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紅 郭暉
摘 要:大葉黃楊是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在園林綠化和美化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大葉黃楊白粉病嚴重危害了其觀賞效果。該文介紹了大葉黃楊白粉病的發生特點、發生規律,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技術,為大葉黃楊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關鍵詞:大葉黃楊;白粉?。环乐?/p>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7-101-02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Oidium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Duan Yanhong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ampus virescence and beautification.It is an important in landscape taxa. Oidium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the health and beautification effe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tion of Oidium Euonymus japonicus Thumb,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echniqu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Euonymus japonicus Thunb;Oidium;Prevention and control
大葉黃楊(Euonymus japonicus Thunb)是衛矛科(Celastraceae)的一種常綠灌木,主要用于園林綠化和美化環境,是園林景觀的主要植物之一,常用于道路、居民區、公園、高校、城市和廣場等地的綠化。但是,在每年的4~9月,大葉黃楊白粉病發生較為嚴重,嚴重影響了其觀賞效果。為此,筆者對大葉黃楊白粉病的發生特點、發生規律等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技術,為其在園林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發生特點
白粉病對許多花卉有很大的危害,嚴重時會致植株死亡,屬于世界性病害,也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筆者以新鄉學院大葉黃楊為調查對象,樹齡在8a左右,樹高1.2~1.3m,調查發現,其主要發生在葉正面,偶爾也見于葉背面,還可危害花蕾、幼芽、幼枝和嫩梢等部位。病斑多為白色近圓形,呈放射狀,嚴重時小斑融合成大的斑點,擦去白斑可見黃色的斑點。葉片和新梢布滿白粉,嚴重時會造成葉片皺縮、扭曲、畸形,及早脫落甚至整株死亡,影響大葉黃楊綠籬的生長發育和園林美觀效果(圖1)。
圖1 大葉黃楊白粉病發病癥狀
2 發生規律
白粉病的病原為真菌,主要危害櫟、繡球、梔子、紫藤、銀杏、杜鵑、迎春、杜鵑、木蘭、禾草、欒樹、構樹、垂柳、合歡、樸樹、枸杞、秋葵、臭椿、梅花、丁香、石楠、楓楊、木香、蜀葵、蘋果、櫻花、法桐、芍藥、薔薇、月季、玫瑰、紫薇、洋槐、苦楝、樟樹、女貞、海桐、黃櫨、梭梭、菊花、玉蘭、九里香、瓜葉菊、鳳仙花、廣玉蘭、大麗花、報春花、常春藤、百日草、秋海棠、四季海棠、白三葉草、樹錦雞兒和大葉黃楊以及十大功勞等綠化植物,園林植物品種不同抵抗白粉病的能力就有差異。大葉黃楊白粉病病原的子實體和菌絲在病株或殘體上越冬,第二年的5月份(下轉111頁)(上接101頁)產生分生孢子,借助風力或水力傳播。在大葉黃楊白粉病發病期間可能會多次感染或侵染,在每年的6~7月表現得最為嚴重,而且密植更加有利于白粉病的發展和蔓延;8月30日后白粉病病情逐漸下降。
3 防治技術
3.1 預防措施 將大葉黃楊單獨種植或與側柏種在一起,或者與韭菜、大蔥、蒜等套種,可以起到預防白粉病的作用。也可以用生物防治辦法,如500g韭菜加水500g,勾兌成韭菜汁水溶液,向大葉黃楊噴灑,1d1次,連續噴灑3次,即可達到防治大葉黃楊白粉病的效果。在白粉病發病初期噴藥保護效果也十分明顯。
3.2 加強日常管理 在發現大葉黃楊白粉病病原后進行整形修剪,及時清理病枝、蟲枝和枯枝等,然后集中燒毀和掩埋,以免白粉病病原的傳播,引起再次侵染。在大葉黃楊生長期間,摘除病株和老株、病葉和老葉、腐爛枝葉,進行深埋或燒毀,以免進一步交叉感染。種植大葉黃楊中不能太密,如果太密可以進行疏枝。另外,施用磷、鉀肥也可促進大葉黃楊生長,增加抗病能力;澆水不宜太多,濕度不能太大。
3.3 化學防治 發病期間,用65%代森鋅600倍液,或40%~50%多菌靈1 000倍膠懸劑,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隔15d噴灑一次,全株都要噴施到,連續3~4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雪花,高九思.大葉黃楊白粉病危害情況及發生規律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3(7):20-22,34.
[2]王隨平,高九思.大葉黃楊白粉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3(8):1-3,6.
[3]戴明勛,竇延堂,邢光耀,等.聊城市城區大葉黃楊白粉病消長規律及病情相關性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9):3754-3755.
[4]吳雪芬,周英,楊澤.蘇州市園林植物病蟲害天敵資源調查及保護利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5):16-19.
[5]段艷紅.花卉病蟲害防治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5(8):22-24.
[6]都彥伶,宿烽,趙新濤.黃瓜花葉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策略[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03-04):87-8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