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巧平
(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
數學課堂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核心環節,對于學生學習的質量和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其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合理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將學生從課間放松的狀態迅速調整到聽課的最佳狀態,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要使課堂更加完美,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課堂導入技能。

溫故知新法就是充分認識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對已經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進行復習,從而提出新的問題,進而很自然地過渡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上來,采用溫故知新法的課堂導入方式不僅可以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同時又可以通過一些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來順利地引出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從而降低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知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五年級學生學習“組合圖形面積”一課時,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五年級上冊又學習了三角形、梯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就是將以上知識進行深化。因此,在課堂導入時,可以用紙片制作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然后讓學生說出這些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后在這些圖形的基礎上,拼出組合圖形,共同進行探討和交流。
好奇心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在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時,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設置一些帶有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使數學知識用于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這一特點更生動地體現出來。比如,在三年級上冊“年、月、日”一課中,教師可以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小紅今年12歲了,但是她說她只過了3個生日,你們認為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時學生的情緒高漲,強烈的好奇心就轉變成了求知欲。通過這樣一個與自身生活十分貼近而學生卻無法解決的問題來做課堂導入,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懸念來聽講,將大大增強課堂的教學效率。
練習導入法就是根據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來設置一些練習,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產生壓力感之后,就會急于聽教師講解的方法。這種導入方式可以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練習題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進行編制可以有效提升新知識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下冊的“找規律”一課時,可以先出示幾組計算題,讓學生通過計算來比較每組的算式,觀察當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10倍時,積的變化情況,以便從中發現計算規律。
活動導入法是通過讓學生觀察與新的主題相關的數學現象,以激發學生探尋奇妙世界的愿望,從而引出新的教學主題。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的“一分鐘能干什么”一課時,首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來感受一分鐘的長短,如:寫字、踢毽子、數心跳等,然后再讓學生聽著秒針的滴答聲來感受一分鐘的長短,最終通過這樣的活動獲得對時間長短的感覺,從而樹立起時間觀念。
兒童比較喜歡講故事這種課堂導入方式,有的故事可以喚醒兒童的生活經驗,并從中將數學知識抽象出來;有的則是通過故事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故事導入法有利于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并能夠促使兒童打開思維,輕松自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這種導入方式需要注重故事的選擇,故事應精簡并具有針對性,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例如,在教學“分桃子”一課時,可以講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并提出讓學生幫助猴子分桃子,在思考當中導入課堂內容。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根據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所要教授的內容選擇恰當的導入方式。導入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它們之間并沒有沖突,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不同的導入方式融合在一起,與教學內容合理匹配,使教學過程更為和諧自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蔡振華.未有曲調先有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藝術[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4(23).
[2]沙丙全.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有效導入提升教學質量[J].儷人:教師,2014(17).
[3]李鋒鋒.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試議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導入的途徑[J].文理導航,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