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博
8月28日一早,哈爾濱的天空飄著蒙蒙細雨。撐著雨傘,林強早早來到和平邨會場。
從這天起,他的身份將有所變化——從黑龍江大學黨委組織部的正科級干事轉而成為克東縣蒲峪路鎮光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作為這次被派往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貧困村黨組織任職第一書記隊伍中的一員,林強和其他116名中省直機關選派干部被集中到一起接受農村基層黨建、定點駐村扶貧工作專題輔導。對林強來說,這培訓內容既新鮮又陌生。在他心中,省委為什么要為貧困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第一書記的使命和職責是什么、怎樣當好第一書記等問題,是一連串待解的問號。
培訓班上,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桂春傳達了省委書記王憲魁和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汭對做好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選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圍繞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扶貧開發、建設美麗鄉村等重點任務,把到農村一線工作作為經受磨煉和考驗、增長閱歷和經驗的難得機遇,切實擔負起光榮使命,積極融入農村、扎根農村,幫助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為改變貧困地區落后面貌做出貢獻。
為讓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盡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及早進入工作狀態,盡快完成從機關干部到村干部的角色轉換,李桂春強調,第一書記之所以叫“第一”,就是要想在前、干在前;“書記”不是“烏紗帽”,而是“責任狀”。第一書記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心思在村,克服“鍍金”思想,盡快適應角色,做到走訪一遍全村農戶、記好一本工作日記、帶出一個好班子、培養一名村級后備干部、發展一名農村黨員、完善一套民主管理制度、辦成一件惠民實事、落實一個公益項目。這“八個一”規定動作,要作為考核評價第一書記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
“干部到基層掛職,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我們希望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能破解這個難題。”來會場與第一書記對接的木蘭縣委組織員辦公室主任周愷表示,我們期待的是,第一書記下村扶貧,不能只搞形式而沒有成效,否則,群眾是不會認賬的。比如說,如果干好了,老百姓會記住很多年,真心夸獎這是誰為他們做的好事兒。但如果干不好,老百姓也會毫不客氣地說這人就是來“鍍金”的。
培訓期間,省委組織部組織處處長盧波做了專題講座。“現在我們對群眾的那份感情,還是那么深嗎?我們還能像過去那樣對待群眾嗎?”在講座中,盧波既分析了當前農村的形勢和任務,也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和規范。盧波認為,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做好角色轉換,要面對全省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后繼乏人,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思路不寬、辦法不多,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展開相應工作,幫助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盡快改變貧困地區落后面貌,把抓黨建、促扶貧作為工作核心,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盧波提出的“感情”問題,讓即將前往撫遠縣農村任第一書記的省工商局辦公室副主任王立興產生共鳴:“當好第一書記,首先是要對群眾有真摯感情。如果老覺得自己是省里來的干部,整天指手畫腳的,肯定不行。必須撲下身子,和群眾心貼心,才能融入到群眾中去。”
在專題輔導講座上,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國義介紹,全省已選派3200余名機關干部到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實現了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的全覆蓋。張國義強調,第一書記要成為精準扶貧的排頭兵,實現扶持模式科學化和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引導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扶貧項目中來,讓貧困群眾通過實施扶貧項目,發展優勢產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活水平。
聽完講座,林強拉直了心中的問號。“真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責任感。我現在激情澎湃,就期盼著早日進駐幫包村!”林強說。
和林強一樣,許多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倍感振奮,激情滿懷。他們也深知,從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進入農村,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和工作方法都不同了,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
聽完講座,省區域地質調查所團委書記韓鐸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把今天作為一個新的起點,以新的姿態、飽滿的精神盡快進入新的角色。”韓鐸坦言,寫下這句話,只是想表達一個態度,如何才能不辜負各級組織和群眾的期望,履行好第一書記的職責,探索出一條帶領當地群眾共同致富的路子,才是接下來更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雖然我們將面臨許多困難,但我們也有更多的優勢和潛力。”記者看到,韓鐸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接下來的兩年,必將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和最美好的回憶。來吧,朋友,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揮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