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英語教研組利用師資力量強,專業素質優,梯隊發展好,結構均衡合理等優勢,關注課堂教學改革,提煉英語教學經驗,在以活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有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特色
多年來,學校針對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英語教材相對較難的情況,貫徹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的“十二字”方針(即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采取導學式課堂教學模式(也稱“一二一”教學模式),即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原則,小組為單位,通過“課前預學、課中導學、課后復學”等環節,突顯課中的“展爪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反饋”等內容,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具體包括:一“導”(師導:導學、導思、導合)、二“自”(自學——自主學習:知識回顧→課前自學;白糾——白我糾正:拓展反饋→學習小結)、一“合”(合作——小組合作: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學校在初一時就注重夯實基礎,初二時注重提優補弱,初三時注重系統復習,教師用熱忱擁抱新教材,用心靈實踐新教材,始終不渝地走課改特色之路。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經驗
一是善于分析學情,靈活處理教材。南通市在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年都使用Starter銜接教材,但由于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需多教一冊書,教學進度受到影響,從第二年開始,許多學校都逐步不再使用預備教材而直接進入7A的授。學校英語教研組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利用暑期入學教育的點滴時間,從Starter開始,認真分析學情,著力夯實基礎,為后續教學做好奠基。
二是遵循學習規律,巧妙對待“超前”譯林版英語教材中出現了較多的語法超前現象,其實這只足為了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獲得一些感性知識,并不能作為一種系統的理論加以傳授。我們在學科活動、集體備課、個人授課時理智、巧妙地減少對語法的依賴,特別是在初一階段,盡量少引入語法概念,更不對超前語法作系統或詳細的、讓學生覺得晦澀的講解。事實證明,在教師的適度引導下,由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的一些語法規律要比教師講解的記得更牢更深更久,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三是加強學法指導,重視知識鞏固。首先,注重學法指導。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具體的學習方法的介紹,幫助學生盡快了解中學的學習情況,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其次,重視課文背誦。我們鼓勵學生出聲地背誦,這對于積累語言材料,培養語感都有很大作用;最后,加強默寫檢查。在每天的英語家庭作業中,減少抄寫遍數,鼓勵學學生自默,并要求學生用紅筆訂正。
四是因材因課施教,縮小兩極分化。針對生源差異較大、教材具有一定難度、英語課型較多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授課方法,切實減小兩極分化,即采用“邊鞏固舊知、邊新授新知”的辦法。一方面,對前一天所講授的單詞、詞組和語言點及時地進行復習鞏同,每天課上都進行檢查,當天批改,及時反饋,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跟上大部隊。另一方面,合理分層布置作業。把作業分為三級,一級(聽磁帶跟讀,抄寫,完成課本練習及簡單題),二級(朗讀、背誦,完成課外補充練習及中檔題),三級(背誦、默寫,完成課外補充練習及難題),學困生必做一級題,中等生必做二級題,選做三級題,尖子生必做三級題,選做二級題。如此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五是調整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法。首先,讓活動貫穿于課堂的始終。重視培養學生開口說的能力,使師生活動、生生活動等課堂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生動有趣;其次,增加通過視覺獲得記憶信息的比重。學校及時為每個教室配備了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系統,為每一位教師配備了教學用筆記本電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等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與熱情。再次,引入競爭機制,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寫作訓練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到的單詞、句型、語法等知識,而且還能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其書面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最后,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創設單詞競賽、書法比賽、自制英語海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六是堅持集體備課,實現共同成長。學校每個月有一節課作為固定的教研組活動時間,每周有兩節課作為英語教研組各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時間。備課包括“五步五備”。“五步”即了解教師,合理分工;學透課標,吃透教材;查閱資料,豐富素材;嚴謹構思,編制學案;深入研究,構建體系。“五備”即個人初備,形成“個”案;集體研討,形成“初”案;修訂完善,形成“定”案;跟蹤聽課,形成“評”案;自我反思,形成“補”案。我們鼓勵教師要勇于創新,善于思考,把對教材的深入研究與教學實踐聯系起來,在教學活動中學會探究、驗證、思考,強調同備課組的資源共享以及相互交流的靈感啟迪。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
學校成立了“學校中小學英語教材實驗基地領導小組”,負責基地的決策與領導工作,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組員由教務處主任、教科室主任和教務處分管主任擔任;還成立了“學校中小學英語教材實驗基地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與指導工作。
另外,我們將大力實施“一二三四五”工作計劃,即:
用好“一”套教材——譯林版初中英語課本,要求教師在學習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充分研究教材,以教材為主線,以學案為輔助,深入開展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
實現“二”個校區(主校區與援助學校)的共同提高與發展,通過主校區的幫助,進一步改善受援學校的英語教學環境和教學效果;
促進“三”個年級英語課改工作的健康、協調、穩步推進。初一打基礎、初二強特色、初三出成果,建立系統、科學、合理的過程性與終結眭評價方法。
優化“四”級組織管理。基地領導小組、基地工作小組、學科教研組、各年級備課組發動相關力量,調動有效資源,共謀基地藍圖,有效激發英語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
做好“五”項教改課改丁作:明確人員責任,科學規劃實驗,實驗保障充分;重視隊伍建設,豐富培訓形式,理論實踐同行;開展校本教研,明確研究目標,健全研究制度;深入教材實驗,加強課題研究,推進英語課改;及時匯報工作,注重經驗總結,爭取成果推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卻意義非凡的工作。我們會以遵循規律的態度來優化教學,以創新管理的手段來發展教學。我們深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