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丹
朱永國人生之路的拐點起于一個電話。
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朱永國盯著來電顯示片刻,按下了接聽鍵。打來電話的是同事李世杰。“喂,朱主任,你不在辦公室?省委紀檢組的程斌組長找你,叫你給他回個電話。”
就是這個簡短而普通的通話,掀起了朱永國內心的波瀾。他趕緊給程斌回了電話,稱在外有事,馬上趕回單位。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朱永國已經清楚意識到了等待他的將是什么!
朱永國拿了一條香煙放在了隨身攜帶的手提包中。“下班后,我若不回家,讓你媽媽不要找我了。”叮囑完兒子,朱永國轉身離開了家。在去辦公室的路上,朱永國還特地去看望了自己年邁的父母。
一個小時后,趕到單位的朱永國撥通了紀檢組組長程斌的電話,不一會兒,程斌來到朱永國辦公室,而隨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三個朱永國并不熟悉的面孔……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非煤礦山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永國,被紀委的辦案人員帶走了!”下午下班時,這個令很多人都大為震驚的消息已不脛而走,迅速蔓延,擴散,一下子就炸開了鍋!
2013年6月25日,也就是朱永國被安徽省紀委帶走的第二天,他就因涉嫌受賄,被宣布“雙規”。
初次受賄?太久遠了
前兩天還在陪同省人大領導赴外省進行調研,風光無限的朱永國怎么也無法想象,自己這么快就走到了黨和政府的對立面,成為了眾人口中唾棄的階下囚。
到案后,52歲的朱永國大部分時間都在仔細反復地回憶,回憶自己的仕途履歷,回憶曾與哪些人在工作中有過“人情往來”。他陸陸續續主動坦白交代了自己任職期間收受47個單位50人、約600萬元的受賄問題。
由于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員地域分布廣,朱永國甚至都記不起第一次受賄是什么時候。然而人生就如同系衣服扣子,前面系錯一個,后面的都會跟著錯。從一開始的茶葉、土特產到后來的購物卡、代金券,從小額現金到大額現金,從最初的害怕、推辭到最后的心安理得、來者不拒甚至于主動索取,如朱永國所言,這一筆筆受賄記錄,一個個受賄的畫面,都讓如今回首往昔的他感到觸目驚心、羞愧難當!
回顧朱永國的官場生涯,基本一直都在從事經濟工作。其1984年大學畢業被分配至安徽省冶金工業廳工作,從一名普通的辦事員當上了省冶金工業局發展規劃處副處長,后調到省經貿委,在干了兩個處室的副職后,在省經貿委產業政策處、省發改委產業處當上處長,接著又連續在幾個重要處室當處長,如省經委產業處處長、省經信委產業處處長,最終當上省經信委非煤辦主任,成為副廳級官員。每一次的職位升遷,每一步的權力擴張,都會增大隱藏在朱永國心中對錢的欲望,成為他貪腐滋生的“溫床”。
如果一定要對其“貪欲”追根溯源,朱永國坦言,在他剛剛參加工作的那段時間,耳濡目染一些冶金行業的老板坐寶馬奔馳,住豪宅別墅,吃山珍海味,久了,不免心理失衡,僅靠每月的工資,何日才能過上這樣生活,貪念開始萌生,只可惜當時的他,人微言輕,手中無權。
在朱永國掛職任省冶金供銷公司副經理期間,為了鞏固業務,逢年過節或是業務關鍵期,朱永國總會安排部下買些煙酒和補品贈送他人,“精明又體貼”的部下自然也會給朱永國安排一份。招待客戶和業務往來中,請客吃飯、唱歌跳舞對于朱永國而言已是家常便飯,在他潛意識當中,這都是出于工作需要屬于正常的交往。如很多落馬貪官一樣,朱永國把這些“人情往來”視作貪腐的遮羞布,賭博、揮霍等很多壞習慣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慢慢養成。
“產能”就是錢
朱永國大肆受賄主要發生在其擔任省經信委產業處處長崗位上,而且大多與“產能”有關。
凡是生產鋼鐵的企業都知道鋼鐵產能,鋼鐵企業在生產計劃期內,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鋼鐵冶煉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鋼鐵成品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鐵礦石的數量。有了產能,企業就能生產。在與朱永國關系“鐵”、交往“深”的“圈內人員”中, 涇縣隆鑫公司總經理吳學慶便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計想搞到鋼鐵產能的一個典型。
就在吳學慶和朱永國認識的第一天,吳學慶就為已是省經信委產業處處長的朱永國送上了自己的見面禮。兩盒茶葉,卻暗藏玄機。如果說這次茶葉盒里裝的1萬元成功敲開了朱永國的心扉,那之后吳學慶連續兩年的六個節日中,每次都奉上的1萬元則讓朱永國為其徹底開了“后門”。
2010年下半年,朱永國帶妻子等人去涇縣游玩,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那里有他的老熟人吳學慶。吳學慶怎會錯失這次表現的好機會,在周到安排朱永國一家的飲食起居后,便帶著朱永國去了洗腳城,洗腳之時,吳學慶適時提出請求:希望朱永國能夠幫其企業調配50萬噸的鋼鐵產能。因為當時全省的鋼鐵產能置換技改項目已經下發實施,暫時沒有多余的產能調配給他,朱永國只能安撫吳學慶耐心等待,如果有其他企業實施不了退出的產能后,一定考慮調配給他。洗完腳,吳學慶送朱永國回房間,并將一個大大的檔案袋送給了他。朱永國稍加推辭收下,看到檔案袋里是10萬元人民幣,朱永國悄悄將它裝入了自己的行李箱……
事情并沒有預想的那么順利,直到2011年上半年,吳學慶拜托朱永國的事情還未有著落。吳學慶覺得不能坐以待斃,便將此事告知了廣德華榕公司董事長吳華銀(吳學慶系其侄孫),因為吳華銀和朱永國更熟,吳學慶認為他出面去找朱永國更有分量。并且兩人商定,與其送大額現金,不如送朱永國50萬元干股,到時候再以分紅的名義送一些現金給他。吳華銀將入股分紅事告訴朱永國,朱永國欣然同意,并先后兩次收到所謂的“分紅”,共計10萬元。但直到朱永國“出事”,吳學慶拜托的事情朱永國也未能幫其解決。
在朱永國約600萬元的受賄金額中,其中最大的貢獻者是淮南的“雙林”。
林華情和林木伙分別是淮南市一家名為宏泰的鋼鐵公司董事長和法人代表。2007年,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安徽省在鋼鐵行業實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重新配置產能用于符合條件進行技改升級的企業,該項工作由省經委產業處具體負責。而當時任產業政策處處長的朱永國,正是這項工作的組織實施人。同年下半年,林華情為他的企業產能問題找到朱永國,請他對其公司年產50萬噸特種鋼技改項目列入全省技改項目規劃中的事情給予關心。2008年春節前的一天,林木伙來到朱辦,再次提出希望朱永國給予支持。實際上,朱永國早已將宏泰公司列入規劃草案中。但朱永國卻不露聲色,只是跟林木伙表示會考慮。林木伙臨走,將一個鼓囊信封遞給朱永國,里面是厚厚一沓的1萬元人民幣。
為應對金融危機,2008年上半年,國家出臺了對已執行差別電價的部分高能耗行業的企業,經改造升級,并經有關部門確認,可以停止執行差別電價的政策。而宏泰公司正是在2007年10月,就已被列為第一批執行差別電價的鋼鐵企業,這就意味著,用宏泰未升級改造前的那些淘汰落后設備進行生產,一度電比一般電價高了0.2元。這看起來不起眼,可對于宏泰這樣的高耗能企業而言,這數字意味著高額成本!
于是,林木伙再次來到朱辦,請求他讓宏泰公司享受停止執行差別電價的政策,并請朱永國幫忙協調,將其公司那些多繳納的電費予以返還,并承諾事成后重謝。
接二連三地提要求,林木伙覺得,要燒上一把火了。2008年12月的一天,林木伙用報紙提著一個手提袋又來到朱辦,里面有3捆人民幣,都是百元面值的,每捆10萬元。朱永國不動聲色地收下了。
2009年2月,省物價局函復省經委,同意返還宏泰公司已繳電費930余萬元。林木伙心花怒放,直接給朱永國匯了50萬元。
索賄仿如索魂
看到林木伙出手豪爽,時間久了,朱永國也就不再藏著掖著,多次主動伸手索要。
2009年下半年,朋友為朱永國介紹了一條“好財路”,稱某企業正在融資,利息高,風險小。朱永國心動了,欲拿七八十萬融資賺息。因家里資金短缺,與妻子商量后,最終只在其妹夫手里籌到20萬元。剩下的錢如何解決?找林木伙!
而這段時間,林木伙正在找朱永國為宏泰公司申辦生產許可證出具相關產業證明。所以當朱永國以家里買房缺錢為由向其借50萬元時,林木伙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這次兩人都心知肚明,這樣沒有借條的借款,是根本不用還也不會還了……
之后,林木伙還陸續給朱永國送了金條、紫金方印等財物,而朱永國外出旅游,也會經常打電話給林木伙,讓其接待。即便如此,朱永國心里仍然覺得,這些都不足以林木伙報答他為宏泰公司創造的價值。所以在朱永國幫助宏泰第二次申辦了生產許可證后,林木伙就接到了朱永國的電話。電話中,朱永國并未直接要錢,而是有意無意地詢問宏泰公司的生產和資金情況。敏銳的林木伙心想“壞了壞了,他又要找我要錢了!”但林心里清楚,他拒絕不了。所以第二天,林木伙帶著錢和一盒鐵觀音茶葉自動登門。林木伙將裝錢的紙袋遞給朱永國,朱永國問是多少,林木伙伸了三根手指頭,然后朱永國什么也沒說就將這30萬元人民幣放在了其辦公桌下面。
在這之前,逢年過節,為與朱永國保持好良好關系,林木伙總會帶著香煙和禮品去拜訪他。但自從這次之后的那年春節,林木伙就沒有再上門。“他幫了忙,我們自然要給好處,但他要的太多了!”林木伙事后跟檢察官解釋時,還有點憤憤不平。
無獨有偶,為了企業的經濟利益,對朱永國手中權力趨之若鶩的,除了林木伙,還有郎溪鴻泰公司的董事長——池明華。同林木伙一般,令池明華記憶猶新的亦是朱永國數次向其索賄的貪婪。
在朱永國的幫助下,池明華企業年產 50噸特鋼產能置換項目列入了全省鋼鐵淘汰落后、結構調整、產能置換項目的計劃,而該企業原來并未列在計劃框架之內。如若沒有朱永國的幫助,鴻泰面臨的結局就是關閉。池明華也坦言,在這之后,鴻泰能夠享受停止執行差別電價政策且獲得供電公司返還的750萬余元的超額電費,也離不開朱永國的獻策獻力。對此,池明華先后贈送朱永國共計5萬元人民幣和諸多禮品。但池明華著實小看了朱永國的“胃口”。
2008年4、5月份,朱永國打電話給池明華稱有急事要借10萬元用。一年后,朱永國又向池明華索要20萬元。池明華心里不滿,但礙于有求于人,只能照辦。2010年和2012年,朱永國還以考察出差為名,分別向池明華索要了共計15萬元的錢款。
缺德少才,無知欠畏
“權力不用,過期作廢!找我不辦,找別人也照樣辦。”在朱永國的字典里,有著這樣一句話。在他看來,為企業把事情辦成了,企業發展了,獲利了,送點錢給他,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
2013年6月,行賄人林木伙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后的一天,林華情打電話告訴朱永國,檢察機關已經在查之前其以家里買房缺錢為由借的50萬元之時,朱永國大驚失色,擔心收受這50萬元的問題敗露,便安排妻子補寫一張假借條給宏泰公司,同時將借條提前到轉賬50萬元的當天。之后朱永國趕緊安排老婆湊錢把50萬元退掉,并多給2萬元當做借款利息一并退給了宏泰公司。
在那期間,朱永國通過外界不停地聽到自己將要“出事”的風聲,直至他被紀委帶走的那個下午,才陡然發現一切已經晚了。
2013年7月26日,安徽省人民檢察院決定對朱永國實行逮捕。在由該院偵查終結之后,于同年12月24日交由宣城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鑒于案發后,朱永國認罪態度良好,其家屬也第一時間主動退贓60余萬元,并積極配合檢察機關追贓退贓。庭審中,朱永國也供述穩定、坦白認罪,希望減輕罪行。
2015年1月5日,朱永國終于等來了他的判決結果。法院認定,朱永國在擔任省經貿委、省發改委、省經委、省經信委產業政策處處長和省經信委非煤辦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的財物人民幣541萬余元、購物卡價值29萬余元、歐元1.7萬元、美元1.3萬元和50克金條、20克金條各一塊,合計人民幣597萬余元,并為他人謀取利益。最終,朱永國以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75萬元。
前不久,朱永國寫了一封悔過書,剖析其走上違法犯罪之路的誘因,“缺德、少才、無知、欠畏”是朱永國的自我總結認識,他在悔過書里寫道:“作為一個生在農村的孩子,是黨和人民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一步步把我培養成黨員領導干部,而我卻未能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甚至違法受賄,由此我必須知罪、認罪、悔罪、改罪、服法,這也是做人最起碼的品性……望后來之人將我所犯的罪行引以為戒!”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