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兆珩(山東建筑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關系
竇兆珩
(山東建筑大學,山東 濟南250101)
摘要: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針對社會行為與現象為研究對象,它是我們認識社會和獲取有關社會各種知識的重要途徑。社會科學在和自然科學的關系是既關聯又有所區別的。因為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特點是復雜多變的。所以必須要有一種優勢與內涵并存的研究體系來進行研究應用。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式方法,當然也包括教育。縱觀20世紀來教育研究方法的歷程就可以發掘出兩條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那就是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在一般情況下,定量研究是廣大學者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則相對邊緣化在大部分時期內,定量研究處于研究方法的主流,定性研究處于研究方法的邊緣。所以研究教育方法在當下環節是及其重要的。
關鍵詞: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C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26-01
作者簡介:竇兆珩,山東濟南人,山東建筑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
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的側重點是單位個人組成的社會結構方面,同時也著重于社會的運行與變革研究,所以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社會科學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處處顯現,并且對人們的行為和認識社會的價值判斷和目標有著很大的影響,但社會生活又處處發生著變化,所以在社會科學理論和社會生活經驗兩個方面的劃分是比較困難的,也很難斷定社會科學理論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就在于:自然科學對社會的影響和表現往往比較直接,人們可以第一時間清楚并直觀的了解到,而社會科學體現在社會行動和生活中的作用相對抽象,主要通過抽象的語言和意義表現在人們對待社會的價值態度和規則體系中,勉強可稱之為“理論成果”。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人們會普遍低估了社會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和創造的影響的根本原因。如果將社會科學的實踐性充分明確與劃定,那么人們就會認識到社會科學重要的實踐性,從而不會貶低社會科學存在的意義。
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概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一些關于方法的學說和理論,從而構成一種體系。其中如何選擇方法以及其價值和標準規范問題是其核心問題。它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的種種現象以及它的運動規律,這些稱為社會客體。社會客體作為社會科學研究對象,其主要內容就包含社會發展、社會的本質以及規律、社會的結構和功能、社會的機制及其動力等諸多方面。
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特征。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總體特征大概分為三個:一,以經典實證主義為前提,也就是認為只有系統的有經驗的研究才能夠獲取到知識,在這一點上是與自然科學的研究思路保持一致,并且認同社會的發展同樣存在著一定的規律。二,以堅持歸納主義為原則,表明歸納經驗是科學知識的基礎的這種觀點,從過往經驗上來證實和通過該經驗來預測是科學研究的任務。三,科學知識的客觀性是萹蓄堅持的原則,認為做科學研究就要遵守相對的研究邏輯,才可以得出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結論,所以及其強調系統邏輯性。除此之外,科學還有一定的規律可尋。雖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體系經過專家和社會學者經過長期的努力已經日臻完善,但是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完備還有一段距離,因此這還有待我們繼續努力。
1.定量研究的哲學基礎。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是實證主義從古至今發展的三個階段,而表現在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的產物就是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有著這樣的前提假定∶一、假設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在任何科學中都可適用,并將客觀性和精確性作為對科學性的解釋。二、假設把教育分為多個能具體觀測的變量,一個個變量間有線性或者非線性關系的存在,然后在控制部分變量的情況下就可控制教育現象與活動。三、認為通過研究能夠獲取到含有普遍規律的客觀知識是教育研究工作的目的,然后運用到具體操作中。
2.定性研究的哲學基礎。由于存在著多種在看待問題的方法上都與實證主義背道而馳,站在實證主義對立面上的哲學流派,而這些哲學流派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還互相存在差別,定性研究就是在這種多種哲學觀的影響下產生的。
相比于定量研究而言,定性研究更加講究看問題的整體性,將對問題的偏見暫時拋開,尊重被研究者與研究者之間的互動與問題當事人的觀點。通過對本體論的研究后更加強調人類的情感與意識,認為情感和意識是支配完成人類活動的基礎。從認識論上來說,知識內在規律并不能完全限定知識的發展,更不能僅僅只有理論推導就得出的,應該在結合實踐的情況下得出最完善的結論。在價值論上,只有遵循價值理性的推導,才能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都是研究一個問題的方法,隨著研究方法的發展,通過運用這兩種方法研究,能夠是問題研究得更加全面與透徹。從觀察的角度打個比方,當在對研究中的一個具體問題不能夠明確定論的情況下運用的觀察或者半結構觀察來發現問題,這就運用的是定性研究。如果是已經有很完善的理論指導下研究的問題,想通過假設來驗證而用到觀察法時,就運用的是定量研究。
用自然科學掌握的方法來解決由不同個體不同獨特文化等多種因素匯集成的這種復雜的教育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就需要用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法來解決問題,定量研究法的局限性是很明顯的。由于定性研究是在對定量研究的反思與批判的基礎上形成的研究方法,所以運用定性研究方法,一是可以在整體上掌握教育問題,二是能夠全面和正確的的研究教育現象,但是定性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教育問題上,兩種方法單獨運用的話都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不同的研究方法間不能夠總是處在對立位置,定量與定性研究應該做到互相支撐與補充。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整體輪廓,而定量研究又是定性研究的條件所在,所以我們應該在看待研究方法時,不能夠只運用一種方法,應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研究問題,才能夠使問題在對立統一方面做到完善的處理。
參考文獻:
[1]簡春安,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4。
[2]李方,現代教育研究方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進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