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麗
【摘 要】《電子基礎及組裝工藝實訓》是高職電子、通信、機電等專業的專業技能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高新電子制造企業技術崗位(如測試技術員、SMT 技術員、物料準備、品質管理等)所必需的電子產品裝配工藝知識和技能。所以應該讓他們從入校的開始就接觸電子基礎實訓和電子產品的組裝,電子基礎實訓有認識元器件、認識儀器儀表,學習儀器儀表的測量與使用,當這些掌握以后就可以學習焊接,進行簡單電路的組裝。課程是按照電子技術的基礎入門和能在實際情況下處理簡單的電子故障來設計的。當前我的教學活動面臨著的問題與壓力是學生如果干癟癟的在課堂上去學習這些技術,不能很好的在實際當中運用,更提不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我認為采用實際現場的課程教學模式,學生才會愛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他所學專業所要求的知識、技能與素質。采用能在社會中立即使用的本領的課程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真正受企業與社會歡迎的。
【關鍵詞】專業技能課;技術崗位;儀器儀表;焊接;組裝
0 引言
電子基礎及組裝技術是電子產品生產的關鍵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第四代電子組裝技術-(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組裝技術)已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第三代電子組裝技術(穿孔安裝技術),而成為電子制造企業主流生產技術。
教學目的使學生具備在電子制造企業一線高技術崗位(測試技術員、SMT 技術員、物料準備、QC、QA 等)工作所必需工藝知識和工藝技能,從而增強學生就業的崗位競爭力。
在應用電子技術、電子表面組裝技術等專業的核心課程中,《電子基礎及組裝工藝》是最先開設的課程。在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中,它的功能定位是基本技能訓練。
《電子基礎及組裝工藝》在職業素質訓導中的目標定位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訓融合的課程,《電子基礎及組裝工藝》在實現對學生職業素質的訓導方面,還起著重要作用:
1)在實訓中嚴格按照國際通行的行業標準的要求控制實訓質量,使學生知道:工業標準是怎樣的。什么是“可接受的條件”,什么是“過程警示條件”,什么是“缺陷條件”——必須返工和報廢。從而樹立質量意識和工作的責任心。
2)在實訓過程引進外資企業“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 5S 的規范和評價體系,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引進企業的質量控制中“自檢”“互檢”“專檢”評價程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協作能力。
1 針對本校學生及實訓設備情況進行課程改革及具體內容
1.1 《電子基礎及組裝工藝》課程進行項目式教學改革
(1)在教學形式上
教師講課僅占30%左右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全部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任務。如按照“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個項目實施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站在學生中間,學生通過自身獨立的活動,其創造性可以得到較充分的發揮。
(2)在學習內容上
教師也要講授專業理論知識,而學生獲取理論知識是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中獲得的,這樣更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就難以取得好的結果。所以學生通過記憶方式把握理論知識,又通過手和腦的實踐,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在教育目標上
項目教學法認知目標的實現固然仍是十分重要的,但已不是唯一的目標。因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行為操作目標都是重要的學習目標,它們之間既是互相獨立的,彼此之間又保持著重要的聯系,他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4)在交流傳遞方式上
信息傳遞是雙向的。教師是講課和指導,學生是聽課和活動,教師可根據學生活動的成功與否獲得其接受教師信息的多少和深淺。教師還可以對那些掌握信息較少和較淺的同學采取措施,幫助他們補充信息,直至他們獲得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信息。只有雙向傳遞的信息,只有不斷得到反饋的信息,才是真正有效率的信息傳遞。
(5)參與程度的不同
學生的參與程度大大地提高,這不僅表現在教師的授課過程中,借助于媒體,如影視、音像或電腦媒體,營造學習的氛圍,選擇適當的學習載體使教學內容更加活潑和更加明確。還表現在學生必須獨立地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被設計成由淺到深,引人入勝,使學生提高了對學習的興趣。特別是對一些好動好玩的學生,他們不再是家長們皮鞭之下的羔羊,而是馳騁在學習王國中的勇士。
(6)激勵手段的不同
激勵的手段完全是內在的,是人們在完成一項工作之后發自內心的喜悅,是人們從不會到會的心理感受地充分體現,當人們從不會做一件事到經過努力之后會做一件事,成功的喜悅往往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再有項目的實施成功與否評判是看項目實施的過程,而不是看去看結果。
(7)項目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有三個:一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性學習為主;二是,學生參加教學全過程——收集信息、制定計劃、作出決策、實施計劃、反饋控制、評估成果;三是,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咨詢者和伙伴。
1.2 項目式教學設計的教學內容
項目一:通孔插裝印制電路組件手工組裝70課時
訓練內容:(1)防靜電(ESD)介紹,電子制造企業崗前培訓介紹,5S培訓介紹簡單學習了解IPC-A-610D標準,能夠用《IPC—A—610D》工藝標準檢驗判定電路板組件的組裝質量。
(2)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
(3)通孔插裝萬用板的焊接基本功訓練。(焊點、導線焊接、元器件焊接、焊接綜合能力強化訓練)
(4)基礎電子電路焊接與組裝工藝基本功訓練。
(5)典型電子產品組裝工藝基本功訓練。
(6)項目報告
項目二:表面安裝印制電路組件手工組裝35課時
訓練內容:(1)SMT生產線的參觀和第四代電子組裝技術-(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組裝技術)的介紹。
(2)貼片元器件的表面貼裝元器件的參數和極性的辨識
(3)表面安裝萬用板的焊接練習(SMT組件手工無鉛焊接)
(4)表面安裝印制電路組件手工組裝電路
(5)用《IPC—A—610D》工藝標準檢驗判定電路板組件的組裝質量和書寫項目報告(課下完成)。
項目三:通孔插裝和表面貼裝的PCB工藝流程
(1)各選取一個典型電路制作版圖。
(2)印制電路板的制作工藝基本功訓練。
(3)腐蝕、鉆孔、修版成型基本功訓練 。
(4)書寫項目總結報告。
1.3 個人以報告的形式總結本次實訓每項課題的重點、難點掌握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教師根據巡視指導記錄與學生在每一課題訓練中的綜合能力評定本次實訓的綜合成績。
2 結束語
到目前為止,我所設計的本門課程改革已經成功運行了兩輪,從效果來看學生還是比較接受項目式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項目的教學方案是為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和電子信息專業、一年級、20人、兩到三人一組專門設計的,這個教學項目的實施需要在我們學校的電子測量實訓室,目前里面的硬件設施足以滿足我們項目的需要,我們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請一些企業專家指導,并提出寶貴的意見供我們修正實習項目內容。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