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田林++高子鈺
摘要:為了系統地探討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主要因素,運用矩陣理論分析方法通過對實施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前后建筑施工過程監控及施工技術開發、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工程施工工藝過程控制工作變化對比及問題分析,較好地分析了BIM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在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成本降低及技術問題分析精準性3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BIM;矩陣理論;施工技術
DOI: 10.15938/j.jhust.2015.03.023
中圖分類號:TU71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683(2015)03-0117-04
0 引 言
建筑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中國建筑業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場,建筑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工技術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發展水平僅為發達國家的30%左右.
BIM技術,被很多享譽國內外的建筑專家及學者冠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BIM思想萌芽于20世紀70年代.之后LAISERIN及劉照球都對其概念進行了定義.美國斯坦福大學CIFE中心針對32個項目的深入數字統計最新研究表明:BIM技術可節約造價約10%,節約工期約8%.清華大學以張建平為核心的科研小組研發現場施工管理3D模型,對施工現場資源及信息進行了有效集成.通過應用BIM,可以對全部的建筑業務包括設計、施工、招投標及概預算進行有機地整合.BIM的應用過程穿插于建設項目壽命周期的全過程. BIM技術可靠地實現了施工現場的信息表達,可以用于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其可以通過模擬技術實現全方位施工管理信息資源的集成.
1 實施BIM前后的施工技術工作分析
1.1 實施BIM前
施工技術工作主要做好施工過程監控工作、施工工藝控制、施工方案優化及技術開發工作等.施工技術工作是指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及落實、施工工藝監控等.
施工過程監控是指對施工過程進行控制,如液壓提升作業控制、提升模板腳手架控制等.
以大體積混凝土現場澆筑施工及溫度變化測量技術為例:①控制混凝土溫升;②延緩混凝土降溫速度;③施工監控工作.
1.2 問題分析
1.2.1 施工過程監控成本
實施BIM前,施工過程監控需要安排布置大量的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施工現場的作業,工作人員對現場監控信息的反饋,是通過人工手工抄寫的施工記錄和人工傳遞的方式進行的,現場監控信息的獲取及傳遞的效率低,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傳統的工作管理方式,導致過程監控成本高.
1.2.2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溫度控制
傳統測溫方法是采用模擬信號傳輸進行,溫度傳感速度慢,精度差,工藝交叉頻率高,檢測周期長,投資浪費巨大,溫度監測質量不容易得到保證.
1.2.3 基于矩陣理論的施工技術問題評價
1)構建評價矩陣
設計評分表格.例如:安全優良率“中”,則在“U3”“中”下打“√”這樣就形成了初始評價矩陣表1.
2)設立指標權值矩陣
構建指標權值矩陣,例如:工程技術指標權值矩陣
經討計笪得二級評價結果矩陣為:
3)頂層指標權值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頂層指標權值:
4)計算量分
經過計算得分S=1.5,根據評定標準,結論為差.
1.3 實施BIM后的施工技術
1.3.1 施工過程監控
通過應用BIM技術,在施工現場周圍借助數碼攝像技術,進行施工現場的安全、質量、環境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技術控制.
通過設計安裝服務器,借助現代互聯網系統,結合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現適時信息傳輸,做到效率高、周期短、達到預期的技術控制目標.現場獲取信息與瀏覽.BIM實現了建設項目的柔性管理.
1.3.2 工藝控制
無線射頻技術取代傳統的信息采集方法,實現了信息反饋的高效化,針對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養護等全部現場技術狀況做到精確、高效的分析處理[21].
1.4 實施BIM后施工技術工作變化
通過對實施BIM環境下施工技措施術工作的描述,可以對實施BIM前后施工技術工作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具體見表2、表3.
1)施工現場信息收集
實施BIM后,改變了原來現場人工記錄收集的方式;
2)現場信息傳遞
實施BIM后,互聯網絡信息平臺傳遞取代人工;
3)信息分析
實施BIM后,改變了原來人工分析的方式,提高了分析的精準性;
4)信息存儲
實施BIM后,改變了原來人工現場記錄,紙介質存儲的方式;
5)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信息采集
實施BIM后,改變了原來人工溫度采集的方式;
6)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信息傳遞
實施BIM后,射頻技術傳遞信息取代傳統的人工傳遞;
7)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報表及溫度曲線生成
改變了原來人工手工編制、手工繪制的方式,現場施工監測溫度信息技術提高、改進創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8)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信息分析
實施BIM后,改變了原來人工分析的方式;
在信息化高速發達的當下,電子存儲介質方式多種多樣,移動硬盤、優盤等.攜帶方便、小巧輕便,這些都為現場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監控、安全控制等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2 BIM對施工技術的影響
2.1 BIM技術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得到影響因素有:信息取得、信息查詢、信息分析、信息儲存、信息形成及傳遞.
2.2 施工技術工作對企業相關工作影響
2.2.1工作步驟減少
實施BIM后,新增施工資料的添加錄入,計算機軟件輔助人工完成,避免了重復錄入.
2.2.2人工作業減少
1)脫離人工傳遞
提高了施工現場資料文件傳遞速度;由于避免了人員因傳遞施工現場資料文件的流動,減少了施工技術工作人員交通費用的開支;縮短了建設周期.
2)脫離手工查找
在BIM環境下,采用計算機輔助查找的方式,較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3)脫離人工分析方式
利用管理軟件對其進行分析處理,提高了統計的效率;減少了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計算機的輔助運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其中準確性是指數據統計分析的結果與數據實際情況符合的程度,精確性是指在數據統計時能夠達到數據精確的位數.從而提高.
4)脫離手工編制
利用計算機軟件編制,減少了大量紙張、寫字筆的使用,同時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了人力資源耗費.
5)脫離手工錄入校核修改
施工資料信息的錄入、校核、修改工作由計算機軟件輔助人工進行,使人工工作量減少.
6)脫離人工獲取信息
施工現場信息收集、大體積混凝土溫度信息采集,采用多媒體技術、掌上電腦技術、傳感技術進行,改變了原來人工現場記錄的方式.
2.2.3紙介質減少
改變了大量使用紙張作為信息傳遞及儲存載體的局面BIM對施工技術工作產生的影響過程具體如表4所示,
3 結 論
本文通過對應用BIM前后的施工技術工作進行對比,找到影響施工技術水平的BIM因素,將BIM因素對施工技術工作變化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得出結論如下:
1)提高施工效率,新增施工資料信息添加的重復錄入工作量大量減少;檔案查找方式以計算機軟件查找為主;脫離了手工編制、繪制工藝控制表格及溫度曲線;溫度信息傳遞采用的是最先進的無線射頻技術;應用質量安全事故分析軟件揭示施工缺陷事故原因;實現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的溫度曲線分析,提高了施工效率.
2)新的資料信息存儲方式更加環保,降低施工成本.互聯網絡平臺傳遞施工現場溫度信息;脫離手工核對修改項目建設的內業資料,不再以紙介質為設計、施工計劃的傳遞載體,專家現場分析工作減少,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3)提高施工技術問題分析的精準性.通過實施BIM,信息添加,檔案資料查找,施工現場工藝及技術信息的傳遞,質量問題、缺陷乃至施工的分析、技術資料的分析不再完全依靠人工,能夠借助BIM實現的,全部由BIM完成,剔除很多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使施工技術相關分析更加客觀、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