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孔德琨
扭桿作為一種彈性元件,已被廣泛的應用于現代汽車的各種懸架中。原因如下:扭桿彈簧的單位質量儲能量是鋼板彈簧的兩到三倍,可節省材料,利于輕量化;其次,它比螺旋彈簧占用空間小,布置方便;同時,扭桿彈簧本身固定在車架上降低了非簧載質量,有利于改善行駛平順性;還可以調節車身高度等等。
為滿足不同客戶市場需要,完善車型譜系,某汽車公司開發了一款微型貨車,該車前懸架系統便采用了不等長雙橫臂、上置扭桿彈簧式獨立懸架結構。根據該車設計參數要求,需要對其扭桿彈簧進行設計開發與計算。
該系新車型開發對標韓國某款車型(標桿車),通過利用CATIA軟件,逆向建模,創建該車型前懸架模型結構。該車型前懸架為不等長上、下雙橫臂,上置扭桿彈簧式獨立懸架,如圖1。
在扭桿彈簧懸架設計中,根據整車性能達標書所給定的參數和行駛平順性要求,確定懸架偏頻的范圍(一般選取乘用車經驗值水平),然后初步確定懸架剛度值K。關系如下:
因此,在保證懸架剛度要求的同時,必須考慮整車的可靠性使用壽命,即不能超出根據壽命和強度所確定的扭桿彈簧的應力值。最后根據標桿對比分析,初步確定扭桿彈簧工作直徑為22.8mm,長度為1020mm,材質選取為60Si2MnA(常用)。具體圖紙如圖2,端部為圓弧形過渡。
2.2.1 扭桿彈簧有效工作長度計算
該車型扭桿彈簧的截面為圓形截面,端部是圓弧形過渡,過渡段長度bL:
L為扭桿長度,由圖紙可知為1020mm;Lf為當量長度,其計算公式為:
桿身長度La: La= L - 2(Lb+Lc)
有效工作長度: Le= La+2Lf
式中,d為工作直徑22.8mm;D為端部直徑30.75mm (兩端直徑一致);Lc為圓弧過渡部分長度22mm,由以上公式,最終計算得出扭桿彈簧有效工作長度Le為952.2mm。
2.2.2 扭桿彈簧剛度的計算
扭桿彈簧剛度KT:
計算式中,G為剪切彈性模數, 取G=75460N/mm2;L為952.2mm;計算得:KT=36.7N.m/°
扭桿彈簧懸架的剛度取決于扭桿彈簧剛度和導向機構型式,雖然扭桿本身具有不變的剛度,但由于有導向機構的作用,使扭桿彈簧懸架的剛度不是一個常數而呈非線性變化。此懸架系統空、滿載時的結構簡化示意形式如圖4。
根據上圖4,可得出前懸架的剛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K為前懸架剛度,P為簧下載荷,T為扭桿的扭轉力矩,φ為扭桿的扭轉角度,KT為扭桿的剛度。通過計算可得出,空載狀態前懸架剛度為 51.3N/mm,滿載狀態前懸架剛度為51.8N/mm。
其中 Mmax= KT*θmax
式中,τmax為扭桿最大剪切應力;Mmax為扭桿最大扭轉力矩,取前懸架上跳極限狀態的扭桿扭矩為扭桿所受最大扭矩;θmax為扭桿最大扭角。根據對前懸架力學計算以及模型分析,得出扭桿極限位置扭轉角度為52.5°,從而根據以上計算公式可得出扭桿最大扭轉剪切應力τmax大小為828 N/mm,小于材料(60Si2MnA)的屈服強度1372 N/mm,滿足使用要求。
在汽車懸架設計中,主要以車身振動的固有頻率(俗稱偏頻)作為評價平順性的重要指標。人體所習慣的垂直震動頻率是步行時身體上下運動的頻率,約為1.0-1.6Hz。此車型采用乘用車的標準水平,要求前懸架偏頻范圍在為 1.0-1.6Hz之間。
其中:K為懸架剛度;M為懸架的簧載質量;f為懸架的垂直變形。由以上計算公式,可以得出前懸架滿載偏頻為1.49Hz,由此可知, 前懸架滿載偏頻計算結果滿足使用要求。
經系統的計算校核,整車前懸架偏頻符合整車初步設計要求,扭桿彈簧結構與尺寸也符合整車總布置要求。根據最終定型結果,將扭桿彈簧的整體數據發往供方廠家進行模具件制作開發,開發后裝車驗證,經過多輪的產品試驗車在定遠試驗場進行20萬公里可靠性試驗,以及扭桿彈簧本身的臺架試驗報告,試驗結果證明扭桿彈簧的設計符合整車的開發要求。
本文整體結合實際車型的開發,利用CATIA軟件進行逆向建模與分析,初步定型,然后對扭桿彈簧進行了設計分析與計算,同時又對最后的設計結果進行了臺架和可靠性驗證,驗證結果表明可以滿足實際使用條件。
[1] 汽車工程手冊一設計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余志生.汽車理論(第四版).北京:北京工業出版社,2007.
[3] 劉惟信.汽車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一版),2001.
[4] 王祖禹,江輝等.扭桿彈簧和扭桿彈簧懸架的設計.汽車技術,1999.
[5] 陳家瑞.汽車構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