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平 鄧東豐 李愛霞
(1.濟源市環境保護局,河南 濟源 45599000000; 2.鄭州市二七區環境保護局,河南 鄭州 45500000000)
我國北方某市大氣污染源解析與防治對策研究
姚東平1鄧東豐2李愛霞1
(1.濟源市環境保護局,河南濟源45599000000; 2.鄭州市二七區環境保護局,河南鄭州45500000000)
本文選取我國北方某市為研究對象,對空氣進行污染源解析,分析污染成因,并提出響應研究對策,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提供借鑒。
PM2.5;污染源;研究
該市是我國北方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城市之一,綜合質量指數處于較高水平,2014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所占比例為50.7%,位居全省第8名,重度、嚴重污染比例為9.3%。從2014年大氣污染物的年均值來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多項污染的濃度年均值均處于較高水平,月均值呈現典型的U型分布,即兩頭高、中間低的分布特征;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來看,污染最重的因子是PM2.5,其次是PM10。
2.1污染源來源分析。從源貢獻來看,該市的工業排放較為嚴重(見表1)。SO2的排放中,工業源和電廠源占絕對主導地位,占總排放的98%,說明該市的SO2幾乎全部來自工廠的排放。NOx排放中電廠源占較高比重,約為71%,而工業源和電廠源共占NOx排放的85%。PM2.5和PM10中也是工業源和電廠源占很高的排放比例,分別占PM2.5總排放的90%,PM10總排放的76%。CO和VOCs中,工業源排放占很大比重,分別占總排放的42% 和69%。97%的NH3來源于農業源,但該市NH3的總排放量較低,表明該市并不是以農業為主的城市[1]。
2.2PM2.5工業大氣污染源分析。該市工業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煉焦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
從該市工業行業排放特征分析(見表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是該市SO2、NOx和PM10最大的排放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是PM2.5和CO最大的排放行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以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這五類行業是該市SO2、NOx、PM2.5和PM10排放量較大的五大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以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是CO排放較大的五大行業。由以上分析可知,該市的主要污染來源于工業排放,且工業排放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以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五大行業中,是個典型的工業性污染城市[2]。

表1 該市污染物清單 (萬噸)
3.1燃煤排放對大氣質量影響巨大。根據源解析結果,燃煤對PM2.5貢獻率為29%,是該市PM2.5污染的第一大來源。煤炭是該市的主導性的燃料來源,占其能源消耗量的八成以上,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供應結構對PM2.5污染影響巨大。
3.2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大。源解析結果表明,工業過程為灰霾的第二大污染來源,貢獻率為24.0%。
3.3機動車污染較突出。相對其他周邊城市,該市單位面積內機動車保有量比例偏高。建成區面積僅為42.0平方公里,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6.08萬輛,單位面積機動車保有量比例較高,超過一般四線城市。根據源解析結果,機動車對PM2.5貢獻率為23.0%,是灰霾污染的第三大來源。
3.4揚塵污染嚴重。源解析結果表明,全年揚塵對灰霾貢獻率為17%,其主要來源主要有建筑揚塵、道路揚塵以及土壤揚塵等方面。
4.1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全面控制區域大氣復合污染,對SO2、NOx、CO和顆粒物等多種污染物造成的復合大氣污染進行協同防治,是關系大氣污染防治成否的關鍵所在。全面控制區域大氣復合污染,不僅考慮SO2、NOx,要進一步加強其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重點行業、機動車、建筑行業實施一次顆粒物排放總量控制,協同對煙粉塵以及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以及溫室氣體等進行防治。逐步建立詳細的顆粒物及其前體物排放動態數據庫,分析確定節能減排和污染控制協同效應及調控技術對策。
4.2優先控制燃煤污染。該市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就在于控制燃煤,逐漸減少煤炭消費量,通過新建或引入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增加水電和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比例,實現能源替代和結構調整。同時對現有的燃煤單位,執行嚴格的煙氣凈化措施,盡可能改善因燃煤排放對該市大氣污染物的影響。
4.3嚴格控制工業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對于火電行業,分期分批對燃煤機組鍋爐提標改造,實行濕式電除塵、脫硫增容和脫硝深度改造,要求污染物排放達到排放限值。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高成長性制造業,加快培育先導作用突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擴張,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4.4控制重點時段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做好區域聯防聯控,完善灰霾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和發布制度,建立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適時啟動環境應急工作,努力控制大氣污染。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在重點減排企業中,停產高污染企業,完全切斷污染源;通過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污染供需,限產減排。
[1]王忠良,華德尊,李春艷.大氣環境容量與工業布局關系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1):21-23.
[2]郎玉波,胡慶民,宋書雁.鶴壁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及污染防治對策[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
[欄目責任編輯歐陽曦]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Air Pollution Source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 City of Northern China
Yao Dongping1Deng Dongfeng2Li Aixia1
(1.Jiyuan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iyuan Henan 459000;2.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wo-seven District of Zhengzhou,Zhengzhou Henan 450000)
This paper chooses a city in norther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source,analyzes the causes of pollution,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horough conduction of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PM2.5;pollution source;research
X524;X824
A
1003-5168(2015)10-0155-0
2015-9-27
姚東平(1970.12-),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