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雪
穿行大巴山無人區生死邊緣72小時
文圖+王雪


這次城口大巴山之行可謂是我驢行10余年來所經歷的最驚險刺激的一次戶外徒步,遭遇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在暴雨中行走于峰叢與峽谷之間,第一次因天雨路滑連續拄斷5根登山杖,第一次遇到第2天走9個小時、第3天走13個小時的路程,第一次在扭傷腳的情況下又連續走了2天,第一次遇到了那么多螞蝗……一位隨行的朋友形容城口大巴山之行猶如穿行在生與死的邊緣。現在當我回想起那3天的經歷,驚險、歡樂的同時也心有余悸。

線路:重慶北碚區→鄰水縣→達州→城口廟壩鎮→木瓜口→坪壩鎮→巴山鎮→高楠鄉→方斗坪→五包山→雙叉河→鍋底凼→大溝河→團結村
路程:100公里
隊伍:10人
歷時:3天
方式:重裝徒步
線路背景:大巴山,位于中國西部,簡稱巴山。廣義的大巴山系指綿延四川省、陜西省、重慶市、甘肅省和湖北省邊境山地的總稱,總長千余公里,為四川盆地、漢中盆地的界山。山峰大部分海拔2000米以上,因石灰巖分布廣泛,喀斯特地貌發育,有峰叢、地下河、槽谷,還有古冰川遺跡。河谷深幽,山谷高差800~1200 米,只有城口、萬源等少數小型山間盆地。此次驢行范圍在重慶市城口縣高楠鄉方斗村、五包山、陜西省紫陽縣界嶺鄉之間,屬于大巴山的核心范圍。
風景指數★★★★
難度指數★★★
體能要求★★★★
危險系數★★★★


英文導讀:Mount Daba lies in Chengkou. I have hike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this time is the most dangerous experience. Our team members all fall terrible.
2015年4月30日晚上7點,零三、青瓷、EVA123、春暖、請叫我機器人、悠妹、任我行、菲影門、風,加上我共10人,隨包車從北碚出發前往城口縣。凌晨1點,我們經歷了6個小時顛簸,終于到達了城口縣高楠鄉。高楠鄉是我看過的鄉鎮住宿中最干凈整潔的,不過也算重慶周邊區縣最貴的——價格幾乎蠻不講理——一間雙人房要150元,比主城的任何一家快捷酒店還貴,而且不帶衛生間。與多家農家樂討價還價無果后,我們決定在高楠鄉政府附近的籃球場扎營,由于已經是凌晨3點,為了多一些睡眠時間,大家只扎了一個帳篷,睡了3個人,其他人全部在14座的大車上過夜。
次日清晨6點,大家陸續起床。天氣很好,之前天氣預報說的雨卻沒下,眾人慶幸之余就開始準備當天的行程。徒步之前的規劃是,我們今天首先要到達方斗坪。導航上顯示車行大概需要1個小時,但問了附近居民,到方斗村的水泥路正在修,車子只能開到水泥路的盡頭。朝方斗坪的方向前行20分鐘后,前方一輛貨車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問了下當地人,他們說前面在修路,我們這個大車過不了。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全部下車。村民很肯定地告訴我們,從這個地方走到方斗村需要5個小時。很多隊員聽到這個答案后都一個勁地抱怨,但路肯定是要繼續走下去的。
大家將物質從大車上搬下來后,就開始分配公用物質。誰知剛分配到一半,天就突然下起了雨,出發前的慶幸隨著這場雨而消失殆盡。更讓我們想不到的是,有2個男隊員拿了自己的裝備就朝方斗坪走了,完全不顧還在分配公用物資的余下眾人……作為領隊,一開始我對這種行為是憤怒的,但之后的劇情走勢卻讓我覺得無所謂了。
整裝待發后,我們開始冒著風雨前行。走了很大一段上坡水泥路后,誰知道前面依舊是看不到頭的盤山水泥路。此次出行的請叫我機器人、春暖、悠妹3人都是第一次參加戶外徒步,負重爬坡已經讓他們開始不適應了。雨很快停了,但隊伍依然走得慢。10點的時候,隊伍終于走到了水泥路的盡頭,突然聽到后面有小車的聲音,一看是兩輛SUV。我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干脆搭車吧。于是,我站在路邊,揮了揮手。SUV停了下來,交流之后得知他們是萬州攝影協會的會員,準備到方斗坪拍照,很樂意載我們去方斗村,但他們的兩個小車只能坐6個人。這時,零三和青瓷選擇徒步,讓我們4個女隊員和另外2個男隊員上了車。
巧的是,我在車上竟然還遇到了熟人。有個帥哥在看了我很久后問我是不是悠,我說:“我是啊。”原來這個帥哥就是我在QQ上聊了幾年但未曾見面的萬州攝友——火鍋。在這么偏僻的地方都能遇見,是該有多幸運啊!想著這就是戶外徒步的魅力之一吧。

左右頁圖:方斗村都是木頭或者石頭筑的房子,而在重慶周邊其他區縣這種房屋樣式基本上已經絕跡了。或許是因為方斗村地理位置偏遠,又靠近陜西,一直到現在都保持著原始的面貌。

車行5分鐘后,我們追上了久不見人影的兩名離隊隊員。我們愉快地跟他倆打了招呼,而車子一晃而過,只注意到兩張表情吃驚的面孔。40分鐘后,一塊竹子做的牌坊出現在我們面前,上面寫有3個大字“方斗村”。在方斗村的不遠處,雄偉的方斗坪安靜地佇立在那里,顯得神圣而又莊重。我們今天便是要朝著方斗坪進發。
我們下車走進方斗村,也便于等待后面徒步的隊員。進了村之后才發現,整個村落都是清一色的剁木房、石板屋,房屋整齊,屋舍儼然,讓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不愧有“大巴山原始村落”的美譽。我與方斗村的村支書說明了我們此行的目的與之前遇到的情況,他熱情地安排了一輛皮卡車去接來了4個還在徒步的隊員,并且分文不收。我不得不說,這是我驢行徒步多年來,遇到的最淳樸、最原始的村落。
等所有隊員到達方斗村后,我們準備繼續朝方斗坪進發。在村子里找了幾個鄉民,350元的向導費竟然誰都不愿意去,并對我們說:“給你們帶路還不如去山上挖藥材來得快。”幾經周折,一個姓王的大哥終于愿意為我們領路。此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在王大哥家吃完午飯后,大家背上背包,便上路了。誰知,走了沒多久,之前的艷陽天瞬間烏云密布,繼而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而后越下越大,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看著這樣的天氣,為了眾人的安全著想,我們只能放棄繼續前進,再次返回方斗村扎營。
方斗村并不大,大約只有幾十戶人家。下午在村子游蕩,村里靜靜的,這讓習慣了城市喧嘩和人世煩躁的我們猶如進入了世外桃源。熱情的村民為我們送上煮熟的新鮮苞谷和熱氣騰騰的茶水,令我們心中增添了不少暖意。
5月2日清晨6點,大家從睡夢中醒來。打開窗戶,微微陽光,意味著今天是個好天氣,大家興奮不已,收拾好行裝便拔營出發。按計劃,今天是登頂城口最高山五包山,海拔2460米。五包山顧名思義就是一座山有五個山包,在城口當地又被稱為“五個包”。
經過三壩、四壩,已是早上8點,我們也正式步入森林,登山表顯示此處海拔1600多米,離目的地尚遠。為了節約時間,我們走的多是林間小徑,沿途風景秀麗,令隨行眾人喜不自禁。
40分鐘后,我們遇到了第一條小河流。由于昨晚的大雨,巖石比較濕滑,大家都走得小心翼翼。王大哥告訴我們:“像這樣的小溪溝、小瀑布前面還多得很。”經過第一個瀑布時,因為路太過陡峭,大家都有一種背著大包攀巖的感覺。王大哥看著我們這么辛苦,就先爬上去,再一個接一個把大家拉上去。等眾人都上去后,王大哥憂心忡忡地說:“以你們這樣的速度,起碼還有5個小時才能到五包山。”為了照顧第一次出行的伙伴,我們也只能以這樣的速度前行。
走過一條條小溪流,我們一路上坡,體力的差別逐漸顯現出來——王大哥和幾名男隊員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我跟青瓷走在隊伍中間,時不時停下來等待已落下太多的悠妹等人。本以為速度慢是隊伍遇到的最大問題,誰知,在行走過程中,我只顧著跟零三說話,沒注意路,腳一滑,連人帶包一下就摔下了旁邊的懸崖。萬幸的是,我摔下去的時候正好騎在一棵小樹上,但我明顯感覺左腳遭扭了。
零三忙喊道:“不要動,等他們來拉你。”
我說:“不用了,你們下來也很危險,我先一個人試試能不能爬上去。”
我試了一下,泥土太過潮濕,上爬的路又太陡,爬了一半后,左腳的疼痛與大包的重量確實讓我不能再繼續了,只能等他們拉我上去。他們拉我上來后,任我行就說:“哇,你到底背了些什么哦,好重。”其實我的裝備都是輕量化的,只是背了6瓶可樂、5瓶玻璃瓶裝的啤酒,這些物品在我們登頂五包山后起到了很好的慶祝作用。
左右頁圖:雨后的方斗村看起來更加原始神秘,叢叢翠綠間宛如一幅絕佳的水墨畫,但是雨后的路卻給我們去五包山增加了難度。



之后,眾人為我檢查了傷勢,沒有傷到骨頭,只是扭了筋。徒步的第一天就扭傷了腳,同伴們都露出了擔憂的神色。我說沒事,我會堅持的。話雖這么說,但任我行和零三還是走過來準備幫我背重的東西。為了不給同伴們增加麻煩,我固執地只給了2瓶啤酒,剩下的依舊自己背。我覺得我可以堅持走完,但是因為腳傷,速度畢竟更慢了。不一會兒,我就和隊伍的距離拉遠了……10分鐘后,我看到前隊的成員正坐著休息等我,心里感動的同時也很是愧疚,實在不想拖大家的后腿。我笑著說:“沒事沒事,你們放心吧。”
帶著傷痛,我和隊伍又繼續走了1個小時,來到一個大一點的瀑布前。這里的道路完全被荒草掩沒,王大哥立馬跑上瀑布旁邊的小山坡,用鐮刀的背部給我們鑿了一條路出來。這條鑿出來的路因為泥土太松且陡斜,大家都走得很費力,更要命的是,我的腳已經開始腫了。
過了這個不知名的瀑布后,山路越來越窄,但慶幸的是,我們來到了五包山的山腳下。王大哥說;“爬上山頂還要2個多小時。”于是,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彎,走了多少條林間小路,當時間接近中午12點時,我們依舊在繼續爬坡。此時,因為扭傷,我已經開始拉大家的后腿了。菲影門一直在旁邊勸我:不要那么固執,把包給王大哥背,明天還要走一天,如果現在就把腳弄得傷上加傷,明天怎么繼續走。我權衡再三,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執拗,把包給了王大哥。
20分鐘后,我跟前面的隊友又拉開了很大一段距離,可能是上坡走得太久,左腳使力太多,我的腳腫得比之前更大了。想起2013年登頂陰條嶺的路比這個路要好上10倍,至少沿途有可以借力的樹枝和草,而這里的小樹和草基本上都是腐朽的,一拉就會連根拔起或是斷裂。路上還有很多倒地的巨大樹木,大家都是手腳并用地爬,而我呢,只能在后面當一個安靜的“戰地記者”,把他們爬的過程都拍了下來。



左右頁圖:雨后的天氣晴朗,能見度極高,站在五包山山頂,極目四望,周圍突兀挺拔的山峰盡收眼底,諸山群峰在藍色天空的映襯下,渺渺茫茫,憑生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過了這些倒伏的巨樹,我看了一下登山表,2200米,看來離五包山更近了。王大哥說:“還有半個小時就能登頂了。”為了積蓄登山的體力,眾人休息了15分鐘,之后又繼續登山,終于在下午1點登上了五包山中的一個包,登山表顯示海拔為2460米。只見遠處一個接一個的山峰排列在眼前,更遠方的大巴山渺渺茫茫,給人一種浩蕩的感覺。王大哥指著遠處說:“那已經是無人區了。”接著,他又說,我們登的山頂雖然算是城口的最高峰,但有一半其實已經在陜西境內了。請叫我機器人說:“那我們不是腳踏兩省市了嗎?”大家在山頂活蹦亂跳了一陣后,就打開了我千辛萬苦背上來的啤酒與食物,慶祝我們登頂成功。


吃過午餐休息一個半小時后,我們繼續上路。原定計劃是昨天就登頂五包山,但因為大雨被耽擱了行程,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趕,以減輕第三天的徒步量。因為零三有點拉肚子,我又在幫悠妹整理背包,請叫我機器人在一旁等我,所以我們4個人變成了一個組合,被大部隊甩在了后面。之前王大哥說前面的路沒有岔路,只要跟著路走就行。于是,我們也沒多想就讓他們先走了。可這一決定卻讓我們后來走錯了路。
4人小隊走走停停,一路向上攀登。正如王大哥所說,這一路確實沒有岔路。我們走過一塊空地后就開始鉆密林,鉆完密林后又是一個小竹林。因為前隊沒有留下路標,我們也不知道到底路線對不對,只能憑著感覺不斷向前走。我們最終還是遇到一個岔路,怎么走?我們只能不停向上呼喊,在與前隊試比嗓門的過程中,他們告訴我們從左邊走。于是,我們就沿著左邊的道路開始爬山。
這條路上全是荊棘,并有刀砍過的痕跡,路上還有食品垃圾,我估計是當地村民采藥材留下的。請叫我機器人也認同這點,覺得這條路是對的。殊不知我們已經走錯了。
我們4人一路向上,希望快點追上前面的人,我受傷的腳因為快速行軍已經走得沒有感覺了。就在我們快要登頂的時候,突然聽到王大哥的聲音從背后傳來,“悠——悠——”,我立馬回答道:“我快到山頂了!”“走錯了,下來!”當聽到這句話時,我差點崩潰了,辛苦了半天竟然走錯了路。王大哥在山下繼續大喊著,我們只好折返,下坡去。
下坡的速度很快,我們10分鐘就與王大哥匯合了。他說這條路確實是一條山民走的采藥路,但是上面是一個懸崖,并告訴我們之前那個岔路口,走右邊才是正確的。在王大哥的帶領下,不一會兒,我們就追上了大部隊。但這并沒有減輕下山的困難,因為昨晚的大雨,道路泥濘難行,我們只能攀附身邊的灌木,穩住重心,慢慢向下移動。正當我專注過一段險要的地方時,身后突然聽到一聲驚叫。我回頭一看,請叫我機器人猛然失去平衡,順著七八十度的陡坡瞬間滑落下去,滑到約10米遠的時候,幸虧被前面的一堆枯枝和已經筑成小山的稀泥巴攔住,這才有驚無險。他慢慢爬上來,告訴我們滑落的原因在于抓到了一把枯枝,用力過大,枯枝斷裂,然后整個人就滾了出去。
遭遇了這驚魂3秒,大家更不敢大意,一個個屏氣凝神,注意力全放在了腳下。側身、蹲降……當我們終于走完了這段下坡路,時間已慢慢來到了下午4點半。我比較擔心的問題是山中天黑得較快,如果我們在天黑前還沒走到可以露營的地方,這個環境下走夜路肯定非常危險。又過了一個小溪,終于看到了一小片藍天,據我的經驗判斷,前面就有適合扎營的營地。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可是沒走多遠又遇到了一個下坡。只見下坡路上長滿了齊人高的、像是迷魂陣一樣的竹林,而且坡度接近85°,加上一地的稀泥巴……這明顯是之前那個下坡的升級版。我拉著竹子慢慢蹲著滑下去,盡量不讓左腳用力。而其他同伴也不好受,先是青瓷的登山杖被拄斷,接下來任我行、春暖、EVA123、菲影門和我的登山杖也相繼被拄斷。在我10年的驢行生涯中,這樣連續拄斷登山杖的情況還屬首次。

這時,王大哥不知從哪里冒出來,告訴我們從左邊的路走,前面有個空地可以露營。在王大哥的帶領下,天黑之前,隊伍終于到達了王大哥找到的營地。帳篷搭好后,王大哥卻不愿意住帳篷,他說睡地上濕氣太重,對身體不好。于是,他用自帶的藍白相間的編織大口袋在兩棵樹之間做了一個吊床,又在吊床旁邊點了一堆篝火,加上編織口袋的厚度來保暖,這讓我想起《荒野求生》中的貝爾,對王大哥的敬仰又多了一層。


左右頁圖: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從五包山下來的路,看似好走其實并不好走,因為下過雨加上前面的隊友把泥巴踩得稀爛,我們只能拉著旁邊粗大的樹干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再慢慢下降。
5月3日早上6點,當大家醒來后,昨夜凌晨2點開始下的雨還一直在下,我們在大雨中收拾好帳篷。在整理隨身物品時,很多隊友把之前背的氣罐、鍋、水果、小吃等都統統丟在了地上,說不愿意背了。作為隊長的我,為了以防意外,只能一件件撿起來放在自己包里。
我們8點鐘出發,因為腳痛,我依舊走在大部隊的最后面,而悠妹因為昨天的高強度徒步,至今已疲憊不堪,于是便和我結伴而行。20分鐘后,我們遇到了等待著的青瓷。他說,放心不下我,讓我們走前面,他來斷后。于是,我們3人慢慢前行,不斷上坡又下坡。沒走多久,王大哥站在前面,他是返回來接應我們的。他一邊走一邊大聲喊著:“前面的,沿著溝走,再也不要走散了,遇到危險的地方不要動,等著我來!”請叫我機器人一路上玩著口技,學熊叫和鳥叫,王大哥一把制止了他,說這樣真會把熊引過來。
半個小時后,我們下到了溝底。王大哥說,這里之前是一個河溝,現在干枯了,再往前走半個小時就是大溝河峽谷,那里是大巴山的核心區域了,方圓幾十里都沒有一戶人家。
我們行走在鋪滿枯葉腐木的河溝里,下滑、下陷時有發生,既難走又非常危險……整個隊伍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特別緊張,機械地拼命沿著河溝往下走。我跟請叫我機器人走到一個下坡路段時,因為坡度太陡,我們就直接坐在泥巴地上滑下來了。下來后,請叫我機器人對我說,他的手好像被什么咬了一下。我一看竟是一只螞蝗,而他之前沒見過螞蝗,以為是什么蟲子,就直接用手指把螞蝗彈了出去。正是他這“陰差陽錯”的一彈,螞蝗并沒有吸到他的血,只是留了一個很細小的傷口。看到這一幕,我馬上對前面的隊友喊:“有螞蟥!”此時已經是下午4點了,我的腳由于不停地下坡,已經連痛感都沒有了。
之后大家都走得特別小心,生怕被隱藏在草叢里、黏在巖石上的螞蝗吸到血。當大家在一塊平地上休息時,我給他們每人的腿上手上脖子上都噴了花露水,據說可以防螞蝗。但是經過一段路程后,花露水的味道早被大雨洗得干干凈凈,沿途的螞蝗卻如螞蟻般愈來愈多。

請叫我機器人的褲腿上總是粘著幾只螞蝗,其他隊員的鞋子上、襪子里,時不時也會冒出幾只螞蝗來……走過螞蝗區后,我們馬上找了一個寬闊地休息。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丟掉背包,馬上開始翻褲子、脫鞋子,尋找可能存在的螞蝗。我也卷起左腳褲子,只見上面一只螞蝗正在吸食我的血,在春暖的驚恐聲中,我用棍子撥了下來。最慘的還是請叫我機器人,他一共被12條螞蝗吸了血,而且都吸飽了,當他撩起褲管,兩只腳上血淋淋一片……

左右頁圖:大溝河的穿越是我們此次行程中最艱難的一段,不僅因為天空下著雨,河道的石頭濕滑,時不時還會遇到倒伏的樹干,而且沿途螞蝗眾多,一不小心就會被螞蝗鉆進衣服鞋襪里。

經過螞蝗區后,再走過一條更窄的小路,我們就來到了一個堆滿木頭的狹小公棚。王大哥告訴我們,到這里,我們就成功穿越了大溝河峽谷。隨后,眾人找了一開闊地休息,吃了隨行路餐以補充熱量。傍晚6點半,在天即將黑下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第一棟房子,說明我們已經走出了大巴山的原始區域,到了有人家的地方。之后,我們一路狂奔,在晚上8點鐘到達了此次行程的終點團結村。我們將從這里返回高楠鄉,再坐車回主城。
(特別鳴謝:感謝向導王大哥一路的幫助與陪伴,沒有他的幫助,我們走不出這一片區域。)
小貼士
1.一路上加油站太少,只有巴山鎮才有加油站,高楠鄉沒有。彎道特別多,但都是柏油馬路。高楠鄉到方斗村的路況較差,均為泥石路,路面很窄,90%都是很急的彎道,不建議10座以上的大車通過(最好是越野車)。不過方斗村最近在修路,估計一年后會全鋪上柏油路。
2.必須穿高筒襪子,防螞蝗。
3.走這條線路,氣罐可以不用帶,一路上柴是相當充足的,但要注意防火。
4.一定要帶手套、手杖。
5.不要下暴雨的時候穿越峽谷,太危險了。

王雪
行者簡介
王雪,驢名“悠”,八零后,愛好文學。2005年闖入驢友江湖,處女行便是帶隊從南天湖穿越至仙女山。從此愛上驢行,后來又愛上騎行,曾在2013年騎行青海湖,同年10月登頂重慶最高峰陰條嶺。2015年5月再次登頂重慶城口縣最高峰五包山。川西、大西北到處都有其足跡。下一個目標是將重慶周邊的角落走完。
驢行感言
又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從做功課到出發不足一周的時間,時間之倉儲、搜集資料之難、準備之累,完全出乎我意料。在各路“神仙”“大俠”與三維谷歌地圖的幫助下終于對線路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次出去,感覺還是有些人個人主義有點強,缺乏集體觀念。總體來說,這是我走過的螞蝗最多、風景最好最原始、植物最多的線路。
AHike to Mount Daba in Chengk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