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夏
【摘要】近年來,我國民間金融屢現各種“跑路”現象,造成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現階段,有必要對我國民間金融的運行進行有效規范以發揮民間金融應用的作用。本文主要對我國民間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高利貸投機、缺乏管理、渠道不暢、破壞市場等幾個方面,然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國民間金融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民間金融 正規金融 發展 現狀及對策
一、引言
已有的研究認為信息不對稱是我國民間金融市場產生的根本原因,市場主體追求最大利益是金融市場割裂的主要成因[1]。民間金融在現階段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正確處理民間金融組織與正規金融部門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實現兩者之間的共同發展[2]。民間金融的存在不能只是簡單的認為其是正規金融的缺陷導致的,其也不可能隨著正規金融的發展而消失殆盡;有關研究表明,一部分民間金融會由于我國金融資源的短缺而長期存在[3]。對于民間金融政府應采取正確的態度,不應一味的取締,而應通過一定的對策來規范其發展,發揮其成本優勢。
二、現階段我國民間金融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作為一種融資方式,民間金融的風險較高,近年來也表現出很多問題,現從六個方面對民間金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4]。
(一)高利貸投機
近年來,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全民放貸的現象,這種放貸形式具有強烈的投機色彩,在一些地區已發展的相當瘋狂,甚至與賭博式的借貸形式極為接近。經濟發展的血液便是金融的支撐,無可否認集中大家的閑錢至某些專業人士手中會更大程度發揮資金的作用,但高利貸這種融資形式從根本上講是金融市場發展不健全的產物,對這種形式的資金沒有太大的需要。
(二)缺乏嚴格的監管
在我國并未制定嚴格的限制條款及制度對民間金融加以監管,以往的監管形式只是簡單的整頓和清理民間金融中的一些特殊現象,當具體的事件或者案件處理完畢后便很少有機構再對此進行過問。因此,一直以來沒有對民間金融中的同樣問題制定嚴格的規范,也沒有具體的部門對這些機構眾多且資金規模較小的民間金融組織進行監管。
(三)沒有形成暢通的渠道
在我國民間金融的借貸鏈冗長且各個環節聯系緊密,現階段沒有對這些環節形成公開化管理,造成資金的利用不足,管理不善。一旦民間融資的資金鏈條發生斷裂,由于沒有制定合理的預防機制,同時,缺乏完善的善后處理機制和救援機制,民間金融融資渠道便會受阻,出現很大的問題。
(四)破壞金融市場
與正規貸款的利率相比民間融資的利率要高很多,這種高利率會嚴重干擾金融市場的利率,對我國正常的利率市場秩序產生嚴重的破壞,對資金價格造成一定的扭曲,同時對資金供求關系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五)對小微企業造成打壓
對于一些小微企業而言,它們從商業銀行來實現融資往往很難,因此,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選擇通過民間融資的方式來籌集資金,這也給民間融資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要,使民間融資的市場利率水平不斷提高。有些企業經營者便會向民間借貸市場中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打壓小微企業的發展,這樣勢必會放緩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
(六)缺乏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
民間融資的運作形式大都以地緣和親緣為紐帶,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民間融資是依靠熟人或親緣關系來進行風險防范的,這種方式會使法律約束力在民間金融中的作用小于道德約束力,大大增加了借貸資金回收過程中的風險,給民間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
三、我國民間金融發展改革的對策分析
筆者認為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完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高利貸放款行為進行嚴格的約束和限制
現階段,我國有關部門應采取嚴格的措施對民間借貸向高利貸化傾向進行限制。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明確高利貸和影子銀行之間的界線;其次,應充分發揮嚴格執法的作用,對高利貸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通過法律法規和嚴格執法對禁止高利貸行為。
(二)加強對民間金融平臺的監管
通過一定措施嚴格監管民間金融平臺,這樣不僅有利于其合法化、有效化運行,并且有利于降低民間金融對宏觀經濟和正常金融秩序的影響。要做到加強對民間金融平臺的監管,首先,政府應抓緊出臺有關的法律法規,對合法的民間金融機構賦予相應的市場地位,對非法集資和民間金融之間的區別進行明確限定。其次,應重視民間金融行業專業人員的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三是通過管理網絡對參加民間金融業務人員的個人信息進行管理,并切實做到對其進行嚴格監管。
(三)對地方各級投融資體系進行完善
應鼓勵民間資本更多的流向中小金融機構,如支持民間投資者建立小額貸款機構、開設投資公司等,各級政府應通過實際措施對其進行支持鼓勵。其次,應通過一定的措施暢通民間資金的投資渠道,實現對投資進行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管理,有效解決現階段存在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切實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由于現有的利率管制存在的弊端,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這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配置的效率,并產生了不公平現象。切實推進利率市場化有利于真正實現利率的資金市場價格信號作用,同時,對資金有效配置也有積極的影響。
(五)完善小微型企業貸款政策
對于小型金融機構應繼續采用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這樣有利于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寬和暢通,應完善場外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建設從而優化小微型企業的融資環境,是民間借貸規范化進行。
(六)建立完善的金融風險控制制度
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應制定完善的工商登記制度,其目的是通過工商登記將其他企業與民間金融企業區分開來。其次,應對民間融資制定和提供規范的協議標準文本,這樣可以從制度上對民間借貸進行規范,是民間借貸合同化。三是對民間金融行為制定完善的風險預防措施、危機處理程序以及法律責任追究制度。
四、結論
現階段,我國民間金融機構正面臨著極大的競爭和挑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政府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民間金融行為進行嚴格的監管,強化對民間金融行為的監管力度,同時,對民間金融的發展環境進行完善,這些都有利于我國民間金融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四平.規范我國民間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02:21-26.
[2]潘士遠,羅德明.民間金融與經濟發展[J].金融研究,2006,04:134-141.
[3]胡德官.我國民間金融問題研究述評[J].中國農村觀察,2005,05:69-73+79.
[4]劉丹.民間金融法制化模式探析[J].金融與經濟,2009,08: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