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而已經擁有的卻總是有恃無恐。也正因此,常常容易失去;而失去,又總是會讓人心有不甘,尤其這東西還是你一手創造的。“為他人做嫁衣裳”,不是誰都有這份胸懷,更多的是被逼無奈。這點在商場上也是如此。
在如今創業大潮席卷整個社會,那些稍微有點資本、有些人脈或者有些想法的人,紛紛摩拳擦掌躍躍一試,準備下海經商。只是,大概也只有經歷過創業的人才能真正深切體會到創業的艱辛與困苦。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也伴隨著成功與失敗。而那些突破重圍,最終得以創立自己事業的人,也并非是一帆風順。
面臨著公司發展的挑戰與機遇,面對著如狼似虎的商場對手,總有些公司的創始人,或因利益糾紛、或因權力斗爭,又或許是自身原因,最后不得不將自己“親生的孩子”拱手他人,這其中的糾葛總是讓人不甚唏噓。
于剛 劉峻嶺:離職傳聞終成真
“我們決定離開一號店去追求新的夢想。這次選擇是我們人生事業中最艱難的一次,也是最難以割舍的一次。”這是于剛和劉峻嶺給員工的內部信。隨著這封內部信的傳出,有關一號店創始人的離職風波終于塵埃落定。
這樣的結局似乎也是意料之中。于剛和劉峻嶺于2008年3月創辦一號店。2010年,由于業務發展需要,一號店引入資本大鱷平安集團,融資8000萬元,卻也因此讓出高達80%的股權。至此之后,作為創始人的于剛所占股份所剩無幾,一號店的控制權就此旁落。而后,關于于剛和另一位創始人劉峻嶺離職的傳聞就甚囂塵上。
之后,由于平安整合一號店未果,逐漸將控股權轉讓給沃爾瑪。有消息稱,最終實現全資控股是沃爾瑪收購的前提,因此,這樣的結果無可厚非。當創始人與控股方發生分歧,而創始人所持股份又沒有足夠話語權時,或許離開是最好的選擇。只不過到底是親生骨肉,最后拱手相讓,必然是萬分不舍。
正如于剛所說:“我們把一號店看成是我們的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我們吃飯、走路、做夢都想到一號店,一號店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是用‘心’而不僅是用‘腦’做一號店。看著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整個過程非常珍惜。但我們相信這是一次理性的選擇,是經過數個月內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后的選擇。我們也堅信一號店的精神會被大家傳承,一號店的品牌會被顧客愛戴,我們也會永遠支持一號店!”
現如今,準備去追求新夢想的于剛,也已經重掌壹藥網。雖不知一號店未來如何,但它曾和于剛、劉峻嶺一起在電商史上刻下的印記卻是無法抹滅的。
張蘭:俏江南“變臉”被踢出局
說起俏江南,人們腦中出現的大概不僅僅是那張獨具特色的京劇臉譜,還有它背后的女人——張蘭。這樣一個白手起家,把一家最初的小餐館打造成全國知名高端連鎖餐飲企業的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創始人。
然而正如臉譜所示,如今的俏江南和張蘭之間也玩起了“變臉”。關于張蘭被“踢出”董事局的消息不絕于耳。雖然其已發布律師聲明,否認“被出局”。但由此可見,張蘭和俏江南之間的關系已并非是不可分離。事實上,早在2014年,張蘭已經被迫交出“帥印”:俏江南出售82.7%的股權給私募股權基金CVC,張氏家族持股不到五分之一。
當時雙方公開強調會將俏江南進一步發揚光大。張蘭也表示:“作為品牌創始人,我與俏江南有著很深的感情,我真誠相信這一合伙關系將在后面的日子,帶給俏江南一個光明的未來。”
只是光明的未來卻總是未來。聯姻不足一年他們便公開翻臉——CVC申請凍結張蘭私人財產,并且可能倒手賣掉俏江南。而其實這一切,或許都跟俏江南的艱難上市之路有關。
2008年,鼎暉向俏江南注資約2億元人民幣,占其10.526%股權。鼎暉入股時,投資條款中設有“對賭協議”:如果非鼎暉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年底上市,那么鼎暉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為此,張蘭不惜更改國籍,謀求上市。可能也是時運不濟,隨著國家八項規定出臺,俏江南上市無望。其后CVC接盤,卻不想把俏江南帶入另一個漩渦。
幾經波折,張蘭和俏江南可謂命途多舛。張蘭將何去何從,是否會徹底出售尚持有的少量股權,暫時無從知曉。而失去了創始人的俏江南,就像沒有靈魂的演員,要想唱好這一出戲,恐怕是難上加難。
李想:不得不回歸現實
作為80后創業者的典型代表,李想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從高中時期創立泡泡網,在互聯網行業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到成功創辦汽車之家網站,李想的個人魅力可見一斑。只是一家公司從創立之初到成熟運營之際,期間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即使是創始人,也不能左右,有時甚至不得不揮手說拜拜。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李想還不算徹底與他所創立的汽車之家網站一刀兩斷。只是如今的他已不再擔任汽車之家總裁一職,但會繼續以汽車之家董事、股東身份,在公司戰略規劃等重要事務上發揮作用。此消息一出,還是不免讓人為之感慨:李想(理想)還是回歸了現實。
創立于2005年的汽車之家,在李想的帶領下,一路成長為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2012年底,汽車之家實現了月度覆蓋用戶8000萬。2013年11月,汽車之家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彼時汽車之家的第一大股東是2008年引入的投資人澳洲電訊,占股71.25%,李想個人持股僅占5.3%。隨著股票禁售期的結束,李想又拋售了部分股票,其所占股份已經相當有限。
而根據2014年財報顯示,李想持股比例僅占3.4%。通過持股比例的變化,可見其在公司的話語權一步步下降,似乎也為今時今日的離職埋下伏筆。
事實上,汽車之家的戰略布局以及李想作為創始人的命運,或許早在2007年就已顯現端倪。其時,秦致加入汽車之家。更為成熟以及經驗更豐富的他,與李想共同帶領汽車之家。2012年,秦致出任CEO,李想任總裁。兩人角色發生轉變,汽車之家實質工作交由秦致擔綱。
因而如今李想的離開并沒有引發資本市場太大波動。從股價來看,汽車之家從上市開盤時的30.16美元,已經漲到如今的50美元,市值也從當初30億美元的估值到現在超過50億美元市值。看來他一手培養的汽車之家還是不負其所望。
龔海燕:與“世紀佳緣”徹底斬斷情緣
“我感覺自己在世紀佳緣已很難突破自我,已經做到了巔峰。因此,需要放下。”有著“網絡第一紅娘”之稱的龔海燕,在今年3月份已經清空了手中持有的全部世紀佳緣股票,在資本和管理兩個層面完全撤離了她一手創辦的網站。可以說,龔海燕和世紀佳緣這關系斷的夠徹底,已經再無任何交集。
作為當今全國最大的婚戀類交友網站,世紀佳緣所擁有的超高人氣不可小覷。而當初,還在讀研的龔海燕僅用1000元創辦了世紀佳緣網站,而且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個人問題一時意氣所為。但后來,憑借身邊朋友的口口相傳,網站慢慢積累了人脈資源,從而于2005年被新東方創始人錢永強看中,獲得了其兩百萬元的天使投資。
隨著資金的落實,世紀佳緣網站越做越大,前景也是一片光明。后來相繼獲得其他的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而投資人的介入,或許正是與創始人矛盾的開始。畢竟一個管錢,一個管事,雙方若是意見不統一,肯定管錢的更有發言權。
龔海燕在世紀佳緣上市一年后即辭去CEO一職,轉任聯席董事長,退出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從那時起,世紀佳緣就已從一家創始人色彩濃厚的公司轉變為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公司。對于龔海燕請辭的緣由,外界眾說紛紜。而她本人則否認是因為投資人逼宮。有業內人士稱,或許由于世紀佳緣面臨的巨大盈利壓力使其不堪重負而出走。畢竟長期的同質化競爭、持續的高成本運營確實對龔海燕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從2003年一手創辦到2012年上市再到如今清空所有股份,龔海燕與世紀佳緣的緣分持續了12年之久。雖然這一結果在她不再擔任CEO時就可以預見,但此次徹底一刀兩斷,未免還是會讓觀者不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