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北京數碼視訊全球投資總裁、中興通訊國際市場前副總裁)
從生態社會角度看計劃生育
◎汪濤(北京數碼視訊全球投資總裁、中興通訊國際市場前副總裁)
中國極其嚴格的一胎政策執行了30多年后,于2014年開始微調到“單獨二胎”,并引發社會上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激烈爭論。本文作者試圖從生態社會人口論的角度,解釋人類生存意義公理和超過人口極限的后果。
2013年2月,美國學者易富賢出版了有關中國人口問題的專著《大國空巢》 。書中基本匯集了中外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各種反對意見。另外還有一批國內學者反對計劃生育的書出版,如 《中國人口太多了嗎?》《人口危局: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 等。
事實上,30年前開始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并將此提升到“國策”高度時,并沒把它當作一項永久性的政策,而是設定30多年時間的有限政策。如果現在調整,甚至完全取消計劃生育政策,與當初的設想也是一致的,有一些調整,并不意味著對當初數量控制型基本國策本質上的否定。
另一方面,中國執行的嚴格一胎政策顯然不會是永久性的,因為人口平衡時的總和生育率是2.1%,如果全部嚴格一胎,永久執行下去必然是人口的不斷迅猛萎縮。因此,現在的確有必要討論,這個國策是繼續作些調整執行下去,還是完全取消。事實上,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口學者依然認為,數量控制型的人口政策應當是中國的選擇。
現在反對控制人口的學者,都是從經濟及文明的發展、勞動力不足帶來的人口紅利消失、人們生育意愿的人權問題、“失獨”的養老問題、老齡化及人口結構、計劃生育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等方面去考慮。但必須明白,之所以30年前要進行數量控制型的計劃生育,事實上就是當初已經意識到了人口數量早就超越極限的現實,只是過去的人口論并未給我們清楚指明極限到底在哪里。
生態社會人口論清晰地解決了計算這個極限的數學和測量基礎,通過計算可得出如下結論:包括日本、英國以至整個歐洲、印度、中國等眾多地區,其人口總量已超出極限了。只有俄羅斯、加拿大等少數國家,人口總量在極限范圍內,甚至美國的人口數量也已經開始接近極限。如果以MVSI(個體最小生存空間) 值最大的那些野生動物不會出現大滅絕為標準,確定“理論生態紅線面積”,就可以計算出“人類可使用面積”的最大值:
人類可使用面積=地球陸地總面積-無生命區面積-低生命區面積-理論生態紅線面積
因此,我們要去問問中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民,他們是否喜歡永遠居住在人均20~30平方米的高層公寓樓里?如果當中國人都變得越來越富裕之后,也都希望像美國和加拿大人那樣生活,實在對不起,當前在中國是不可能的。所以,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要想生活在寬松的環境里,就只有移民離開中國,去美國或者加拿大等人口稀疏的國家。如果太多中國人都想移民的話,美國和加拿大也不可能接收,因為他們也沒那么多地方。
人口總量在極限范圍之內,什么問題都好談。但如果超出極限,讓人口總量在符合人道的前提下自然縮減到人口極限量以下,就是首要工作。

汪濤
像中國、印度、歐盟等既是人口又是國土面積的大國或地區,其生態政策的選擇對全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中國、印度、歐盟、日本、印尼、俄羅斯、巴西、美國、加拿大、英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埃及、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南非、墨西哥、菲律賓、越南等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和生態政策的選擇,就注定不僅僅是這些國家的內部事務。
中國人甚至全人類只有如下選擇:
1.繼續堅持相對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并且推動全球,尤其那些人口大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2.大力提升糧食單產量。
3.無限提升人口密度。即使無限提升人口密度,如果不能有效擴大生態區域的面積,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依然無法阻止。
4.下決心開發包括中國中西部在內的無生命區(并非絕對無任何生命,只是生物量極其稀少,如荒漠、雪山等)和低生命區(如只生長有少量植物的戈壁等),使他們成為人類可使用面積。
5.或者,只能繼續聽任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直到最后人類滅絕!
因此中國進行的“單獨二胎”的調整,應作為一種繼續長期計劃生育的微調措施。如果期間未見到農業糧食單產量出現革命性的提升以及生態狀況出現根本性的好轉,并且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恢復大型野生動物群落,就應當毫不動搖地繼續再堅持至少100年以上以數量控制為主的人口政策,并且應當將這種計劃生育政策擴展到所有少數民族范圍。
在全球范圍阻止人口的繼續大幅度上升,并且使其進入下降通道,進入極限范圍之內,已經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人口的數量控制與“計劃生育”既是密切相關的,也有微小的區別。計劃生育是以人口控制為目的而制定的特定政策,這個具體政策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通過調整政策去改進,而不能以計劃生育政策本身有瑕疵,就完全否定人口存在極限以及需要對人口總量進行調節的事實。人口總量的調節可以通過計劃生育政策來實現,也可通過人們自愿去實現。自愿,而不是強制,當然是最好的方式。而要使得人們自愿,就需要讓全體地球人都理解人口數量控制的意義,而不是因反對某個計劃生育政策或執行中的問題,就對人口數量控制進行不理性的攻擊,并搬出一大堆的“人權、生育權”等概念進行價值論證。
如果我國的無生命區開發沒重大進展,中國的穩定人口數量應以8億左右為極限調控目標。這需要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平穩地達到。因此,在部分地區放開單獨2胎以后,全面放開2胎應非常慎重地考慮。在全面放開2胎以后,依然要設定3胎數量上限,并從社會總體上依然鼓勵少生。
(摘編自《生態社會人口論》,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本欄目責編/鄭挺穎 zhengtingy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