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黎++陳亮
本書是作者李效黎女士的自傳體回憶錄。書中記述了她與英籍丈夫林邁可于珍珠港事變之日,離開北平前往八路軍華北抗日根據地參加抗日斗爭的經歷。1944年夫婦倆前往延安,在那里他們見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
美國人剛到延安時,中國共產黨希望能跟他們合作。中國共產黨很有自信,他們堅信在沒有任何外來幫助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抵抗日本人的進攻。他們也相信如果能得到美國人的一些幫助,就可以更快地打敗日本人。
葉劍英將軍和聶榮臻將軍告訴我們,一旦中美合作計劃開始,希望能得到我英籍丈夫林邁可更多的幫助,不管是技術方面,還是政治方面,都希望能聽到邁可的意見。
不幸的是,這種合作計劃始終沒有實現。有幾次在延安的美國人對某些計劃很感興趣,可是當他們將計劃請示重慶后就給取消了。邁可花了不少時間設計了一個通信聯絡網,以便發送美國人需要的氣象等方面的情報資料。美國人要求中國已經超負荷工作的電臺暫時負責這項工作,他們答應盡快供應新的電臺設備。后來他們送來的幾套設備,邁可檢查后發現沒有一套是真正適用的。邁可發現由美國戰略情報局設計,供歐洲被占領區地下工作者使用的電臺比較好,但這些電臺也不能用手揺發電機供電,得使用由吉普車載運的發電機供電。這在前線,特別是敵后游擊隊是無法使用的。邁可把美國人送來的設備拆開,改裝成一個小型發報機。只有幾磅重,性能和美國大型發報機一樣,電力很強,能穩定地發出訊號。這種設備一個人就能隨身攜帶。邁可對美國人說,只要他們供應延安不能制造的真空管和其他一些零部件,那中國人就可以自己安裝整套的收發報機,事實上,美國人從未實現自己的諾言,什么設備也未送來,反而一直要求中國人將他們要的各方面的情報送給他們。
在延安的美國人常常表現出很慷慨的樣子,把各種奢侈品送給中國人,做出想幫助中國人辦事的樣子。事實上,美國的任何合作計劃一送到重慶或更高級的領導機構,就被束之高閣,再也沒有回音了。
直到11月底,住在延安的美國人和中國人仍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那時我的任務很輕松,就是幫助招待經常來觀察組的飛行人員。這些飛行員來了就住在交際處。每到一處,這些美國人就成了大家注意的目標。中國人不管他們是什么職級的美國人,都是一視同仁。女孩子們都很大方,常請他們一起跳舞。因此他們玩得很高興。那些職務低的美國人說,他們在別處從來沒有受到如此好的招待。
一天,我陪全體飛行人員應邀到阿力夫醫生那里去吃飯。他是延安中央醫院的醫生,也是延安唯一的蘇聯醫生。中央醫院在延安的另一邊,在一個大山坡上的一排窯洞里。山腳下的幾座房子,用作手術室和化驗室。阿力夫是一個人在延安,他的翻譯幫他招待客人。那天晚餐很豐富,這些美國人和蘇聯人都很愛吃中國菜,那些美國人不等勸酒就大喝起來,后來有幾個喝醉了。這晚大家都很高興。阿力夫醫生心情很好,不像他平時沉默寡言的樣子。他和美國人的談話要經過兩次翻譯。他的翻譯先把俄語譯成中文,再由我把中文譯成英語。盡管如此,他們雙方還是談了很久,盡歡而散。
10月底,又有幾位著名的外國記者來延安訪問,他們是乘美國人的飛機來的,一路上很順利。第一位來的是西奧多·懷特,他是《中國風雷》和《總統之道》的作者。他想隨下一班飛機回去,在這里只能停留八到十天的時間。他想了解延安的各個方面的情況,所以每天很忙。我們只有在吃飯時見到他,他也忙著向邁可了解游擊隊根據地的情況。
下一個來的是《紐約時報》的布魯克斯·阿京森,他在延安逗留了幾個星期。通常布魯克斯·阿京森、根塞·斯坦因、邁可和我都在一起吃飯,這是廚房為這些外賓準備的特殊伙食。飛機來時,那些飛行員也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阿京森待人很好,但比較沉默寡言。他和斯坦因先生離開延安的前夕,我們幾個像往常一樣在一起用餐。那天正好是我們發薪水。邁可有五斗小米的錢,我有兩斗小米的錢。在飯桌上,邁可問我,錢還有沒有?我說:“全花光了。”因為日用必需品都有配給,所以薪水就成為無關緊要的零用錢。每次發錢,我都隨意把它花光。不過,一天之內就把一個月的錢全部花光,這還是第一次。邁可雖然沒有問我這錢是怎么花的,但他那樣看著我,使我不得不向他解釋,我買了一塊有紅藍條紋的呢絨衣料,打算做一件短外衣。我早就想做一件顏色鮮艷的衣服。正好看中,如果不買,下次恐怕又買不到了。剩下來的錢已沒有多少,干脆全部買了梨子。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邁可當時說的話:“親愛的,如果我們回去過正常的生活,你一天就把一個月薪水花光,那我們怎么過日子呢?”
大家都大笑起來。阿京森先生說:“這樣吧!我這里還有一些本地的錢沒有用完,現在我要走了,也沒有用了,全給你。”
他伸手到口袋里掏出一大沓鈔票放在我的面前。不等我說話,就聽到斯坦因說:“這些錢對我也沒有用了,全部給你吧。”
我剛想說話,他們又搶著說:“我們在這里免費吃飯,錢也沒處花,帶回重慶也不能用。你就不必客氣,把錢收下吧!”在這種情況下,我無法拒絕他們的好意。我想,在延安錢是一種奢侈品,不像在其他地方是生活必需。
前一時期,盛傳有一些重要的美國官員要到延安來。延安的初冬氣候并不壞,大多數是晴朗天,陽光照耀下相當暖和。赫爾利將軍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到達延安。機場里擠滿了各方面的代表,他們都是來歡迎羅斯福總統的特使赫爾利將軍的,當地報紙在國際新聞版上一直報道著他的動向。毛主席第一次在其他高級官員陪同下,親自到機場迎接新來的客人……
欄目主持人: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