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 野

2014年我國共出口各種肥料2968萬噸(以實物量計,下同),同比增長了52.4%;各種肥料累計出口金額為552.47億元,同比增長41.4%。主要出口肥種均出現較大增長,許多品種出口量都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尿素出口1361.55萬噸,同比增長64.73%,這也是我國尿素出口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比2013年增加了535.02萬噸;磷酸二銨出口488.21萬噸,同比增長27.8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出口9.48萬噸,同比增長56.17%;硫酸鉀出口6.27萬噸,增幅更是達到7399.44%,我國也由過去的硫酸鉀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
2014年我國化肥出口量大幅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關稅利好作用顯現。2014年雖然對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品種繼續實行淡旺季關稅,但旺季關稅大幅下調。在2013年,尿素旺季(1~6月,11、12月)稅率高達77%,而在2014年,首次實行從量加從價的計征方式,具體為15%的從價關稅再加上40元/噸的從量關稅,以出口價格2000元/噸計算,40元/噸的從量關稅相當于2%的關稅,再加15%的從價關稅,總體關稅為17%,比2013年77%的關稅大幅下調60%。磷酸一銨、磷酸二銨也屬于同樣情況。鉀肥實行從量計征,由2013年的全年2000元/噸大幅下調至2014年的600元/噸,下調幅度高達70%;三元復合肥實行從價計征,由2013年80%的關稅下調至2014年的30%,下調了50%。另外,部分小肥種關稅下跌幅度大。重鈣、鈣鎂磷肥、其他磷肥、肥料用氯化銨,在2013年都是實行淡旺季關稅,旺季關稅很高,難以出口,而2014年均是全年執行5%關稅,不再區分淡旺季,相當于旺季時段的關稅大幅下調。由于關稅下調,相當于降低了出口成本,增加了我國化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二是國內市場需求不振,許多化肥企業都加大了出口力度,以緩解銷售壓力。不過由于出口價格低,企業帶來的實際效益并不明顯。
進口方面,2014年我國累計進口化肥951.13萬噸,比2013年增加167.82萬噸,增幅為21%。進口增加的主要原因為我國第一大進口肥種氯化鉀出口出現較大增長,2014年共進口氯化鉀803.12萬噸,同比增長33%,創出近年來進口新高。而第二大進口肥種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的進口量則出現下降,2014年共進口110.77萬噸,同比下降18%。
自2007年開始,我國就已成為化肥凈出口國,2013年我國化肥的凈出口量為1967萬噸,接近2000萬噸大關,再創歷史新高,成為世界上化肥主要出口大國之一。
2015年化肥關稅政策相比于2014年進一步寬松,特別是取消了淡旺季差別關稅制度,尿素按80元/噸征收,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按100元/噸征收。采用全年統一關稅政策,這將對2015年乃至今后的化肥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全年實行統一關稅,意味著企業可以根據國際市場行情自由出口,可以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靈活調節,大大增強了主動性。同時還可避免國際商家利用淡旺季制度的缺陷對中國化肥價格進行打壓。
從國際化肥市場走勢看,有分析認為2015年全球肥市可望溫和升溫。全球知名的IHS信息咨詢公司資深咨詢師巴拉·蘇雷什表示:2015年全球GDP增速將從2.7%增至3.0%,表明市場基本面正在向好。全球經濟狀況將不斷改善,而且大部分增長將來自美國和歐元區。預計2015年全球化肥需求將溫和上升。
巴拉·蘇雷什表示,中國和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預計還將繼續上漲,并將直接影響氮肥的價格。總部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切斯特菲爾德NPK肥料咨詢服務公司總裁兼高級經濟師大衛·阿斯布里格表示,氮肥價格在春季播種時節將開始恢復性上漲,幅度預計在40~50美元/噸;預計今年春天世界磷肥價格漲幅不會太大,在35~50美元/噸;目前,鉀肥價格已經開始見底回升,預計將繼續維持低位趨升態勢。
雖然2015年我國化肥出口面臨著一些利好,但由于國際化肥產能也在不斷增加,市場競爭加劇,我國化肥出口要超過2014年水平也并非易事。還需化肥企業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在保障國內化肥市場供給的同時,全力以赴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不僅出口量要大,而且出口價格也要提上去,從一個化肥出口大國轉變為出口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