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榮雄

“成排民房換新裝,村處林中賽仙境。長江凈水通到戶,環村公路連基地。新村社區美如畫,安居樂業民俗變……”幾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瑞昌市武蛟鄉小月村退休教師朱樸智的心聲。的確,凡是來到小月村的人無不眼前一亮,曾經破舊、低矮、凌亂的窮村落現已變為靚麗的新村莊,村民們喜笑顏開,暢談美好生活。

小月村地處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武蛟鄉東部的赤湖之濱,瑞碼快速通道擦村而過,是江西省扶貧開發重點村。過去由于該村人多地少,村民思想觀念落后,固守宅基地現象嚴重,村中房屋破舊,村級經濟薄弱,村民人均收入較低。近年來,在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小月村成為瑞昌乃至九江市遠近聞名的靚麗新村,成為九江市乃至江西省貧困新村建設的“活樣本”。
精心調度 高效推進
三年來,九江市駐村扶貧工作隊始終把小月村扶貧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堅持帶著真情、帶著責任幫扶。他們深知要想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就必須充分了解小月村情,找準科學的發展思路,掌握工作的主動權,當好村建“舵手”,成為村建“推手”。掛點小月村的九江市領導馮靜和牽頭單位九江市直工委等幫扶工作隊單位領導,多次深入小月村組項目一線,走進廣大群眾家庭,詳細調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幫助小月村確定了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農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資金投入是保障。經過充分調研、醞釀,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拿出了切實的幫扶計劃,并且按照既定的計劃,挖掘潛力進行資源整合,彌補村建資金的短缺和投入不足。三年來,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堅持每年年初到小月村集中調研、現場辦公,謀劃布局村建工作,逐項落實幫扶任務,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鼎力支持,共為該村籌集幫扶資金500多萬元,整合項目折合資金近1000萬元,使該村率先實現了高標準的整村推進目標。特別是為幫助小月村村民引進飲用長江潔凈自來水,大到爭取省市管道建設項目,小到瑞昌當地企業接水口開戶費減免,九江市直工委、扶貧移民辦、村建辦、漁業局、交通局和公路局等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成員單位都是主動幫扶、主動協調、主動作為,扎實地推進項目建設。
因地制宜 依靠群眾
在工作中,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充分了解民情、收集民意,發揮集體智慧和眾人力量。如今的小月村建設依山就勢,沒有大拆大建、沒有假山假塘、沒有滿場硬化,處處都是“化妝”后的自然美,而非“整形”后的人造美。
2012年,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提出建立小月村“民情檔案”,依靠村黨支部摸清村情民情、傾聽群眾心聲,讓黨員從“看客”變成“演員”,為村建扶貧提供科學依據,并被省市多家媒體廣泛宣傳。三年來,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就是憑著民情檔案掌握方向、駕馭全局,科學指揮著一項項建設,努力克服一個個困難,有效解決一個個問題。村民陳雪華,因丈夫病故,又要撫養一對年幼子女,無法脫身外出務工,生活壓力很大,跟村組上的黨員反映情況后,領導立即協調落實她到村小做炊事員,幫她解決了生活和子女上學的大難題。
三年來,在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小月村村建扶貧工作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成了瑞昌乃至九江市的“活樣板”。2012年小月村修建硬化桃園路、修筑攔湖壩,提高了800畝灌湖汊水產養殖能力;2013年,修建硬化雷家湖路,打通了村民夢寐以求的環村沿湖產業路;2014年,又啟動了300畝精養魚池改造,帶動了瑞昌市武蛟鄉千畝雷家湖精養魚池改造項目。
多方支持 傾情關愛
回眸小月村發生的巨大變化,村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他們不會忘記這都是黨的好政策,是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鼎力支持的結果,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月村雖毗鄰湖濱,但地下水十分匱乏。過去該村也曾想了很多辦法,但經測算,要想從鄰近的城區或碼頭鎮引進自來水,至少需投入400多萬元。為解決村民飲水難題,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特別是市直工委同志高度重視,多次調研,共同協商解決方案,并加強跟蹤協調落實,最終于2014年圓了村民多年的夢想,成為瑞昌市飲用長江潔凈水第一村,而且還比預算節約近300萬元。用電也是小月村多年的歷史難題。因小月村過去農網改造不到位,加上近年用電量加大,農村電線、電話線和電視閉路線角豆藤般交叉混雜,十天用電九天斷。對此,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同志多次出面協調,當地供電部門爭取立項,按照城市社區建設標準試點,投入200多萬元,為小月村進行了電網升級改造,解決了用電難問題。
細屋陳村面積大,民房散,建設壓力大、投資缺口多,新村建設遲遲難以啟動,村民“等靠要”思想嚴重,村干部無計可施。九江市駐村定點扶貧工作隊得知后,找到村莊知名人士和理事會成員進行動員,講政策、理思路、算投資、教辦法,使村民們熱血沸騰。不久,村建改造啟動了,破舊雜屋拆除了,房屋外粉實施了,而且是全民參與、個個出力,村民陳前新主動捐資支援家鄉建設,4個理事會成員都帶頭捐款,不但資金缺口問題解決了,而且還于去年末建成了該市最靚的新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