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靚玉
摘 要:雖然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在商品貿易方面的開放程度依然受到很多人的質疑。為了更好的與國際接軌,把我國建設成一個有影響力的貿易主體,我國進行了上海自貿區的設置。當前,多個新興經濟體崛起,在世界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力,在這種環境下,如何經營好上海自貿區,怎樣確定發展方向成為了我國發展上海自貿區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基于以上探索,分析如何進行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促進我國國際自由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新格局;上海自貿區;發展探索
在經歷了“9·11”事件、經濟危機、歐債危機等多個事件后,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逐漸喪失。而這時國際上不斷涌現出新的、生命力旺盛的經濟體、比如說中國、印度、巴西等。新的經濟體系格局并沒形成,原有經濟格局已經發生動蕩,在這一關鍵時期,如何發展我國的上海自貿區顯得更加的重要。
一、國際貿易新格局
在世界經濟危機之后,美國無力維持在全球的經濟體系控制,世界上的新興經濟體也不甘于在經濟發展上受到美國的制約,加重了美國全球經濟體系崩塌的危機。美國為了繼續享受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福利,同時遏制新型經濟體的發展,保持自己的經濟霸主地位,積極構建了以北美自由貿易區為主體,吸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T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這兩個公約。TTP是由亞太經合組織中的智利、新西蘭、新加坡、文萊四國在2005年提出的,在2008年美國加入,并在2009年主導進行擴展。成員國志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在貨物貿易、知識產權、服務貿易、勞動力、環境、投資等領域加強合作及互惠。在2014年,已有12個成員國,占世界總GDP的40%,占世界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TTIP在2013年開始談判,致力于使美國和歐盟共同消除雙邊貿易壁壘、減少關稅等,進行自由貿易,如果這一談判成功,那么歐美之間所有的關稅都將取消,在投資和監管方面也將達成一致,非關稅的壁壘也將大幅度的減少。歐美的經濟總量占到了全球的50%,如果這兩個協議全部達成,并且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話,我國的貿易環境將進一步惡劣,并且在全球的貿易話語權將極大的被削弱。
二、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探索
兩個協議的準入標準非常高,并且在這兩個協議中,中國、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都是被排除在外的。所以我國為了建立自己的自由貿易體系,倒逼國內經濟市場進行改革,在美國這兩個協議的夾縫之間尋找發展路徑,探索建立了上海自由貿易區。上海自貿區是具有進出口交換、離岸加工、倉儲轉口等多功能的自由貿易區,占地28.78平方公里,覆蓋了4個特殊海關監管區域。這是我國對貿易改革的試水工程,期間還包括了政府職能轉變的探索、投資領域的改革、貿易領域的改革以及金融領域的改革,可以說,上海自貿區內在的行政機構、制度設施等都與國內其他地區有差異。
為了達成我國建立自己的高層次自由貿易區,推進改革的目的,我們應該從上文中提到的四個方面進行發展的探索。首先,在政府職能領域,要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標準,構建與國際貿易格局和發展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把審批的重點注意到審批中和審批后上來,在審批前對于準入門檻和相關手續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減少行政審批的事項;在貨物進入自貿區后,可以采用一次性驗收、申報、放行的制度,加快貿易的流轉程序,為貿易提供更多的方便;在投資方面,加強對于項目管理、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建立、工商登記這三個環節進行改革,進一步開放六大服務行業,探索投資管理的新體制,最終實現與外商投資管理制度相接軌;在貿易方面,進行高層次的貿易區域建設,推進我國國際貿易的轉型和升級,鼓勵國際大型跨國公司在我國建立亞太地區的總部,提高上海自貿區在亞洲地區的地位和根植力。當前上海自貿區的境外和自貿區貨物是不受海關監管的,可以自由的進出自貿區,但是需要遵守我國海關的相關法規,征收一定的稅務,這一舉措促進了貿易產品流轉的效率,吸引了一定的國際投資,為接下來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金融領域,要在各方面進行改革,包括利率的市場化、匯率自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離岸金融業務的創建與完善等。同時要積極的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并允許一些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建立銀行等金融機構,但是要注意對于金融風險進行嚴格的管控,同時為我國在將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做好準備。
但是,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仍然有一些制約因素,比如說空間限制、政策限制、關稅限制等。我們要消除這些限制,建立健全的、可持續的發展空間,積極地進行相關產業布局,把上海自貿區徹底的盤活。在當今政策和市場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下,需要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兩種相關的產業結構。一種是與國際自由貿易相關的服務性產業,包括貨物貿易、轉口貿易、服務貿易等涉及到航運經濟、保險、融資等方面的航運產業和物流產業,以及智能制造、再制造等附加值較高的制造業等;第二是與我國改革創新相關的產業,包括專業金融、專業法律方面的服務業、醫療行業、文化娛樂行業等。如果這兩大產業結構能夠建設完成,并且可以解決土地空間等問題,必將徹底的盤活至少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進一步促進全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
三、結語
本文介紹了當今國際貿易的新格局,可以說是對我國極為不利的,并闡述了上海自貿區的四方面的發展方向以及建立什么樣的產業結構。上海自貿區微觀上可以促進我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宏觀上,能夠推進全國的產業升級以及經濟轉型,要求我們必須要給與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朱曉輝,張佑林.自貿區框架下上海文化貿易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5,04:92-95.
[2]曹廣偉.新世紀以來中國參與國際經濟體系變革進程的平臺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李玉潔.金融改革視角下的中國(上海)自貿區試驗區法律制度建設與發展模式選擇[J].商,2014,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