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22.德克·諾維茨基
對德克來說,從德國威茨堡到斯普林菲爾德的旅程尚未走完,但毫無疑問他會在退役后順利成為名人堂當中的一員。
現在,人們關于德國人歷史地位討論的焦點也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不再局限于他是否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外籍球員,而是開始和那些傳奇巨星們進行比較。
“甚至就連我自己都還沒意識到這點,它就發生了。”還記得20歲剛進入NBA時他對自己極度缺乏信心,甚至需要老尼爾森苦口婆心勸說才肯留在這里。“對我來說,超越那些傳奇的感覺仍然很奇怪,因為小時候我是看著他們的比賽長大的,所以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已經達到了這一高度。”
那么,那些一直在德克身邊的人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他們正在和一個邁向傳奇的球員一起打球、生活呢?
當初,誰又能想到這個家伙最終會成為歷史前十的得分手?
霍爾格·蓋施溫德爾(諾維茨基的德國導師,1995至今):你20年前不可能想到他會達到今天的成就,這點是肯定的。在德克還只有16歲的時候,我們開始一起訓練,我有很仔細地觀察NBA大多數球員當時都注重些什么,然后我的訓練宗旨就是讓他提高投籃能力。在德克剛開始訓練那個年代,NBA還沒有能在外線投得特別準的7尺大個子,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方面,從長遠來看是收到了回報。現在,他已經在聯盟打了17年球了,開始逐漸趕超自己小時候那些偶像,這一切看起來水到渠成。
唐·尼爾森(小牛隊主教練、總經理,1998-2005):我第一次見德克,是在耐克籃球峰會上。此前我從未見過這樣的球員,身高7尺,能在球場的任何地方投籃,甚至還能控球,對比賽感覺異常出色。當時我就認定他未來會成為一名巨星,盡管沒有想過最強球員之類的事情。
馬克·庫班(小牛隊老板,2000至今):德克二年級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要知道,他菜鳥賽季打得并不好,史蒂夫(納什)也是。但我很快看到了他的成長,一看就知道他在夏天練了很多。新賽季他開始帶領我們贏球,變成我們所期待的那個樣子,就是這個階段他蛻變了,并有機會成為那種獨一無二的球員。
基斯·格蘭特(小牛隊副總經理,1996至今):當他還是個新秀剛來隊的時候,我記得克里斯·韋伯有一場比賽打爆他,還對他說垃圾話。德克當時只是個孩子,不完全明白NBA比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選擇默默承受。后來大概2001、2002年吧,反正是韋伯如日中天的年代,我看到德克在他頭上投籃得分、敢于跟他怒目相對,我開始意識到:他不僅能在這里打球、立足,還會成為最好的球員之一。
埃弗里·約翰遜(小牛隊控衛,2002-03;助教,2004-05;主教練2005-2008):找不出某個特定時刻,但我知道德克經常會忍著傷病打球,不管是和我一起還是我執教他的時候。大衛·羅賓遜經常會和我談論那些帶傷上陣的偉大球員,我覺得德克也該算在其中。也許他根本沒法參加賽前訓練,但他還是上場,還能拿30分。那些一直以來批評他“球風軟”的人,我建議他們真應該去看場喜劇,因為在那里知道德克有多頑強的人會給他們送上最爽朗的笑聲。
史蒂夫·納什(諾維茨基好友兼前隊友):我們生涯初期的合作非常美妙,像他這樣的大個子能投三分是件恐怖的事情,簡直是對手噩夢。在21、23、25歲的年齡他喜歡得分、喜歡作為終結點,季后賽砍下過42分(2001年對馬刺)。28歲后開始學著做一名領袖,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就。現在他已經在聯盟打了快20年了,顯然,縱觀歷史比他出色的也沒幾個。
是的,在達拉斯度過17載光陰,德克也不斷鞏固著自己的地位。上賽季,他先是超越奧拉朱旺成為得分最多的國際球員,緊跟著又更進一步,甩掉摩西·馬龍上升至總得分榜第七位,距離第六位的“大鯊魚”奧尼爾只差不到500分。
誠然,不論德國人入選了多少次全明星,不論他取得了什么樣的數據,在2011年獲得FMVP前,還是未得到過全面的認可。人們把他描繪成一個歐洲“軟蛋”(特色鮮明的美式標簽),總決賽2比0領先被翻盤、MVP賽季球隊被“黑八”等等,卻無視他多次帶傷上場,無視他季后賽場均25+10的表現(此前只有奧拉朱旺、埃爾金·貝勒和鮑勃·佩蒂三人做到,另外張伯倫是場均22.5+24.5)。直到2011年令人驚訝地捧起奧布萊恩杯,戴上總冠軍戒指,理智者才再不會否認其歷史地位。
21.凱文·加內特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迷上了“水門事件”(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花幾周時間來讀關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書,把《驚天大陰謀》看了一遍又一遍,去研究“深喉”的真實身份。這件事和“誰殺了JFK”一樣深深困擾著我,“深喉”到底是誰?我必須搞清楚。從1992到2005年,每次看《驚天》(因為一直處于一個“決不能錯過任何細節,雖然三個禮拜前剛剛看過”的狀態中,所以我真的看了很多遍),最喜歡的鏡頭都是鮑勃·雷德福(飾演伍德沃德)和哈爾·霍爾布魯克(飾演“深喉”)在黑暗的室內停車場里低聲進行交談。他們把燈光打得正好,你大致可以看見霍爾布魯克,但又不那么真切,他總是叼著根煙,有點鬼鬼祟祟,聲音微微刺耳。總之,他做了一切你覺得“深喉”會做的舉動。直到2005年,最終得知“深喉”原來是一個名叫馬克·費爾特的前FBI和CIA高層人員,我都崩潰了。想想,還是霍爾布魯克是“深喉”的時候,故事才比較有趣。
懂我的意思么?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是NBA球迷,或許,還是加內特一直苦守在明尼蘇達,而我們猜想“這家伙到底有多偉大”的時候,事情才比較有趣。
KG是史上最偉大大前鋒之一,一切體育領域中最狂熱、競爭意識最強的人之一,一個可以留下歷史級數據的球員,他所屬時代最致命的防守者……他在生涯的頭12個賽季里只和7名優秀球員合作過:喬·史密斯、湯姆·古格利奧特、斯蒂芬·馬布里、特雷爾·布蘭登、薩姆·卡塞爾、拉特里爾·斯普雷維爾和沃利·斯澤比亞克。他從沒在一個好教練手下打過球,也沒有精明的管理層來提供幫助,過去20年聯盟中沒有比這更悲劇的形象了。2006-07賽季開始前,森林狼裁掉保羅·舍利,他給我發了封郵件,熱情贊頌KG是多么多么具有才華,并聲稱如果其整個生涯都在一支有競爭力球隊度過的話,會是史上最佳球員的候選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