上游市場壟斷,中下游市場無序競爭,具體表現為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以及中化集團形成了分業經營,各自兼并壟斷了石油開采、煉制與進出口業務;1998年石油行業重組完成后,石油業格局變分業為混業經營,中國石油獲得秦嶺以北的油氣勘探權,中國石化獲得南方19省的石油勘探生產業務。特別是執行38號文件后,我國的石油開采生產、煉制和成品油銷售環節被幾大巨頭壟斷。經過37年的國企改革,石油行業作為我國戰略資源產業,每年都實現高速的盈利增長,不再以虧損示人(見表)。
石油是具有較強金融屬性的國際大宗商品,歷來是各國爭奪的焦點。為加強資源掌控,各國幾乎都選擇了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我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經過兩次大的產業重組后,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形成三寡頭有效競爭的格局,因此石油國企改革勢在必行。目前,石油行業總體上屬于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雙寡頭競爭格局,而在石油行業產業鏈多數環節,市場結構主要特征依然表現出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雙寡頭競爭或中國石油一家獨大的特征。可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市場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原油生產環節,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海油原油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9.15%;煉制加工環節,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加工能力占全國89.55%,相對重組前的81.4%增長8個百分點。
市場組織結構決定了市場主體的行為。石油行業寡頭壟斷的結構決定其必然存在效率損失。從凈資產收益率來看,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明顯落后于殼牌、埃克森美孚、道達爾、康菲等跨國石油公司。2013年,國內兩家公司的凈資產回報率分別為12%和11%,平均來看,比國外跨國石油公司低3個百分點。另外,如果從單位員工創造的收入來分析,中外石油公司之間差距更加明顯。國外主要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是405萬美元/人,而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不足95萬美元/人,前者大致是后者的4.3倍。
石油行業國企的改革必須服從于、服務于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局。加快“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開創科學合理開發礦產資源的雙重要求,對石油行業國企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資本生產率看,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國企資本生產率顯著低于非國企。例如2010年采掘業國企的資本生產率是0.672元,而非國企是1.67元,國企的資本生產率是非國企的40.2%。
由于非國企的正向溢出效應高于國企,當石油行業國企改革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盡管企業總數沒有增長,但其他企業所能獲得的平均正向溢出效應會有所擴大,這是國企改革提振經濟增速的又一個重要機制。據測算,如每年有10%石化行業國企下屬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持續10年,則每年約可提高經濟增速0.05個百分點。所以做好石化行業國企改革工作,對中國“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的作用。那應該如何改革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表 2013年中外石油公司效益對比
1.原油加工煉制環節適當引入民企。石油加工煉制環節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屬性,有必要保持數家大型企業規模化經營。考慮石油煉制、加工業的經濟效應,以及對創新型經濟的大力倡導,就必須保證寡頭壟斷的經營格局。但是企業的股權組織結構模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國有資本可進可退,適當引入民營資本豐富股權結構。
2.成品油零售市場形成競爭格局。成品油的零售市場(包括成品油路運),是一個競爭性的市場,應降低進入門檻,準許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進入,強化該環節市場競爭提高效率,而國有壟斷企業應當逐步退出此領域。
3.深化石油定價機制改革。針對現有石油定價機制的缺陷,首先要開放石油期貨,爭取在國際石油市場獲取發言權。至今沒有一個原油期貨市場,這也是造成油價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全石油期貨交易,借助金融工具完善我國油價形成制度是接下來工作的重要方面。其次,在國內建立以市場為主、政府管制為輔的定價體系。根據國際石油市場形勢,政府通過市場手段來規范石油和成品油的定價,保證我國在原油定價上的主動權,使國內油價既反映國際市場情況又具有一定穩定性。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具有一個較為固定的關系,只要保持國內原油價格合理穩定,那么就可以既放開了成品油的市場價格,又可以防止壟斷價格的出現。
4.優化投資結構,注重技術創新。我國石油開采業和石油加工業科研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和1.7%。針對目前兩大集團公司的市場情況,中國石油應在保持上游環節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擴大中下游投資規模,提高原油煉化加工能力。中國石化則應該適當擴大上游投資規模,以保證其原油自給率。同時加強煉化企業技術改進,提升煉化產品的科技含量。除投資結構調整外,三大集團公司均應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拉動作用,提高投資效益。油氣資源是有限的,易開發油田開產完后,非常規油田將成為開發重點,油氣勘探和開產難度都會大幅增大,這時企業技術水平就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
(作者單位: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