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一、以百姓民生、社會關注為切入點策劃包裝直播報道活動,借助多種途徑開展媒體營銷,可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新媒體時代,電視必須贏得民心才能占據市場。與民生相關的活動、事件往往受到百姓的廣泛關注,直播報道可以此為契機,抓住觀眾眼球,達到良好的收視效果。大連市金州新區廣播電視臺于2015年春節前夕,與政府部門、企業團體共同推出了“愛心年貨送到家”公益行動。提前一個月,通過電視新聞、專題欄目以及網絡和社會途徑的傳播造勢,許多企業、個人期待通過這一公開傳播的途徑,在表達愛心的同時,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而覆蓋全區各街道的受助人群,電視觀眾也紛紛盼望當天節目的播出。這使得直播活動還未舉行,便成為區域里的一個關注熱點。在當天的活動中,數以萬計的電視觀眾通過鏡頭,與愛心人士共同走進一個個困難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疾苦,形成了春節前的一次收視熱潮。不少觀眾打來電話、發來郵件,希望參與愛心行動,并對節目給予好評;一些大企業甚至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也通過活動增強了對電視臺的認可度,主動表示展開各方面合作的意愿。節目中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做法,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表彰和嘉獎。
對于能夠引起話題的直播活動提前進行宣傳造勢,引導社會關注,在地方傳播領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大型直播活動是對電視臺全方位的考察和鍛煉,對于節目水平、技術能力等的提升,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大連市金州新區廣播電視臺開展直播工作已有幾年,但大多數都是以晚會或是演播室節目為主。在“愛心年貨送到家”的直播活動中,則實現了節目的多個突破,第一次多現場直播,第一次雙視窗連線,第一次3G、4G 網絡同步配合傳輸。盡管在直播過程中難免有紕漏,但對電視隊伍的鍛煉、新技術的掌握都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以直播連線為例,演播室主持人對接演播室主持人,演播室主持人對接出鏡記者,演播室主持人對接演播室嘉賓,演播室主持人對接電話采訪人物或記者等形式全部在節目中得以運用。這樣的節目形式在地方中小電視臺,還是不多見的,對于地方電視臺相對缺乏的人才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出鏡記者、主持人大多是工作不滿三年的年輕電視工作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直播工作。當直播任務下達后,所有臺前幕后的參與者都備感壓力,同時這種壓力也激勵了電視人的學習熱情,活躍了業務交流的氣氛。大家認真觀看國內外經典的直播節目案例并汲取經驗,在探討與爭論中完善直播方案,一項齊心協力的重大任務,不僅激發了年輕人的創新活力,也增強了全臺干部職工的凝聚力。
在多媒體、自媒體盛行的時代,人們都非常在意個性的彰顯,意見的表達,而電視直播可以說給很多人創造了表現的舞臺。節目不僅是對于主持人和記者歷練,而且還鼓動培育起一批善于表達的嘉賓隊伍。這對于整個電視臺節目內容的豐富,觀眾參與度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直播報道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值得從業者研究思考。
新聞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實,電視直播中的連線報道把采訪、傳遞的全過程直接展現在觀眾面前,更接近自然,更有貼近性。然而由于地方電視臺人才的缺乏,實踐經驗的不足,往往在連線記者方面保守地選擇有播音基礎的人員擔任。由于主持人的痕跡過重,使新聞的現場效果打了折扣。筆者建議在平日的新聞報道中,多給普通記者出鏡的機會,讓他們得到鍛煉,在直播中擔起外景主持甚至直播室主持的任務。在一些與百姓密切相關的直播報道中,出鏡者宜采取平民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觀察。新聞傳播者常常與新聞當事人進行直接接觸,有時甚至以自身情緒反應和言語行動參與到新聞事件中,從而構成和推動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變化。
新聞直播有很強的政治性,而且要求“一次過”,播出安全必須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來考慮。選擇直播出鏡地點時,記者既要考慮技術因素,也要考慮環境因素。在與嘉賓的交流中,主持人要注意把控話語,及時引導。
四、直播活動常態化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對于財力人力相對有限的中小地方電視臺,如何整合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是一個突出問題。
首先,要建立扎實有效的協調機制。盡管直播已成為新聞中的常態,但是操作流程對于中小電視臺仍然有較大難度。現場環境不可控、技術手段受環境影響、直播占用電視系統資源以及直播對常規節目編排可能會造成沖擊,這都需要電視臺從系統的層面上進行協調,簡化直播申請程序,各系統、各部門能迅速形成合力,直播內容能夠順利融入原有節目、彼此成為統一的整體。
其次,要具備堅實的保障力量。在電視臺內部有必要建立專門的保障力量和人才儲備,以處理直播的相關問題。這支力量一方面要保持骨干人員的穩定,同時也要隨時吸納電視臺各部門各欄目的工作人員融入節目制播當中。這就要求電視臺的一線人員要掌握一定的直播技術手段。
第三,靈活可靠的技術支持。靈活機動的報道能力是直播有效實現的重要保障,而這種機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支持的程度。與以往動輒大型轉播車出動的時代不同,目前電視直播報道的技術手段逐漸輕量化、便利化,微波、無線網絡、3G、4G 通訊等手段層出不窮,這一方面要求地方電視臺技術隊伍要吸納新血液,學習新知識,同時還要對現代通訊技術的運作方式有所了解,一旦出現傳輸問題,要能夠及時解決。