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江
壓縮語段題是歷年高考重點考查的題型,也是語文教師感覺比較難于講解、學生感覺比較難做的一類語言運用題。解答語段壓縮類的題目,大部分學生大都從題型類別及語言表達方式入手,也就是大都從思想內容入手,而對思想內容的把握正是學生感覺比較棘手的方面。其實,語段材料都包括思想內容和結構形式兩個方面。解答壓縮語段類題目,雖然重在思想內容方面的理解,但學生在答題時,最直觀且最容易把握的,則是語段的結構形式。因為結構是思想內容的載體,是作者思路的體現。解答語段壓縮類的題目,如果能夠學會“分析結構”,則等于找到了解答壓縮語段題的又一捷徑。
語段的結構大致有以下兩種:一是并列式(聯合式),即語意間是承接、相對、選擇等并舉關系;二是偏正式,即語意間是總分、轉折、因果、條件等正偏關系。不同結構的語段,其壓縮方法相應的也有所不同。語段壓縮步驟一般有二——篩選信息和組合信息,下面根據不同的語段結構分類說明。
一、并列式結構
這里的“并列式”,意指語段的“語意表述不含偏向性”,如,句意、段意或層意間是相對、承接、選擇等并舉關系,其語意間無深淺、輕重、疏密之分,地位平等。所以對這種并列式結構的語段進行壓縮時,信息篩選的方法是“語意相加”,原則是“兼顧并存”。
例1.2001年高考試題。
下面是發掘杭州雷峰塔地宮的一段報道,請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不出現具體時間,不超過35個字。
上午9時整,考古隊進入現場開始發掘。打開地宮并不容易,直到9時45分,考古人員才將壓在地宮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開,露出93厘米厚的大理石蓋板。蓋板上沒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員在紫紅色的泥土中發現了10枚唐開元通寶銅錢。10時5分蓋板基本清理完畢。10時30分蓋板繪圖完畢。11時整蓋板還沒有打開,發掘現場發現越來越多的錢幣。11時11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考古人員開始用撬杠撬開蓋板。11時18分,考古人員翻開大理石蓋板,地宮口終于打開了。
【解析】:地宮開啟過程的動作步驟,相互間是承接的,而相應之文段的語意層次間的關系該是承接的并舉關系。遵循并列式結構信息篩選須“兼顧并存”的原則,故解答此題時,要找地宮開啟過程的動詞,切忌遺漏,否則會造成信息殘缺,答案不全面。閱讀語段,可找出如下地宮開啟的動詞:將巨石移開,露出蓋板,蓋板清理完畢,蓋板繪圖完畢,撬開蓋板,地宮口打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雖然是動詞,如,“發現錢幣”,但并非開啟過程,應排除。兼并篩選出來的動詞并連綴成文,可擬出如下參考答案:
先移開地宮的巨石露出蓋板,然后清理蓋板并繪圖,最后撬開蓋板打開地宮。
二、偏正式結構
所謂的“偏正式”,意指“材料的語意隱含偏向性”,如,句意、段意或層意間是總分、轉折、因果、條件等正偏關系,也即語意的層次有深淺、輕重、疏密之分。這里“正”的部分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所在,如,總分關系重點在“總句”上,轉折關系語意重點在“轉折句”上,因果、條件關系重點在“結果”句上。所以,偏正式結構語段壓縮時,信息篩選原則是“留主舍次”、“重正輕偏”。
例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字)。
生活的藝術是平衡得失的一門藝術。要裝進一杯清泉,你就必須倒掉已有的陳水;要獲得一支玫瑰,你就必須放棄到手的薔薇;要多一份獨有的經驗,你就必須多一份心靈的痛苦。換一個角度來看,雖然倒掉一杯陳水,但你擁有了一杯清泉;雖然失去了薔薇,但你采得了玫瑰;雖然遭受了心靈的創傷,但你有了一份獨特的體驗。
【解析】:語段的第一句通領并概括了下文的內容,是文段的總起句,而下文則是對第一句內容的形象性描述闡釋,因此層意間是總分關系。總分關系的語意重點偏向總句,根據“偏正式”結構“留主舍次”的信息篩選原則,此句的參考答案即為第一句的總句。答案如下:
生活的藝術是平衡得失的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