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偉
近日,湖南臨湘市原市長龔衛國吸毒事件,再次引發關注。
8月25日,岳陽市網絡文化建設管理中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臨湘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劉群林因群眾反映涉嫌吸毒,已被免職,調回岳陽市檢察院,正接受組織調查。臨湘市原副市長、公安局長曹青松也因對原市長吸毒事件負有責任而被職。
有消息稱,曹青松被免職緣于對龔衛國吸毒監管不力。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了解,對于龔衛國吸毒一事,曹青松確實事先知情。而劉群林被免職,可能緣于他涉嫌陪龔衛國吸毒。
《中國新聞周刊》還了解到,龔衛國吸毒一案,或有其他臨湘官員涉入其中。
臨湘官場的吸毒問題因此備受關注——到底有多少官員卷入其中?臨湘市前副市長姜宗福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很慶幸自己在臨湘待的時間不長,“時間長了,我也很難保證。”

在姜宗福眼里,龔衛國是一位事業心很強、能力也很強的官員。“年紀輕、學歷高、能力強。”
2003年,龔衛國通過公開選拔成為湘陰縣副縣長,同時在中南大學獲得了倫理學碩士學位。此后。他先后在湘陰縣、汨羅市任職,并于2009年被任命為岳陽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在37歲時成為正處級干部。
彼時,岳陽市文化局是一個“爛攤子”。姜宗福說,在龔衛國上任前,岳陽市文化局有一個十多年未交房的家屬區,還有兩個商業爛尾樓,“已欠債1億元”。整個文化局資金吃緊,基本處于運轉不動的狀態。
龔衛國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四處籌資,并努力爭取國家的補助項目,終于把債務還清。據知情人士介紹,龔衛國所能利用的資源,一是家族中有人經商,二是在湖南省官場中的人脈。
2011年,龔衛國被派往臨湘擔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岳陽市委看中的,是他的活動能力和領導能力。”姜宗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12月,39歲的龔衛國成為臨湘市市長。
龔衛國上任后,對該市的道路改造、“文明城市”創建、招商引資、重點工程建設都非常重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臨湘市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家對龔衛國的評價大多是“能吃苦,是個干事的人”。
有一段時間,龔衛國每天都出現在臨湘的市政建設工地上,幾乎每天都占據新聞報道的主要位置。有一天,在晚上的臨湘新聞中,龔衛國一人獨占7條。有人據此評價說,龔衛國期待升遷的心情過于明顯。
2013年,臨湘市市委書記調離臨湘,龔衛國一心想補缺,卻最終未能如意——臨湘市又調來一位“一把手”。臨湘市多位受訪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龔衛國對這一安排的失望,有時候就寫在臉上。“有時候,市委召開會議,對一個事情進行表態,龔衛國會立即召開市長辦公會,對此加以否定。”
多位接近龔衛國的人士稱,在官場上,龔衛國脾氣是“出了名的差”,常為工作的事情發怒,甚至在開會時張口罵娘。“他沒官樣,不尊重官場老規矩,講話太隨性。有時候會不分場合批評人,完全不顧及別人的面子,讓人感覺有點‘政治不成熟。”
據知情人透露,私下里,龔衛國是位性格不羈的性情中人。“甚至在飯店吃飯的時候,他對女服務員開玩笑的尺度也蠻大。”這位知情人士說,在有關部門對龔衛國的生活作風問題進行調查時,牽扯到了多個部門,包括多位女性。另外,在擔任臨湘市市長期間,龔衛國曾為數位與其有過接觸的年輕女性安排工作。
姜宗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龔衛國或許是在仕途遇到挫折之后,開始在幻覺中尋求安慰。2014年,龔衛國曾經出現幻覺,打電話報警稱有人要加害于他。
一位岳陽市政府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臨湘市公安局長曹青松應該早就知道龔衛國吸食毒品,但龔是上級,又是關系不錯的同僚,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龔衛國的吸毒行為,可能早已被臨湘市政府內部人員發覺。上述岳陽市政府官員引述臨湘市某局局長的闡述說,這位局長與龔衛國一起出差洽談一個項目,龔衛國拿房卡開門的時候,從褲兜里掉出一粒藥丸,但龔衛國并未覺察。這位局長偷偷撿起了藥丸,并確定這是一枚冰毒藥丸。
如何處理這粒藥丸,這位局長當時很糾結——不給,怕龔衛國第二天洽談項目時精神萎靡出丑態;給吧,又不知怎么給。最后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這位局長找到龔衛國,問他是不是感冒藥掉了,龔衛國接過藥丸,什么話都沒說。
2015年3月,湖南省紀委巡視組第八小組進駐岳陽,收到一封實名舉報龔衛國的信。臨湘市委書記黃俊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證實了這個說法——湖南省委巡視組接到舉報后介入調查,才發現了龔衛國的“病情真相”。
就在巡視組進駐約10天后,臨湘開始流傳龔衛國被調查的消息。臨湘市政府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龔衛國最后一次出席活動,是在4月7日。
這一天,龔衛國以身體不適為由,遞交了請假條和辭職書,稱自己“有抑郁癥,需要接受治療”。4月14日左右,龔衛國入住的廣州市某醫院情感障礙科,出具了一份需要住院治療的證明。此后,龔衛國在家人的陪護下以“抑郁癥”的名義進行治療,其間的尿檢呈陽性。
公安機關在對龔衛國進行調查時,他比較主動地作了供述。公安機關根據龔衛國出現的癥狀得出結論:龔衛國至少已吸食毒品兩三年,達到了成癮程度。
2015年4月21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岳陽臨湘市市長龔衛國涉嫌吸毒,目前公安機關已正式立案調查,已經免去龔衛國臨湘市委副書記職務,其臨湘市長的免職程序正在依法依規辦理中。”
在龔衛國案發前,據《長沙晚報》報道,2014年2月20日至3月20日,岳陽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娛樂服務場所涉毒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僅一周時間,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8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15人,組織開展清查行動26次,清查賓館、酒吧、KTV等娛樂場所499家(次),查獲涉毒違法人員222人。
龔衛國吸毒的場所,正是臨湘市某高檔賓館。接近龔衛國的人都知道,龔交友廣泛,“唱KTV、泡吧、喝酒,樣樣在行”。與他一起吸毒的人不乏當地搞房地產、基建工程的老板。這個圈子有不少地下交易場所,毒品也是通過這個圈子的內部人員進行交易。
據《新京報》報道,龔衛國曾與一張姓吸毒女子長期保持男女關系。這位女子早先與一位開發商談戀愛,龔衛國與這位開發商是朋友。3年前,該女子與男朋友在長沙一家酒店房間內吸毒時,龔衛國與其結識。
2013年夏,這位張姓女子和另外一位朋友到臨湘找龔衛國,在臨湘太平洋大酒店一房間內,二人第一次一起吸食毒品。
前述知情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臨湘,吸毒者通常都有固定的吸毒地點和供貨人。“可以肯定的是,龔衛國不會親自保管毒品。冰毒價格便宜,能夠獲取的渠道比較多。”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因為龔衛國有毒癮,有些老板希望通過提供毒品,與市長進行利益交換。“依賴毒品的人,通常就會依賴提供毒品的人。”
龔衛國案發后,公眾在質疑官員監管制度的同時,也提出另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官員卷入吸毒的漩渦中?
關于臨湘市檢察院檢察長劉群林是否因陪同吸毒被組織調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岳陽市處級官員說,劉群林確實涉嫌吸毒,但是否是陪龔衛國吸毒尚難確定。《中國新聞周刊》另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約有22人卷入龔衛國吸毒案,其中有不少公務人員。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檢察機關及紀委相關部門的證實。
在臨湘副市長職位上離任后,姜宗福出版了一本反映官場潛規則的自傳體小說《官路》,小說以他曾任職的臨湘市為藍本,描述了很多官場現象。
姜宗福說,從一個鄉鎮的干事到黨委書記,要用太長的時間,但有時候空出來一個位子后,上級不是從本地提拔,而是從上面派下來一個,很多的官員都會有心理波動,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抑郁。“你說我沒政績,隨便什么干部七七八八都能扒出好多政績來。主要是靠感覺和印象選干部。在這種用人現狀之下,真正想干事又上升無望的人確實很苦悶。”
“當年省里選拔一批知識分子充實到基層去,龔衛國有高學歷、高職稱、有背景,政治抱負很大,”姜宗福舉例說,“但是一個人的政治生命很短,每往上一步要耗兩三年,在45歲之前不到正廳級的話,他的政治抱負是很難實現的。如果采用非常手段還實現不了,政治素養經不住考驗的可能就會抑郁成疾,自甘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