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農產品品牌高層研討會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會展中心揭牌儀式、北京地大物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北京地大物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會議就我國農產品流通領域轉型升級、中國地理標志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等重大課題進行研討。
農業大國 品牌小國
中國已連續11年糧食豐收,2012—2015年我國農產品的產量超過19億噸。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農產品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產品貿易大國和消費大國。但中國躋身世界100強的是中石化、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等品牌,而農產品品牌卻遺憾缺席。
全國勞動模范、北京新發地品牌創始人、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指出,中國是農業大國,但卻是農產品品牌小國。據農業部市場信息司專家介紹,我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已經超過10萬個,農產品注冊商標超過125萬個,且每年以10萬個注冊商標的速度在發展。但我國農產品注冊商標的發展速度遠遠低于工業品的發展速度,商標增長數量落后于工業、商業。五常大米是一個區域公用品牌,230多萬畝的水稻面積有600多個品牌。壽光蔬菜也是區域公用品牌,下面有130多個品牌,我國農業品牌雜、亂、小,不成規模,難以發揮競爭力。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高鐵生認為,我國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建設存在的問題制約了農業發展。
一是片面強調中國國情,認為對中國的農民不能要求過高,中國的農業生產條件落后,需要很長的提高過程。因此,中國農產品的標準現在不能向發達國家看齊。
二是搞國內外雙重標準。出口采用歐美、日韓的標準,在國內銷售則降低標準,不尊重國內消費者的主權,導致中國的消費者不買本國的農產品,買國外的農產品,甚至買本國的農產品也要到國外。
三是地方保護主義作怪。一些農產品出了質量問題,當地政府習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某農產品出了問題,但只要每年財政稅收收入超過500萬元,當地政府就不允許任何機關查處。這種保護主義實際上阻礙了一些地方農業的發展。
四是片面強調農產品數量安全,忽視質量安全,有意無意地淡化品牌的競爭力問題。
高鐵生指出,要正視新形勢下我國農產品產銷面臨的新挑戰。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和我國簽訂自貿協定,這些國家農產品會以低關稅、零關稅和我國農產品產生競爭?!岸鶕TO的協議,我國政府對農產品的補貼已到了天花板。國外進口糧食價格低于國產糧價,農民種糧不如買糧,我國農業經過幾十年發展面臨新的困惑?!睆堄癍t不無憂心地表示。
另外,網購和品牌聯系日益緊密。隨著線上市場的發展,今后可以斷言,沒有品牌、沒有知名度,產品在網上銷售就會處于劣勢。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教授表示,我國的農產品正面臨著由過去的追求產量向追求質量,由過去的追求規模向追求效益,由過去的追求產品向追求品牌轉變,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
提升產品競爭力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作為世貿組織成員間通行的規則,是針對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名、優、特產品所采取的一項特殊的產品質量產地監控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地理標志產品作為一種自然和人文資源,既是稀缺的,也是不可復制的。它與版權、商標、專利、工業設計等并列為知識產權。
作為創新型涉農互聯網企業,北京地大物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近年來創辦了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商城、中國地理標志文化博物館。董事長侯續江介紹,近年來,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依照國際慣例和商標法、標準化法和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地理標志注冊認定的方式保護這些特色農產品。截止到2014年年底,經過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三部委分別批準注冊保護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已有6100多件。地理標志提高了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價格水平,已經獲得地理標志注冊的農產品收購價格普遍上漲了15%至90%。
據了解,截至2014年,云南省已使用注冊商標的地理標志產業年產值達519億元,年銷售額達437億元,年利潤達104億元,為注冊前的2.78倍。全省已注冊商標的地理標志產業從業農民的年收入比注冊前普遍增長20%以上。
龍口粉絲、煙臺葡萄酒、煙臺蘋果和煙臺大櫻桃等產品是山東省煙臺市的傳統特色農產品。目前,全市共有10家葡萄酒企業、93家龍口粉絲企業和24家蘋果企業獲得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資格。龍口粉絲遠銷日本、韓國、美國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更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產品價格一漲再漲。
盡管如此,從事地理標志研究的國務院研究中心研究員黃賢濤表示,我國雖然是地理標志的資源大國,但遠遠不是強國。很多生產者、消費者,包括經營者對地理標志的認知度不是太高。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勇介紹,歐盟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啟動比較早,近幾年歐盟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陸續進入中國,特別是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今年中歐建交四十周年,歐盟推出 “源味歐洲”地理標志產品推介活動,幫助歐盟地理標志農產品進入中國城鎮社區和超市。與之相比,我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廣工作還非常薄弱。
專家指出,我國在地理標志產品頂層設計方面還不到位,目前同時有三個部門在做三種地理標志的保護。國家質檢總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部門為農產品地理標志,工商部門為集體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容易發生混亂。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為地理標志保護專門立法。統籌協調,職能分工,成立部級合作機制,多層次、多層面搭建產學研的合作平臺,更好地為地理標志產業提供服務。同時,建立農產品品牌競爭力指數、農產品黑名單制度,加大對假冒偽劣農產品的打擊力度。
本次活動,北京新發地與北京地大物博公司聯袂打造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會展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國家地理標志會展中心將宣傳地方文化旅游資源、推廣特色農業成果、打響地理標志品牌、促進商品產銷對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