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 楊芳周曉燕 郭靜 黃蕓 沈珍寶(上海市普陀區長風街道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62)
某社區嬰兒母乳喂養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史玲 楊芳*周曉燕 郭靜 黃蕓 沈珍寶
(上海市普陀區長風街道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62)
目的:探討影響0~4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的主要影響因素。方法:以2012-2014年期間居住在長風社區的上海市戶籍0~4個月292名兒童及其母親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2012-2014年的0~4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分別為47.9%、54.4%和60.1%,呈逐年增長趨勢。影響兒童母乳喂養因素包括母親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及主要看護人。結論:提高長風社區母乳喂養率仍需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尤其是主要看護人為(外)祖父母的嬰兒,同時建立科學的喂養指導和健康教育是提高母乳喂養率的保證。
0~4個月嬰兒 母乳喂養 健康教育
母乳是嬰幼兒成長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兒童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1]。但研究顯示有部分嬰幼兒卻得不到母乳喂養[2-4]。本文旨在了解本社區0~4月齡母乳喂養現狀,探討影響母乳喂養的影響因素,為提高母乳喂養率提供科學依據。
1.1對象
2012-2014年來我中心兒保門診就診的、居住在長風社區的上海市戶籍292名0~4個月的戶籍嬰兒及其母親。嬰兒性別占比情況:男50.7%、女49.3%。嬰兒平均月齡為(2.95±0.12)個月,母親年齡19~36歲,平均(26.4±3.9)歲。
1.2方法
通過調查問卷及訪談了解分析292名嬰幼兒的喂養情況以及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問卷內容包括:兒童及其家庭的一般情況、家庭收入、日常看護人、母親的年齡、職業及文化程度等。
1.3統計學方法
全部問卷結果錄入《全國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數據直報系統》,數據導出后以Excel存檔,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單因素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母乳喂養率
由表1可見,2012-2014年母乳喂養率呈逐年增長趨勢。

表1 兒童喂養方式調查結果分析[n(%)]
2.2影響因素分析
母親文化程度以大專及以上為主(84.9%),其母乳喂養率為56.5%(140/248);分娩方式為順產的母乳喂養率為58.3%(101/173),而剖宮產為48.7%(58/119);兒童主要看護人為母親的母乳喂養率(82.1%,55/67)遠遠高于(外)祖父母(45.8%,88/192)和其他看護人(48.4%,16/33);本次調查分析顯示不同文化程度、分娩方式、不同看護人對嬰兒出生后4個月內的母乳喂養率有影響,而分娩地點與母乳喂養率無顯著差異。
2.3多因素分析
進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及主要看護人是嬰兒母乳喂養的影響因素(表2)。

表2 嬰兒母乳喂養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熱能、蛋白質、脂肪、鈣和鐵,即維生素等,它們比例結構適中,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佳選擇[5-6]。按照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目標,到2020年,純母乳喂養率應該達到50%[7]。本調查結果顯示2012-2014年三年中純母乳喂養率逐年升高,且2014年最高(60.1%),長風社區純母乳喂養率已達到國家要求。這可能由于隨著人們對母乳喂養知識知曉率的提高,并且通過中心婦保醫生在產后訪視現場進行母乳喂養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養率,建立了母乳喂養的信心,使母乳喂養率逐年提高。
本次調查顯示,影響長風社區0~4個月兒童喂養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及看護人。母親學歷為大專及本科以上的母乳喂養率高于母親學歷相對低的,提示不同知識層次的母親在兒童喂養知識方面有不同的認知度。剖宮產者母乳喂養率低,可能因為剖宮產手術之后,由于疼痛、行動不便、泌乳較晚等,影響了母乳喂養。近年來,由于產婦年齡有增高趨勢,加之剖宮產率上升,以及妊娠期營養不均衡、精神過度緊張等諸多因素,產后母乳喂養有下降趨勢[8-10]。因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保和婦保醫生加強母乳喂養重要性的宣教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在兒保和婦保門診進行母乳喂養優點的宣教,利用產前保健、產后訪視的機會對產婦進行科學指導喂養嬰幼兒,鼓勵產婦堅持母乳喂養,改善不合理的喂養方式,提高兒童及產婦的整體健康水平。
[1] 閆玉枝, 閆斌林. 剖宮產術后影響母乳喂養的原因與對策[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01, 17(2): 147-149.
[2] 徐韜, 于曉松. 母乳喂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衛生統計, 2009, 26(4): 406-410.
[3] 張艷麗, 楊燕麗. 影響新生兒母乳喂養的因素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9, 13(4): 57-58.
[4] 錢霞, 劉愛東, 于冬梅, 等. 2007-2009年中國貧困地區2歲以下兒童母乳喂養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衛生研究, 2012, 40(1): 56-59.
[5] 全小珍, 楊海虹. 影響住院期間和產后42天母乳喂養因素分析[J]. 溫州醫學院學報, 2005, 35(2): 149-151.
[6] 甘文玲, 趙妍, 王繼林. 重慶城區0~4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07, 22(20): 2805-2806.
[7]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4.
[8] 張偉霞, 徐艷. 剖宮產術后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及護理措施[J]. 黑龍江護理雜志, 2000, 6(6): 78.
[9] 呂亞蘭, 蔣小強, 王健, 等. 重慶市南岸區嬰兒喂養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2, 20(11): 1046-1049.
[10] 柏曉林. 影響母乳喂養成功的因素及相關措施[J]. 職業與健康, 2004, 20(4): 128.
Analysis of the infant breast feeding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a community
SHI Ling, YANG Fang, ZHOU Xiaoyan, GUO Jing, HUANG Yun, SHEN Zhenbao
(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0-4-month-old infant breast feeding. Method: Two hundred and ninety-two infants at 0 to 4 months old and their mothers who lived in Changfeng Community with Shanghai household registration from 2012 to 2014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breast feeding rates of 0~4-month-old infants were 47.9%, 54.4% and 60.1% during the three years from 2012 to 2014, and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infant breast feeding included the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s, delivery way and main caregivers. 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especially for the main caregivers such as the infant grandparents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for increasing the rate of the breast feeding in Changfeng Commun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feeding guidance and health education is a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breast feeding rate.
0-4-month-old infant; breast feeding; health education
R174+.4
A
1006-1533(2015)18-0061-02
楊芳。E-mail:bingfeidiandian@163.com
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